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荀子》:讀書無止境 閱讀有方法

《荀子》:讀書無止境 閱讀有方法

導讀

讀書無止境,閱讀有方法。讀書的目的不外是想有所收穫。

而收穫的多寡與讀者個人的知識結構、人生經歷、讀書方法等諸多因素密切相關。在其他條件、因素短時間內難以迅速改變的情況下,讀書方法的重要性就凸顯出來了。

中華文化博大悠遠、傳承有序、文脈昌達,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中華民族特別「會」讀書,讀書為學特別重視方法之總結。

讀書的目的。讀書的功利化傾向古已有之。雖然儒家的代表人物都有「去功利化」的傾向與理論努力,但功利化是普羅大眾無法避免的一種趨向。書中自有「千鍾粟、黃金屋、顏如玉」代表的就是這種功利的態度。

荀子提出「始乎為士,終乎為聖人。」認為讀書是一個道德不斷累積,由士而聖人的躍升過程。

讀書的方法。荀子認為,讀書要有四到——心到、眼到、口到、手到。在荀子看來,君子讀書是為了「美其身」,是為了提升自身全面的素質。

需要「誦數以貫之,思索以通之,為其人以處之,除其害者以持養之。」要調動身體各個器官參與理解過程,做到心到、眼到、口到、手到。「手到」也就是讀書要做讀書摘抄、筆記。現代人已經進入了網路閱讀時代,我們已經忘記了讀書要做筆記、摘抄、批註等。

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至少從荀子開始儒家就已經開始做讀書思考筆記了。有學者從《荀子·大略》與周秦漢古代典籍的相關性角度進行一番詳細考證後,認為此篇正是荀子或剪裁典籍、或加按語、或以古籍佐證自己思想火花的一篇讀書筆記。

可以說,這是儒家的第一篇讀書筆記。文本於是就在記憶、理解、思考、實踐、反饋中向主體敞開,讓主體獲得「美」的熏陶與思想的躍升。

英國文藝復興時期的哲學家弗朗西斯·培根在讀書為學方面,曾有螞蟻、蜘蛛、蜜蜂的恰當比喻。他說,「經驗主義者好像螞蟻,他們只是收集起來使用。理性主義者好像蜘蛛,他們從他們自身把網子造出來」。

「蜜蜂則採取一種中間的道路。他從花園和田野裡面的花採集材料,但是用他自己的一種力量來改變和消化這種材料。……它是把這種材料加以改變和消化而保存在理智中的」。

培根認為經驗主義者像螞蟻一樣,只是收集雜多材料的「書櫥」,只知收集材料而不知分類整理,更不知邏輯提煉,這是學而不思的典型。理性主義者像蜘蛛一樣,只是去「結網」,只會建立天馬行空式想像的空中樓閣,這是思而不學的典型。

而真正的哲學家、思想者應該採取中間道路,像蜜蜂一樣,採集百花之蜜之後再去加工製作,形成美味的「蜂蜜」,這是學思結合的典型。

關於學思的思考,孔子之時看到了讀書為學的「學而不思」、「思而不學」與「意、必、固、我」等多種弊病,並提出了學思結合的解決之道。

荀子則意識到處理好「終日而思」與「須臾之學」之間關係的重要性。荀子認為,只有反求諸己,才能有深切的領悟、豁然貫通的徹悟甚至可遇不可求的頓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世上本無事 庸人自擾之:別再給自己找事啦
順境 那些跌跌撞撞行走的人 是怎麼越變越好的

TAG:騰訊儒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