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帶一路』建設理論與實踐叢書」出版

「『一帶一路』建設理論與實踐叢書」出版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7月18日訊(記者 沈則瑾)7月16日,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慶40周年暨「『一帶一路』建設理論與實踐叢書」新書發布研討會在上海社科院總部舉行。叢書共計八本,從金融、貿易、投資、全球治理、大國合作等八個方面對「一帶一路」建設的各個領域進行了深入研究。

上海社科院院長張道根在開幕致辭中指出,我國「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後,得到了各方響應,實踐走在了理論研究之前。但隨著「一帶一路」在實踐中碰到一些困難和問題,迫切需要理論工作者對這些涉及困難和問題進行深入研究,戰略性謀劃更需要系統的理論研究。這套叢書是世界經濟研究所科研團隊對「一帶一路」建設相關領域進行集體攻關的科研成果。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教授在主旨演講中提出,金融體系的構建對於「一帶一路」走得更深、更遠、更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首先,要強化建設銀行融資的兩個支柱作用;第二,「一帶一路」的金融體系需要資本市場的雙重開放;第三,突出外匯和人民幣在「一帶一路」融資當中發揮的作用;第四,管控好國別與區域兩種金融風險,形成風險管控機制。

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前所長張幼文研究員在主旨演講中指出,「一帶一路」研究要關注兩個層面的問題:其一,理論上要深刻認識「一帶一路」倡議的內涵,其二,實踐上要排除障礙。

在理論上,需要認識的內涵包括五個方面:第一,「一帶一路」代表了中國對外開放的新階段;第二,「一帶一路」體現了國家發展的布局變化,內陸地區、中西部地區走到了開放的前沿;第三,對全球化投資超越貿易規律的體現;第四,對發展中國家的合作是一種全球發展,即共同發展;第五,體現了新的投資理論,即國家戰略指導下國有企業對外投資。

在實踐上,需要排除的障礙同樣包括五個方面:第一,突破來自於發達國家的阻力;第二,改變發展中國家東道國對發展的認識不足;第三,排除貿易在便利化問題上存在的障礙;第四,排除投資便利化障礙;第五,突破融資的障礙。

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一帶一路』建設理論與實踐叢書」主編權衡研究員在介紹叢書撰寫緣起時指出,該叢書撰寫的著眼點包含兩個方面。其一,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是在全球化出現重大變化,全球的投資貿易、金融以及要素流動,包括全球治理國際規則等方面亟需新的力量、新的因素這一背景下的重要選擇。因此,「一帶一路」倡議某種意義上是全球層面的新動力、新因素和新的公共產品。其二,「一帶一路」倡議不僅在國際層面對世界經濟有多方面影響,對中國國內的經濟發展也具有重要的帶動作用,不僅包括結構性調整,產能過剩結構性調整,還有助於帶動中國的東中西部協調發展和開放聯動。

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前所長伍貽康研究員在發言中指出,「一帶一路」倡議在學術角度要有嚴格、科學的研究,對於這一全球和長遠價值的構想,需要切實研究,防止泛化。「一帶一路」的建設本身和形勢發展,是動態的發展過程,對這一宏大項目與構想的研究,需要跟上時代,跟上動態的發展。

復旦大學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萬廣華教授指出,在研究「一帶一路」倡議的過程中,在理論上有三個問題很重要:其一,經濟目標和非經濟目標的平衡問題。其二、中國的利益和其他國家的利益,其他不同國家之間的利益平衡問題。第三,短期、中期和長期利益之間的平衡問題。

華東師範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殷德生指出,「一帶一路」沿線60多個國家實現包容性增長,這是一個重要的問題。「一帶一路」推進過程中,中國需要實現包容性增長,其他國家也要實現包容性增長。只有實現包容性增長,才能解決文化、宗教、意識形態、法律等一系列問題,

上海財經大學現代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丁劍平教授指出,研究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與區域的投資,需要細化。應借鑒歐美的投資研究方式,將投資的產業、區域分布,包括空間計量方法,進行詳細研究。同時學習他國投資經驗,避免重複「一帶一路」國家投資的失敗教訓。

