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i7-8700 VS Ryzen 7 2700誰更強?次旗艦之間的慘烈廝殺!

i7-8700 VS Ryzen 7 2700誰更強?次旗艦之間的慘烈廝殺!

1產品簡介及測試平台回頂部

【PConline 評測】在最新發布的Intel和AMD處理器中,作者曉邊發現在各大電商平台更受消費者歡迎的往往是帶K或者帶X後綴的型號,但其實曉邊認為,不帶後綴的處理器型號雖然逼格沒有帶後綴的型號來的高,性能也沒有他們那麼強,但其實它們也有過人之處的型號。今天大家就跟隨曉邊來了解一下i7-8700、i5-8600、Ryzen 7 2700和Ryzen 5 2600的魅力。

i7-8700 VS Ryzen 7 2700誰更強?次旗艦之間的慘烈廝殺!

評測產品規格——各有千秋

i7-8700 VS Ryzen 7 2700誰更強?次旗艦之間的慘烈廝殺!

i7-8700是8代酷睿家用平台的次旗艦型號,與i7-8700K相比,兩者規格同為6核12線程,但i7-8700的頻率設置會保守許多,基礎頻率為3.2GHz,6核最高睿頻為4.3GHz。單核最高睿頻為4.6GHz,而i7-8700K這三個頻率分別為3.7GHz、4.3GHz和4.7GHz。得益於更低的頻率設定,i7-8700的熱設計功耗僅為65W,十分的低,那麼它實際上是否就是一個節能減排小能手呢?我們下面就會有相關測試。

i7-8700 VS Ryzen 7 2700誰更強?次旗艦之間的慘烈廝殺!

i5-8600則是8代酷睿定位第二高的i5,它為6核6線程設計,對比大哥i5-8600K,它基礎頻率要低了0.5GHz,僅為3.1GHz,單核最高睿頻和全核最高睿頻則是和i5-8600K一致,為4.1GHz和4.3GHz。也因此,它的熱設計功耗僅為65W。對比i7-8700它的頻率設計更加保守,相信功耗也會進一步下降。

i7-8700 VS Ryzen 7 2700誰更強?次旗艦之間的慘烈廝殺!

AMD在今年4月份發布上架了二代銳龍,而二代銳龍中僅有兩款處理器是不帶後綴的。其一就是這款Ryzen 7 2700,它也是二代銳龍的次旗艦型號。Ryzen 7 2700基礎頻率為3.2GHz,單核最高加速頻率可達4.1GHz,跨度比較廣。同時它的TDP也僅為65W,對於一款8核16線程的處理器來說是十分令人驚訝的,而另一個令人驚訝的是,與大賣的旗艦型號Ryzen 7 2700X不同,這款處理器如今在京東平台上的評價僅有可憐的200條,是什麼導致消費者拋棄了它?是性能么,還是價格呢?不急,曉邊稍後就帶大家一起在實測中探尋答案。

i7-8700 VS Ryzen 7 2700誰更強?次旗艦之間的慘烈廝殺!

Ryzen 5 2600是二代銳龍中另外一款不帶後綴的處理器,同時它也是TDP僅為65W的低功耗處理器。Ryzen 5 2600為6核12線程設計,採用格羅方德的12nm工藝打造,基礎頻率為3.4GHz,最高加速頻率可以去到3.9GHz。


四款處理器規格對比
CPU Ryzen 7 2700 i7-8700 Ryzen 5 2600 i5-8600
核心代號 Pinnacle Ridge Coffee Lake Pinnacle Ridge Coffee Lake
介面類型 AM4 LGA1151(八代酷睿) AM4 LGA1151(八代酷睿)
核心線程 8/16 6/12 6/12 6/6
製程工藝 GF 12nm Intel 14nm++ GF 12nm Intel 14nm++
超頻 可超頻 不可超頻 可超頻 不可超頻
頻率 3.2GHz~4.1GHz 3.2~4.3GHz(6核)4.6GHz(單核) 3.4GHz~3.9GHz 3.1~4.1GHz(6核)4.3GHz(單核)
三級緩存 16MB 12MB 16MB 9MB
內置核顯 UHD630 UHD630
TDP 65W 65W 65W 65W
首發價 2499元 3099元 1599元 1799元
現價2018/07/16 2299元 2399元 1499元 1699元

