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暴雨+雷電+大風!暴雨分分鐘及腰,陪我去看海可好

暴雨+雷電+大風!暴雨分分鐘及腰,陪我去看海可好

出品:"中國科普博覽"公眾號(ID:kepubolan)

作者: 懸壺科普團隊

GIF

截止7月17日上午9時

中央氣象台連發四次藍色暴雨預警

(圖片來源:中央氣象台微博)

以往的夏季,暴雨和高溫總是不離不棄!

這次也不例外!

沒錯,暴雨並沒有讓高溫遠離

反而成功解鎖了"蒸籠"模式

而且

這回的暴雨正好趕上周一早高峰……

坐標:北京西二旗,這位小哥哥怕不是在給老闆發:再等等我!船就要到了!

風裡雨里,共享單車在回龍觀等你!

就算大雨讓整個城市傾倒,也擋不住我對工作的熱愛!

……

GIF

暴雨分分鐘及腰,不僅會對市民的生活、工作造成影響

對個人的身體也是極大的考驗。

就像歌里唱的

愛就像 藍天白雲晴空萬里 突然暴風雨無處躲避 總是讓人 始料不及人就像 患重感冒打著噴嚏 發燒要休息冷熱交替 歡喜猶豫 樂此不疲

……

今天我們就一起聊聊下雨天的個人疾病預防和控制。

GIF

雨+內澇,疾病滋生的溫床?

天要下雨,城市就要排水。暴雨後,因為城市的排污管道的流量比差別嚴重,造成生活、工業等污水從排污管道反流,街面上未及時清理的垃圾等會隨著水流流動,待污水隨著時間慢慢退去後,就會留下大量垃圾、黑泥。

最後,往往會因為城市面積過大、建築擁擠、輸送能力不足等原因,基本不能及時清理。這簡直是天然的培養基,給各類致病細菌帶來了良好的繁殖環境。

這樣一來,暴雨後本來人身體的自我預防能力就下降,如果再加上排水不利造成的外部環境變化,容易引發各種各樣的疾病,就不難理解了。

這時候,加強疾病控制迫在眉睫。下面我們就通過對疾病的種類和危害進行分析,細分控制疾病的方法。

一、暴雨後如果引發了城市內澇,應該防控哪些疾病

暴雨過後,如果引發了城市內澇,會對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這時應該注意和防範以下疾病的發生:

1. 通過飲食引起的傳染病流行:

城市內澇後,大量垃圾、廢物被沖入水中,使得生物源性污染劇增;同時,未能及時處理的工業廢棄物可能引起嚴重的化學性污染。上述因素導致內澇城市的衛生環境嚴重受損,細菌迅速增殖,可能直接污染飲用水,因此內澇城市容易發生腸道傳染性疾病的流行,比如大規模的群體腹瀉等。

2. 血吸蟲病的傳播:

由於城市內澇過後,環境破壞嚴重,垃圾、糞便無法及時處理, 醫療保健系統受阻,藥品器械短缺,不能及時進行疫情監測以及有效的防控,使自然疫源性傳染病暴露和擴散。特別在南方地區,血吸蟲病往往伴隨著洪澇而暴發。這是由於水災造成釘螺大面積擴散,且水災發生時群眾常赤足在水中行走,接觸疫源水的機會增多,容易感染血吸蟲病。

而且內澇過後,街道中的積水常會聚集血吸蟲及其他寄生蟲,因此群眾應該避免蹚水,如若無法避免積水中行走,需穿上防水靴,回到室內儘快清洗乾淨並換上乾燥鞋襪。

血吸蟲病的癥狀

3. 鼠源性或蟲媒性疾病的蔓延:

夏季的強降雨後,蚊蟲產卵的水體增加,造成災後蚊媒孽生地擴大,為蚊類的孽生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同時,如果不積極防蚊,還增加了被蚊子叮咬的機會,蚊子引起的蟲媒傳染病風險也隨之上升。由於積水導致人接觸自然疫源地及媒介昆蟲等的機會增多,增加了感染的概率,如糞便、垃圾和腐爛變質的有機物質(包括牲畜屍體)得不到妥善處理,滋生蚊蠅,使通過蚊蟲叮咬而傳播的瘧疾、登革熱等蟲媒傳染病的發病率增加。最後,洪水改變了鼠類的生存環境,造成高地的鼠密度上升,與人群接觸自然疫源地機會增多,容易導致鼠源性疾病的蔓延。

