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成年人控制情緒有多重要?

成年人控制情緒有多重要?

情緒之約束與放縱

文/約瑟夫·查思特羅,林語堂譯

有一本心理學書上說,除非我們能抑制自己的衝動,我們便不能得到一種美滿的生活。另一本心理學書卻說,假使我們抑制自己的情緒,我們的神經系便會發生毛病。究竟是哪一本書的話對呢?兩本書的話我都不相信。

這位氣憤的讀者最後的斷語,的確表示他的心境是適乎其中的。合乎道理的辦法,是要不走極端,無論哪方,都要在理智範圍之內。

放縱和抑制的衝突,在嬰兒時期便開始了。自然的安排是以衝動為先。而衝動的後面安排著一種過於強大的推動力量,以致結果每每是破壞而無益。整個嬰兒的組成,可說是一大堆衝動,而成人便是一大堆習慣。對於兒童特別的需要,便是天性過強的衝動,應當使之壓下去。這種抑制開始應早,並且要常常實行。

兒童的天性大都是容易懼怕,喜歡發怒,喜歡任性玩耍,愛擊破物件,吵鬧惹弄較小的兒童,別人說話時好反駁等等。這一切都是必須抑制的。至於抑制的程序必須合乎理智。一個過於被抑制的小孩,總是懼怕刑罰,天真的樂趣都被剝奪,必致毫無生氣,變為一個可憐的小動物。對於兒童這些動的精神,我們應當為他們準備著充分適當的出路。希望他們在他們能力範圍之外實行抑制,不是一種良好的方法,譬如叫他們呆坐得太久,都是不應當的。我們還應當給他們相當的時候,讓他們去喊叫,去玩粗野的遊戲,和其他自己愛做的事,只要在理智範圍之內同時最要緊的。便是對於他們的弱點如懼怕、發怒、自私等,應當加以指導和批評,減少其試探。

抑制感情對於成人的規律,也與小孩無大差別。不過他們所要抑制的比較複雜些,而他們自制的能力也比較強些。假如你是一個性急的人,容易興奮,容易發怒,你便應當設法抑制之,養成一種平和穩重的習慣。

假如你每每對人粗暴、自傲、愛鄙視人,只為自己方便而不顧別人,或是當一件事感到棘手時,便愛含怒或抱怨或沉悶,或逃避,你便應當自己划出一種抑制的程度而實行之。許多人心裡都想問的問題,便是強烈的性慾衝動,是否應當抑制。

關於這一點,以上所說的,也可應用於此。兒童有享受快樂自由玩耍生活的權利,青年人便也有享受愛情生活的權利,不過兩者都要在正當規律之內。從兒童時代到老年,一般普通人無不需要情感,需要為人所愛,也要去愛別人——例如兒童的愛,父母的愛,友誼的愛,情人的愛等。缺乏情感的生活是不好的;很少人能夠這樣做到,並且也不應當這樣。因為這種生活可以使人精神痛苦不舒服,神經錯亂,與人的關係不相合,甚至造成一種變態的心境。

過於抑制也是不好的,不論這種抑制是因社會習俗所強制的(這常常是有的);或是因為你自己的規律定得太嚴厲,不肯苟且;或是因為環境的阻礙剝奪了你情感的出路。餵養貓犬的習慣,不但是為消遣,並且有時便是發泄感情的工具。

「撫愛」是人類一種很大的需要。貓犬以及金絲雀、金魚等,都是解除人類寂寞的。或許我們可以說,一個十分快樂的人,在人群中已經充分找到發泄情感的對象,因此不再需要什麼小動物,不過一個感情非常豐富的人,需要各種的出路,以發泄其各種的情感。

兒童便是喜愛小動物的。青年時期的情感最強烈,所以每每容易有放縱和過度的危險。衝動越強,抑制也越難。盡情地放縱或儘力地抑制,都有危險。

快樂的途徑便是在人生各時期中,自然的情感應當有適乎其中的出路。不然的話,各種漸集的閉塞情感,因抑制過甚,一旦崩潰,便如沸泉一般,而造成不幸的結局。

我們的情感是需要出路的,至於出路的選擇適當與否,便要看我們的智慧如何。各種情感的發泄,不能詳細確定,有些是應當減少,而有些是應當擴充的。最大的問題,是對於與人生有密切關係的情緒,以及人生基礎的情緒,應當如何節制。節制便是抑制和鬆弛,收束和放鬆;至於何時應當收束,何時應當放鬆,卻在乎你自己決定了。

羅丹說:「美到處都有的,只有真誠和富有感情的人才能發現它。」

你來了,所以我知道你是。

這裡有溫度

擺脫負面情緒,與你心靈伴讀。

關注藏美館(ID:cangmeiguan)

每天午間,與你共讀

薦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周國平 的精彩文章:

盡量小心對待你的心靈
孩子,我希望你做一個這樣的人

TAG:周國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