上海市歐洲學會會長,上海社科院世經所徐明棋研究員在發言中指出,「一帶一路」研究,應注重將其經濟核心內容進一步彰顯出來,圍繞國際經濟合作各個層面,特別是貿易、投資以及產業合作等領域,深化各個層面的內容研究。應將上述內容提升到理論和實踐結合的層面進行總結,梳理當前面臨的困難,避免地緣政治風險。

上海社會科學院前副院長、歷史研究所前所長黃仁偉研究員在總結髮言中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至今,國際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今天,「一帶一路」倡議遇到了從宏觀到微觀的多層面挑戰。宏觀層面就是世界格局發生了新的變化,「一帶一路」倡議面臨的外部大變化是倡議之初難以預料的。微觀層面是「一帶一路」倡議落地以後,許多推進過程中的問題是原來沒有預料到的。當前「一帶一路」遇到的困難是需要研究的重要內容。

當前,迫切需要回應外部對「一帶一路」的幾個疑慮。其一,是所謂中國的「地緣擴張論」;其二,是「債務陷阱論」;其三,是「中國模式輸出論」;其四,是「國際秩序論」;其五,是「產能過剩論」;其六,是「封閉市場論」。對於上述疑慮,「一帶一路」的研究既要在理論上解決問題,又要在實踐中解決疑問。

《「一帶一路」建設理論與實踐叢書》共由八部專著組成。《「一帶一路」建設與中國開放型經濟新階段》由黃燁菁、金芳、周大鵬、李佩璘等學者撰寫,重點考察「一帶一路」倡議形成後產業國際價值鏈、貿易與投資的互動效應、產業國際化和工業園區的海外延伸等領域的新問題。

《「一帶一路」建設與沿線自由貿易區發展》由彭羽、沈玉良、唐傑英等學者撰寫,基於全球化「二次鬆綁」和國際貿易規則發展新趨勢的背景,重點分析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因其參與全球分工程度的不同而形成差異性的貿易類型,以及中國與沿線國家之間的貿易結構特徵和貿易關係的變化。

《「一帶一路」建設與中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新方向》由趙蓓文等學者撰寫,聚焦「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產業特點與投資重點、「一帶一路」投資與中國經濟增長之間的關係,中國企業到「一帶一路」國家投資的金融制度安排、貿易制度安排和產業制度安排,「一帶一路」投資和地方政府經濟職能,以及中國企業投資「一帶一路」國家的區域分布與主要特點等重要問題。

《「一帶一路」建設與人民幣國際化新機遇》由周宇、孫立行等學者撰寫,聚焦於「一帶一路」倡議、人民幣國際化和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關係研究,認為,「一帶一路」倡議、人民幣國際化和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構成了我國開放總戰略下「走出去」的三重架構。

《「一帶一路」倡議與中國參與全球治理新突破》由蘇寧等學者撰寫,主要對「一帶一路」倡議實施過程中,中國促進自身參與全球治理的主要突破方向以及多層次戰略問題進行深入探討。

《「一帶一路」倡議與大國合作新發展》由胡曉鵬、智艷、姜雲飛、陳陶然撰寫,重點選擇了美國、澳大利亞、歐盟、俄羅斯、印度和日本六個國家進行分析,力求客觀反應中國「一帶一路」倡議推進中的他方觀點及其政策回應。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與中國-東盟經貿新合作》由尤安山等學者撰寫,在「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與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構建深入分析的基礎上,著重對「海上絲綢之路」建設與東盟國家發展戰略銜接,中國-東盟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投資產能合作、貿易合作以及人文科技合作等諸多問題進行研究。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與區域合作新機制》由姚勤華、胡曉鵬等學者撰寫。從中國國際地位顯著提升的現實基礎出發,系統地對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區域經濟政治影響進行了全面闡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經濟網 的精彩文章:

女子因老公不給買衣服在商場跳樓?警方:謠言!
男子開瑪莎拉蒂去相親,女方一查車牌號,瞬間尷尬了!

TAG:中國經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