從圖表我們可以看到今天要評測的這四款處理器的詳細規格,Intel這邊的型號普遍頻率更高,內置核顯,而AMD這邊則更為便宜一點,而且開放超頻。

與上代相比——加料不加價

接下來我們分別來看看這四款處理器對比上一代產品的改變。


四款處理器規格對比
CPU i7-7700 i7-8700 i5-7600 i5-8600
核心代號 Kaby Lake Coffee Lake Kaby Lake Coffee Lake
介面類型 LGA1151 LGA1151(八代酷睿) LGA1151 LGA1151(八代酷睿)
核心線程 4/8 6/12 4/4 6/6
製程工藝 Intel 14nm+ Intel 14nm++ ntel 14nm+ Intel 14nm++
超頻 不可超頻 不可超頻 不可超頻 不可超頻
頻率 3.6GHz~4.2GHz 3.2~4.3GHz(6核)4.6GHz(單核) 3.5GHz~4.1GHz 3.1~4.1GHz(6核)4.3GHz(單核)
三級緩存 8MB 12MB 6MB 9MB
內置核顯 HD630 UHD630 HD630 UHD630
TDP 65W 65W 65W 65W
內存支持 DDR4-2400 DDR4-2666 DDR4-2400 DDR4-2666
首發價 3199元 3099元 1749元 1799元
現價2018/07/16 2099元 2399元 1499元 1699元

由於市場競爭的局面改變,8代酷睿再也不像以往那麼擠牙膏,我們從表格就能簡單看到8代酷睿對比上代有非常多的提升。面對銳龍的多核攻勢,首先8代i7和i5對比上代在規格上就多了兩個核心,雖然核心多了,但是使用更新的14nm++工藝能讓核心更多的i7-8700和i5-8600頻率比上一代還要稍高,同時處理器的熱設計功耗依然維持在65W。除此以外CPU的三級緩存也為了適應更多的核心加大了不少。在核顯方面i7-8700和i5-8600使用了HD630馬甲核顯UHD630,僅在頻率上提高了0.05GHz,提升聊勝於無,內存支持方面也從2400MHz升級到了2666MHz。

雖然規格和性能提升了這麼多,但是i7-8700和i5-8600在首發價格上並沒有比i7-7700和i5-7600高很多,現在實際價格也僅差200~300元,加量不加價,8代酷睿可謂是近年來最良心的一代了。關於8代酷睿詳細技術分析可以點擊這裡查看過往文章。


四款處理器規格對比
CPU Ryzen 7 2700 Ryzen 7 1700 Ryzen 5 2600 Ryzen 5 1600
核心代號 Pinnacle Ridge Summit Ridge Pinnacle Ridge Summit Ridge
介面類型 AM4 AM4 AM4 AM4
核心線程 8/16 8/16 6/12 6/12
製程工藝 GF 12nm GF 14nm GF 12nm GF 14nm
超頻 可超頻 可超頻 可超頻 可超頻
頻率 3.2GHz~4.1GHz 3.0~3.7GHz 3.4GHz~3.9GHz 3.2~3.6GHz(6核)
三級緩存 16MB 16MB 16MB 16MB
內置核顯
XFR XFR2 XFR XFR2 XFR
Precision Boost Precision Boost2 Precision Boost Precision Boost2 Precision Boost
TDP 65W 65W 65W 65W
內存支持 DDR4-2933 DDR4-2667 DDR4-2933 DDR4-2667
首發價 2499元 2499元 1599元 1749元
現價2018/07/16 2299元 1999元 1499元 1299元

與Intel那邊為應付銳龍倉促推出的8代酷睿不同,二代銳龍顯然是是AMD計劃內用來迭代一代銳龍的產物,產品換用了GF的12nm工藝彌補了一代銳龍頻率較低的短板,但TDP依然為65W,同時使用了更加智能的Precision Boost 2加速技術和XFR2動態擴頻技術,能讓處理器的使用中的核心儘可能運行在較高的頻率上,使處理器在多核優化不好的應用上依然有著優秀的表現。