4. 災後皮膚性疾病高發:

城市內澇期間,環境高溫高濕,人體皮膚長時間受到汗液浸漬,維生素消耗多而補充不足,以及各種有害生物損傷皮膚,極易引發皮膚病,常見的皮膚病有癬、浸泡性皮炎、蟲咬類皮炎、痱子、陰囊炎等,癬和蟲咬類皮炎對群眾的影響較大。

因此,在城市內澇期間,應該多吃新鮮水果蔬菜以補充維生素,提高免疫力;外用防蚊防蟲藥物,以防皮膚受損感染。

GIF

二、如果城市內澇,如何控制疾病流行

1.預防內澇性傳染病,要從小事做起

一旦發生暴雨後城市內澇,首先加強災後疾病防治的宣傳力度,重點監測發熱、腹瀉人群,留意各種傳染性疾病的發生及流行趨勢、疫情動態,及時報告傳染病與可疑傳染病。如發現傳染病患者,要及時隔離治療、防止擴散,並對患者的排泄物集中深埋處理、避免污染水源;同時對患者的生活用品集中消毒處理,並積極殺蟲、祛蚊,防止蟲媒性傳染病的蔓延。

GIF

2.防止"病從口入",每餐食用少量醋和蒜

加強宣傳教育,提高群眾的自我保護意識。內澇災後,教育群眾不飲用生水,不吃存放過久或已經變質的食物、淹死或死因不明的家禽與家畜肉、洪水浸泡過的食物或副食品,不用洪水清洗碗筷或水果蔬菜,不用洪水漱口。

除了注意飲食衛生之外,最好每餐食用少量醋和蒜,增強胃腸道的防禦能力。此外,還要注意保護水源,防止飲用水被污染,如果飲用水渾濁,須經有效的消毒、凈化後方可飲用。

GIF

3.普及皮膚病相關常識,注意科學預防

城市內澇之後,要加強對群眾的宣傳教育,使其掌握常見皮膚病方面的知識,同時教育群眾保持衣著寬鬆、皮膚乾燥。科學預防蚊蟲叮咬,盡量穿長衣、長褲,紮緊領口、袖口和褲腿。被蚊蟲叮咬後,應立即對病灶處進行消炎、止癢,多吃蔬菜、水果以增強機體免疫力,避免對患處用力搔抓,必要時進行專科治療。

三、連日暴雨的天氣,對特殊人群的建議

隨著城市建設的加強,內澇已經越來越少見,但是暴雨天氣里,即使不引發內澇,還是有些與健康有關的事項需要注意,特別是某些特殊人群。

1.謹防淋雨

淋雨過後,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容易發生大葉性肺炎,出現高熱、咳嗽、咳痰等癥狀;由於大葉性肺炎對肺組織與呼吸功能影響較大、容易遺留後遺症,因此需要謹防淋雨,特別是大量運動後的健康人群、已經罹患呼吸道感染並且尚未痊癒的人群、罹患糖尿病、肺氣腫、貧血等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

GIF

2.減少雨天出行

對於病情控制不佳的患有心、腦血管慢性疾病的人群,暴雨期間應該減少外出、避免受寒並適當增加室內活動,防止急性缺血事件的發生。

雨中出行時,往往步伐較快、心跳加速,因此機體代謝率常會升高,心、腦耗氧量較平時增加。患有冠心病的人群,雨中快速行走常常易誘發心肌缺血、出現急性心梗;患有腦血管狹窄(尤其是椎動脈、基底動脈等後循環供血動脈)的人群,雨中行走可誘發腦血管痙攣,引起腦供血不足,嚴重時可導致缺血性腦卒中的急性發作。

下雨天了怎麼辦?強降雨不僅需要防汛,還需要防病。讓我們積極做好自身的疾病防控,等待雨過天晴吧!?

本文綜合整理自"中國科普博覽"科普中國融合創作項目作品《妮妲來襲 聽醫生說下雨天了怎麼辦》作者:懸壺科普團隊

本文來源於"中國科普博覽"公眾號(kepubolan),轉載請註明公眾號出處

責編:張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科普博覽 的精彩文章:

夏威夷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中 但美國政府的領土面積又擴大了

TAG:中國科普博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