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 天,蒸發 1800 億,富士康為什麼變成 A 股「吸血機」?

20 天,蒸發 1800 億,富士康為什麼變成 A 股「吸血機」?

39 天前,工業富聯在 A 股募資 271.2 億元,隨後火速蒸發 1800 億元市值,儼然是 A 股 " 吸血 " 機器。這背後引發的市場爭論在於:它究竟是科技公司還是工廠?股價還有救嗎?

56 天內,富士康歷經冰火兩重天。

7 月 11 日,美國科技媒體爆料稱富士康已在加州矽谷成立一家 AI 公司,專註用於工廠車間自動化的人工智慧技術,郭台銘帶領富士康轉型重生的步伐從未停止。此前的 6 月 8 日,備受矚目的工業富聯終於成功登陸上交所,但它創造上市奇蹟用了 36 天,丟掉 1800 億市值卻只用了 20 天,被外界戲稱從 A 股 " 吸血 "。

7 月 12 日,不斷下瀉的工業富聯(601138)股價終於有所反彈,漲幅 7.87%。此前工業富聯股價跌幅一度達到 35%,市值蒸發超過 1800 億元。與股價小幅回升相伴的是,富士康全面拿下今年秋季蘋果新 iPhone 的所有代工訂單的消息。儘管郭台銘一再申訴,富士康不止是工廠,但提振股價的還是代工訂單。

" 勞動力工廠 " 的印象還未消除,富士康又添一標籤:A 股 " 吸血 " 機器。

募資 267 億,蒸發 1800 億

丟掉 1800 億市值,需要多長時間?富士康的答案是 22 天,15 個交易日。

6 月 8 日,工業富聯正式登錄上交所,發行價 13.77 元,市盈率 17.09 倍,募集資金 271.2 億元,創下 A 股近三年 IPO 募資記錄。因頭頂獨角獸、工業智能、台灣地區企業在內地上市第一股等諸多光環而備受矚目,當日收盤時一舉坐上 A 股第一科技股的寶座,並成為 A 股市值排名第 12 的公司。

" 富士康來啦,千萬不要錯過。"5 月 24 日,某券商 App 的新股申購提醒如是向 A 股投資者推薦工業富聯。

在 5 月 22 日晚間工業富聯公布 271 億人民幣的融資額時,便有資本市場人士將其視為從 A 股 " 抽血 " 式融資,會產生較強的 IPO" 抽血效應 "。無冕財經(ID:wumiancaijing)通過統計分析同花順和東方財富相關資料發現,今年前 6 個月,滬市新上市公司 36 家,融資總額約 633.72 億元,工業富聯一家的融資額佔據了滬市今年上半年融資額的 42.8%。

工業富聯一家的融資額,占滬市今年上半年新上市公司融資額的 42.8%。

彼時,A 股資本市場的大環境正是金融去槓桿、流動性退潮,271 億融資額的抽血效應,於 A 股市場而言並不小。從 5 月 22 日開始,A 股一路陰跌不止,上證指數在短短十幾個交易日內屢創新低。

在上市當日,工業富聯股價一字漲停,從 13.77 元 / 股漲至 19.83 元 / 股,漲幅 44%,6 月 11 日和 12 日工業富聯又接連收穫兩個漲停板,漲停板最高時封單在 380 萬手以上,封單資金超過 80 億人民幣。帶動股市普遍低迷的同時,工業富聯的股價本身也並不堅挺,上市第 3 個交易日便打開漲停板,當日上漲 7.21%、股價達到最高點 26.36 元,換手率 56%,成交額高達 158 億元,而當日滬市成交額僅 1559 億元。

從 6 月 14 日開始,工業富聯股價迎來連續暴跌跌,當日從峰值 26.36 元跌至 23.29 元,跌幅達 9.5%,之後歷經一個跌停板和跌幅達 8% 的大跌後,工業富聯開始陰跌不止。從 13.77 元的發行價攀升至 26.36 元,又從最高點狂瀉至 16.65 元,蒸發掉 1800 億市值,吸走的是 A 股投資者們手裡的真金白銀。

工業富聯上市後股價走勢。圖片來源:同花順。

在一些投資人眼裡,很多人在 23.6 的時候 " 跑了 ",他們只是趁著熱度做一波短線,見好就收。" 早走了,打開(漲停板)那天就跑了,25(元)附近。" 一位不願具名的 A 股投資者對無冕財經表示,他並不看好富士康," 打新中籤的 1000 股,這種股不適合長期,上來上市就是圈錢。"

也還有很多股民被套在高位。"26.36 元的價格買了 1000 股,拿到現在沒捨得割肉。" 一位工業富聯的散戶投資者告訴無冕財經(ID:wumiancaijing),他已經浮虧 34% 以上。

工廠?還是智造基地?