除了頻率較低以外,一代銳龍處理器另一個被人詬病的一個地方就是內存延遲,所以Zen+架構上AMD優化的重點就是緩存、內存系統,L1緩存延遲減少了13%,L2緩存延遲減少了34%,L3緩存延遲減少了16%,而內存緩存延遲也減少了11%,同時提高了內存控制器支持的頻率,達到了2933MHz。

這些有針對性改進使二代銳龍比一代銳龍有了不小的提升,也在更多應用上表現地更成熟。想了解二代銳龍詳細技術分析可以點擊這裡查看過往文章。

對比完這四款處理器相比於上一代的提升,下面就進入實測環節。

測試平台

按照慣例先上測試平台。


硬體平台
CPU Ryzen 7 2700、Ryzen 5 2600;Intel i7-8700、 Intel i5-8600
主板 華碩 ROG CROSSHAIR VII HERO WIFI華碩 ROG MAXIMUS X HERO
內存 芝奇Flare X烈焰槍系列DDR4內存 8G×2 2400MHzAMD平台設置為2933MHzIntel 平台設置為2666MHz
SSD 影馳one 240GB
顯卡 七彩虹(Colorful)iGame1080烈焰戰神U-8GD5X
電源 航嘉MVP P850
散熱器 超頻三(PCCOOLER)東海爭霸 CPU散熱器


軟體平台
操作系統 Windows 10正式版
顯卡驅動 NVIDIA GeForce 391.35 WHQL
主板BIOS AMD平台:0702Intel平台:1602
評測遊戲 CPU性能測試:3DMark(物理計算)wPrimeCPU-ZWinRAR 64BitCineBench R15ArcTime ProPOV-RayCPU遊戲性能測試全境封鎖古墓麗影10巫師3狂獵幽靈行動荒野功耗測試獨顯平台功耗(待機、遊戲、Prime95)

為了讓測試結果更加客觀,除了主板和處理器,其他配件我們都保持一致,主板也採用同樣來自華碩的ROG HERO系列主板,也都使用了最新的BIOS

i7-8700 VS Ryzen 7 2700誰更強?次旗艦之間的慘烈廝殺!

AMD平台

i7-8700 VS Ryzen 7 2700誰更強?次旗艦之間的慘烈廝殺!

Intel平台

在內存方面,因為兩個平台官方宣稱支持的最高的頻率有所不同,因此兩個平台的內存頻率並不一樣,AMD平台上為2933MHz,Intel平台上為2666MHz。

i7-8700 VS Ryzen 7 2700誰更強?次旗艦之間的慘烈廝殺!

內存我們使用了芝奇專為Ryzen優化過的烈焰槍內存,開啟X.M.P時可以輕易上到3200MHz頻率,內存的適配性也十分好。

測試時,主板BIOS設置全默認最佳狀態,再改變內存頻率,其他選項一個也不變。

2理論性能測試回頂部

CPU理論性能測試

我們先來進行處理器的理論性能測試,以下幾項測試都能通過不同方式檢測出處理器多線程運算性能和單線程運算性能。

Fritz Chess Benchmark中文名叫國際象棋軟體,可以通過測量處理器每秒計算的下棋的步數來了解自己的處理器計算性能。

i7-8700 VS Ryzen 7 2700誰更強?次旗艦之間的慘烈廝殺!

wPrime是一款通過計算質數來測試計算機的運算能力的軟體,已經在全世界廣泛地運用在處理器性能測試中。

i7-8700 VS Ryzen 7 2700誰更強?次旗艦之間的慘烈廝殺!

CPU-Z是一款家喻戶曉的CPU檢測軟體,是檢測CPU使用程度最高的一款軟體,自帶的Benchmark能準確的判斷CPU的多核性能和單核性能。本次採用的CPU-Z版本為1.85

i7-8700 VS Ryzen 7 2700誰更強?次旗艦之間的慘烈廝殺!

3Dmark是futuremark公司的一款專為測量顯卡性能的軟體,現已發行3Dmark99、3Dmark2001、3Dmark2003、3Dmark2005、3Dmark2006、3Dmark vantage、3Dmark 11和The new 3DMark。而現在的3Dmark已不僅僅是一款衡量顯卡性能的軟體,其已漸漸轉變成了一款衡量整機性能的軟體。3DMark的測試物理分數能基本測算出CPU實際遊戲性能

i7-8700 VS Ryzen 7 2700誰更強?次旗艦之間的慘烈廝殺!

