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備稱帝後為何讓張飛屈居於馬超之下?背後原因深不可測

劉備稱帝後為何讓張飛屈居於馬超之下?背後原因深不可測

原標題:劉備稱帝後為何讓張飛屈居於馬超之下?背後原因深不可測


三國時,劉關張三人桃園結義,白手起家最後與曹操和孫權三分天下的故事已成為千古美談。作為最先跟從劉備一起出生入死的重要人物之一,張飛可謂是功不可沒。比起同為五虎將,在後來假如劉備集團的馬超來說,張飛可是蜀國的元老,劉備的嫡系。然而《三國志》里記載,「先主為漢中王,拜(張)飛為右將軍、假節。章武元年,遷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進封西鄉侯。」「先主為漢中王,拜(馬)超為左將軍,假節。章武元年,遷驃騎將軍,領涼州牧,進封斄鄉侯。」


按照東漢的官僚制度,武官中大將軍為第一,位列三公之上。當漢獻帝封曹操為大將軍時,身為太尉的袁紹「恥班在曹操之下」。後來曹操不得不假借天子之名也封袁紹為大將軍,以穩住袁紹。往下排依次是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前將軍、左將軍、右將軍、後將軍。因此很容易看出來,劉備稱帝後分封馬超的官職的比張飛要大,張飛卻從未因此抱怨,這是為什麼呢?


當然也有人說了,有個當皇帝的大哥,自己做大軍區司令或是國防部長又有什麼區別呢?然而筆者認為,情況應該比表面上看起來複雜,最少要從三個方面考慮。



其一,劉備是漢室宗親,漢朝人非常重視一個人在當時社會上的影響力。假如一個庶民因為守孝道而在一方小有名氣,已經舉薦,皇帝都會安排其入朝做官。更何況馬超出身於公卿世家,身世顯赫,在西涼割據時曾與韓遂不合,赤壁之戰後周瑜曾建議孫權聯合馬超伐曹,也不願意帶上韓遂玩,可見當時西涼馬氏在當時的影響力之大。這點是屠夫出身的張飛沒法比的,馬超職位壓張飛半級也理所應當。

其二,在收編馬超之後,馬超和馬岱麾下的西涼軍團迅速成為蜀國軍隊里的支柱之一。西涼軍的戰鬥力非常強大,在蜀國中後期戰事與諸葛亮北伐時都發揮了重要作用。出於這個戰略需要,劉備便給馬超一個「安慰獎」,以此穩住馬超。



其三,縱覽三國歷史就會發現,被曹操哀嘆「馬兒不死,吾無葬地矣!」的、在三國時期勇武數一數二的馬超,其實並沒有得到蜀國重用。馬超降蜀後,唯一一次作為大將出征是在諸葛亮安居平五路時,當時魏國統兵50萬分五路進犯蜀國,諸葛亮分五路拒之,其中命馬超領兵北拒10萬羌兵。因此可以看出,劉備重封馬超並不是為了重用,而是達到一種平衡,既保證馬超在掌控之下,又不讓他掌握太多實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大爆炸了 的精彩文章:

二戰末期德軍想用一款新式飛機改變戰場局勢,結果慘遭盟軍群毆
二戰後期德軍想用一款坦克扭轉戰局,想法雖好,但結局悲催

TAG:歷史大爆炸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