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知道努爾哈赤對明朝的「七大恨」么?來了解下吧

你知道努爾哈赤對明朝的「七大恨」么?來了解下吧

大家都知道努爾哈赤統一了女真各個部族,建立了後金政權,是大清王朝的奠基人。天命三年(1618年)4月13日,努爾哈赤在盛京(今瀋陽)祭拜上天,舉行了誓師大會,宣讀了「七大恨」討明檄文,列舉了明朝的七條罪狀,決定發兵征明。究竟是怎麼回事呢?來了解下努爾哈赤的「七大恨」吧!

「七大恨」原文已被焚毀,經過滿清的修改有多個版本,但清末民初的歷史學家孟森先生經過長期的研究與判讀,得出了與原文最接近的版本。

我祖宗與南朝看邊進貢,忠順已久,忽於萬曆年間,將我二祖無罪加誅,其恨一也

努爾哈赤的祖父覺昌安和父親塔克世都是明朝邊關的守將,塔克世的親家阿台等人反叛明朝,塔克世就和父親覺昌安一起跑去勸降,沒想到這時明軍攻入城內,兩人都被明軍給誤殺了。之後明朝歸還了兩人的遺體,賜給努爾哈赤三十匹馬,還給了都督敕書,讓他接替了父親的職位。雖然明朝慰問了他,不過殺父之仇不共戴天,確實能作為他反明的一條理由。

癸巳年,南關、北關、烏剌、蒙古等九部,會兵攻我,南朝休戚不關,袖手坐視,仰庇皇天,大敗諸部,後我國復仇,攻破南關,遷入內地,贅南關吾兒忽答為婿,南朝責我擅伐,逼令送回,我即遵依上命,復置故地。後北關攻南關,大肆擄掠,然我國與北關同是外番,事一處異,何以懷服,所以惱恨二也

1953年,由於努爾哈赤到處出兵征討,引起了海西女真的不滿,海西女真葉赫部聯合烏剌、哈達、輝發、蒙古科爾沁等9個部族一起攻打建州女真,努爾哈赤率軍打敗了他們,之後率兵攻佔了南關,讓南關(哈達部)都督猛骨孛羅的長子吾兒忽答入贅為婿(其實是作為人質)。明朝說他侵略成性,讓努爾哈赤撤回家鄉,並送回人質,後來北關(葉赫部)也做了和他差不多的事,明朝卻不管不問,他覺得不公平,所以這是他的第二「恨」。這條理由有點牽強,哈達部又該恨誰呢?

先汗忠於大明,心如金石,恐因二祖被戮,南朝見疑,故同遼陽副將吳希漢,宰馬牛,祭天地,立碑界銘誓曰"漢人私出境外者殺;夷人私入境內者殺"。後沿邊漢人,私出境外,挖參採取。念山澤之利,系我過活,屢屢申稟上司,竟若罔聞,雖有怨尤,無門控訴。不得已遵循碑約,始感動手傷毀,實欲信盟誓,杜非有意欺背也。會應新巡撫下馬,例應叩賀,遂譴干骨里、方巾納等行禮,時上司不糾出口招釁之非,反執送禮行賀之人,勒要十夷償命。欺壓如此,情何以堪。所謂惱恨者三也。

努爾哈赤說自己很忠心,怕因為自己的祖、父被明軍所殺,明朝對他抱有疑心,所以和遼陽的副將吳希漢私下訂立誓約,立碑為界,規定越界的人可以殺掉。後來越界采人蔘的漢人被努爾哈赤殺了,努爾哈赤說自己是遵守約定,不得已才殺了越界的漢人,不敢故意欺瞞。後來巡撫來到這裡巡視,努爾哈赤派人去送賀禮,巡撫扣押了送賀禮的人,向努爾哈赤索要十人償命,努爾哈赤覺得這是欺壓,所以成了他的第三「恨」。

北關與建州同是屬夷。我兩家構釁,南朝公直解紛可也,緣何助兵馬,發火器,衛彼拒我,畸輕畸重,兩可傷心!所謂惱恨者四也

葉赫部與建州女真一樣是外族,兩個部族有了紛爭,努爾哈赤指責明朝不但不主持公道,解決紛爭,還援助葉赫部兵馬和武器,所以這是努爾哈赤的第四「恨」。這裡明朝其實是為了平衡雙方的勢力,以夷制夷,以便穩固自己在當地的統治。

北關老女,系先汗禮聘之婚,後竟渝盟,不與親迎。彼時雖是如此,猶不敢輕許他人,南朝護助,改嫁西虜。似此恥辱,誰能甘心?所謂惱恨者五也。

北關老女(葉赫老女),指的是葉赫貝勒金台吉的女兒東哥,她是女真第一美女,她當時已經33歲了,所以被稱為北關老女。努爾哈赤之前與她有婚約,後來東哥背棄了婚約,在明朝的護助下轉嫁蒙古,努爾哈赤認為這是恥辱,因此是反明的第五「恨」。其實東哥不嫁給努爾哈赤是有原因的,她的父親金台吉是在「九部之戰」上陣亡的,努爾哈赤可以算是殺父仇人了,而且讓東哥最無法原諒的是努爾哈赤居然把她父親的屍體砍成兩半,其中一半送回了葉赫。

我部看邊之人,二百年來,俱在近邊住種。後南朝信北關誣言,輒發兵逼令我部譴退三十里,立碑佔地,將房屋燒毀,口禾丟棄,使我部無居無食,人人待斃,所惱恨者六也。

明朝逼迫努爾哈赤退出柴河、三岔、撫安之地,努爾哈赤說200年來這片地就是建州女真的,明朝聽信葉赫部的誣告,逼迫建州女真退後了三十里,立碑佔地,房子燒了,莊稼丟棄,使得他們無居無食,只能等死。這就是努爾哈赤的第六「恨」。其實這些地方原來是哈達部的領土,哈達部衰落之後,努爾哈赤把地方慢慢佔了。

我國素順,並不曾稍倪不軌,忽遣備御蕭伯芝,蟒衣玉帶,大作威福,穢言惡語,百般欺辱,文口之間毒不堪受。所謂惱恨者七也。

明朝守備蕭伯芝作威作福,經常以污言穢語侮辱他們,努爾哈赤覺得不能忍受,所以是對明朝的第七「恨」。這只是個人行為,而且只是嘴臭了點,明顯就是為了湊足七條強加上去的,後來滿清也把這條改掉了。孟森先生在《清太祖告天七大恨之真本研究》中說:「據此則明人方以為恨,而太祖列入七大恨中,亦自覺無事生事。後各本皆刪此條,而析別條以足其數」。

由此看來,努爾哈赤的「七大恨」並沒有多少有理有據的內容,這只不過是努爾哈赤實現野心的一套說辭而已,他本來就是明朝的臣民,目的就是激發女真部族對明朝的仇恨,也為自己的發兵征明有個「大義」的名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文小沐 的精彩文章:

此人流亡各國 一路上有艷福 有艱辛 後來終成霸主

TAG:人文小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