CPU理論測試小結:這次評測的結果也和此前Ryzen和酷睿對位處理器的評測結果比較一致,Ryzen因為對位處理器規格更高,多線程測試佔優,酷睿處理器因為頻率更高,單線程測試更強。

細分下來,在Ryzen 7 2700和i7-8700的比較中,i7-8700在國際象棋運算和CPU-Z單線程測試獲勝,Ryzen 7 2700則在另外三項測試中取得優勢,而且它們在測試中差距都不大,兩者可謂是平分秋色,棋逢對手。

而在Ryzen 5 2600和i5-8600的比較中,因為Ryzen 5 2600比i5-8600多了6個線程,因此在五項理論測試中四項都取得了勝利,而且大部分領先幅度較大。

3專業軟體測試回頂部

專業軟體測試

既然處理器理論性能已經知曉,那麼這四款處理器在實際應用中反映出來的工作效率是怎樣的呢?接下來曉邊就用大家生活會用到的軟體測試處理器實際應用中的性能。

CineBench R15是很有說服力的一套CPU和顯卡測試系統,使用針對電影電視行業開發的Cinema 4D特效軟體引擎,測試純粹使用CPU渲染一張高精度的3D場景畫面,最多能夠支持256個邏輯核心,此外新版本還加強了著色器、抗鋸齒、陰影、燈光以及反射模糊等的考察,對CPU性能的檢測更加準確。

i7-8700 VS Ryzen 7 2700誰更強?次旗艦之間的慘烈廝殺!

WinRAR是大家很常用的壓縮軟體之一,壓過大容量文件的你們都知道它對CPU的性能要求有多高,CPU性能越強壓得越快,耗時越短。

i7-8700 VS Ryzen 7 2700誰更強?次旗艦之間的慘烈廝殺!

我們壓縮一個2.66GB的文件,看看他們的用時分別是多少。

i7-8700 VS Ryzen 7 2700誰更強?次旗艦之間的慘烈廝殺!

X264 FHD Benchmark 能有效測試CPU的浮點運算性能和多媒體影音的實際轉檔能力。

i7-8700 VS Ryzen 7 2700誰更強?次旗艦之間的慘烈廝殺!

POV-Ray的測試意義和CineBench R15是差不多的,也代表了CPU的3D渲染性能,每秒渲染像素越多表示性能越強。

i7-8700 VS Ryzen 7 2700誰更強?次旗艦之間的慘烈廝殺!

視頻導出和上面的WinRAR一樣,都是巨吃CPU資源的,專業做視頻的朋友對此性能需求極度強烈。我們會讓它們導出一個相同的視頻,視頻各種參數相同,記錄總時間,導出的格式會有兩種,其一是比較常用也是應有最廣泛的H.264格式,第二種是更新壓片也更高效但應用範圍還比較少的H.265格式。

i7-8700 VS Ryzen 7 2700誰更強?次旗艦之間的慘烈廝殺!

i7-8700 VS Ryzen 7 2700誰更強?次旗艦之間的慘烈廝殺!

專業軟體測試小結:總的來說在專業應用軟體測試中四個處理器在對位比較中都互有優劣,平分秋色。

細分一下,我們先來看i7-8700和Ryzen 7 2700的比較。在使用CPU進行3D渲染時,銳龍處理器因為核心和線程更多,優勢會比較大,雖然i7-8700在單核渲染上更強,但是實際上並不會有人只使用一個核心進行渲染,因此該項目意義不大。而在影音轉碼方面,視頻導出H264編碼時兩者差距不大,i7-8700稍強,但是在導出H.265編碼上,i7-8700則呈現出壓倒性的優勢,因為在最新版本的X265解碼器中,Intel的原生AVX256位指令得到了充分優化,而Ryzen系列處理器並沒有原生的AVX 256指令集,必須拆分成兩個128位指令執行,所以效率低下了許多,我們可以看到即使i5-8600在該項測試中也吊打了Ryzen 7 2700。而在其他測試中,兩者差距不大。

在i5-8600和Ryzen 5 2600的比較中,則呈現出另外一種狀況,與理論測試的結果一樣,因為Ryzen 5 2600要比i5-8600多了一倍的線程,在大部分應用測試中都佔盡上風,除了上文提到的H.265轉碼。

因此大家在選購處理器的時候應該看自己日常使用中會經常要用到的是什麼,假如是3D渲染,則選擇銳龍處理器比較明智,假如經常要影音轉碼,則i7-8700明顯是更好的選擇。

4遊戲性能測試回頂部

CPU遊戲性能測試

i7-8700 VS Ryzen 7 2700誰更強?次旗艦之間的慘烈廝殺!