位於深圳北郊的富士康龍華科技園區,所有的樓都被密密麻麻的鐵絲網圍住,如同一個個巨大的牢籠。富士康在重慶的工廠園區亦然,員工宿舍樓的每間宿舍的每個窗戶都被鐵絲網封閉著,宿舍的外牆也掛滿了一個接一個的 " 防跳網 "。

隱藏在獨角獸、科技等光環之下的,富士康的最大特色是其大量的廉價勞動力和嚴苛的工人管理制度。8 年前的 " 十四連跳 ",曾將這家全球最大的電子代企業推入風暴中心,富士康的圍牆因此生長出層層鐵幕。

8 年後,富士康一線普通工人的一封公開信,在此將富士康推上風口浪尖。" 目前單間租金達到 700~800 元每月,已經佔了底薪的 1/3。"6 月 11 日,一封《致富士康員工的公開信》在網路流傳開來,該公開信稱富士康僅按照員工底薪的 5% 繳納住房公積金,導致員工一年至少損失 1000 元,要求富士康足額繳納公積金並提高薪資以跟上房租的漲幅。

《致富士康員工的公開信》部分內容,圖片來自網路。

根據該公開信可推測,深圳富士康一線員工的底薪在 2100 元到 2400 元之間,時薪在 12.79 元到 13.95 之間,而深圳小時最低工資標準為 19.5 元 / 小時,富士康員工的薪酬遠低於這個標準。

工業富聯的招股書顯示,2017 年,富士康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約 220.32 億元,員工總數約 27 萬人,據此計算,富士康人均員工成本約為 8.16 萬元 / 年,每月則為 6800 元左右。普通一線工人的薪酬自然遠比不上富士康管理層的待遇,扣除五險一金以及稅收,這些工人拿到手的則遠低於這個數字。

" 富士康沒有新人!再說這又不是造飛機,有那麼難嗎?你站起來給我背一遍 SOP!" 一位曾經的富士康工人回憶當時富士康嚴苛的管理制度,動輒被線長謾罵侮辱。有一份報告揭露," 由於工資低,員工必須依靠超長加班來維持體面生活,工廠甚至將減少加班作為懲罰方式 "。

在 " 十四連跳 " 後,郭台銘一直在探索轉型道路。" 我們不是工廠,而是智能製造基地。"在不同的場合,郭台銘反覆向外界傳達這一觀點。" 我們不是工廠,而是智能製造基地。" 在不同的場合,郭台銘反覆向外界傳達這一觀點。

富士康的工人。圖片來源網路。

2011 年,郭台銘提出 " 百萬機器人 " 計劃——將在 5 到 10 年內裝配 100 萬台機械手臂,7 年後再看,帶領富士康重生的這一計划進展似乎並不順利。據工業富聯的招股說明書,工業富聯在精密工具和工業機器人上的收入比重太小,報告期內銷售收入分別為 9.34 億元、6.51 億元和 9.66 億元,占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均在 0.35% 下方。而其工業機器人產能、產量與銷量連續三年下降,產量從 6600 個下滑至 3500 個,銷量從 6100 個下滑至 3500 個。

2016 年,他結盟孫正義、馬雲,進軍人工智慧領域。今年 6 月初於深圳舉辦的富士康 30 周年慶上,郭台銘談及下一個 30 年的願景,表示公司正面臨轉型升級的階段,除了要建立人工智慧(AI)團隊外,同時還要積極布局 AI 市場。7 月 11 日,富士康在美成立新公司,押注工廠人工智慧技術的消息傳來 ……

" 雞蛋從外面被打破只是人們的食物,但從內部打破就會是新的生命。" 郭台銘很喜歡好友張瑞敏的這句話," 我認為我現在看到一個重生的機會。" 他的富士康轉型之路異常坎坷,但從未停止。

來源:無冕財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砍柴網 的精彩文章:

真實的拼多多:「拼」出未來,贏得近3億用戶青睞
重金收購新飛,康佳究竟要下怎樣的一盤棋?

TAG:砍柴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