CPU測試當然離不開遊戲性能,項目選擇了《古墓麗影10》、《巫師3:狂獵》、《全境封鎖》以及《幽靈行動:荒野》,均為1080P解析度,特效最高,顯卡則選擇了七彩虹iGame1080烈焰戰神,保證在1080p解析度下顯卡不會成為測試瓶頸。

i7-8700 VS Ryzen 7 2700誰更強?次旗艦之間的慘烈廝殺!

i7-8700 VS Ryzen 7 2700誰更強?次旗艦之間的慘烈廝殺!

i7-8700 VS Ryzen 7 2700誰更強?次旗艦之間的慘烈廝殺!

i7-8700 VS Ryzen 7 2700誰更強?次旗艦之間的慘烈廝殺!

i7-8700 VS Ryzen 7 2700誰更強?次旗艦之間的慘烈廝殺!

i7-8700 VS Ryzen 7 2700誰更強?次旗艦之間的慘烈廝殺!

i7-8700 VS Ryzen 7 2700誰更強?次旗艦之間的慘烈廝殺!

i7-8700 VS Ryzen 7 2700誰更強?次旗艦之間的慘烈廝殺!

CPU遊戲性能測試小結:我們可以明顯的看到如今3A大作對多線程的優化依然不太好,i7-8700和i5-8600遊戲性能表現相差不大,Ryzen 7 2700和Ryzen 5 2600也是如此。

因此憑藉更高的頻率和更強的ipc,8代酷睿在遊戲性能測試中獲得勝利,但四款處理器之間的差距都很小。

5功耗及溫度測試回頂部

CPU溫度與功耗測試

由於無法單獨測試某個硬體的功耗,所以下面的都是整機的功耗,分別是三種應用場景,遊戲滿載選擇的是《古墓麗影10》Benchmark過程中的整機功耗峰值,CPU滿載則是Prime95運行FPU烤機測試、顯卡空載。

i7-8700 VS Ryzen 7 2700誰更強?次旗艦之間的慘烈廝殺!

為了保證整機穩定運行,我們使用了航嘉的MVP P850電源,電源通過80PLUS白金牌認證,是位於電源金字塔塔頂的存在。

i7-8700 VS Ryzen 7 2700誰更強?次旗艦之間的慘烈廝殺!

我們可以看到酷睿這邊功耗會明顯比銳龍要高,畢竟酷睿的頻率也比較高。Intel這邊官方會設定全核最高睿頻和單核最高睿頻,由此我們可以知道CPU滿載時i7-8700全核頻率為4.3GHz,i5-8600為4.1GHz。

i7-8700 VS Ryzen 7 2700誰更強?次旗艦之間的慘烈廝殺!

i5-8600烤機

實際烤機時也是如此,但我們還能看到一些問題,為什麼Ryzen 5 2600比Ryzen 7 2700的功耗還要高呢?這其實與處理器的頻率有關。那麼銳龍處理器烤機時處於什麼頻率呢?

i7-8700 VS Ryzen 7 2700誰更強?次旗艦之間的慘烈廝殺!

Ryzen 7 2700烤機

i7-8700 VS Ryzen 7 2700誰更強?次旗艦之間的慘烈廝殺!

Ryzen 5 2600烤機

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Ryzen 7 2700烤機時全核頻率為3.425GHz,而Ryzen 5 2600烤機時全核頻率會去到3.675GHz,Ryzen 5 2600的頻率足足高了0.25GHz,因此功耗也比較高也不奇怪了。我們也因此可以得到兩個結論,其一為Ryzen 7 2700的加速頻率政策會比Ryzen 5 2600更加保守,其二則是對於二代銳龍處理器而言,頻率增加比核心增加更容易引起功耗的增長。

i7-8700 VS Ryzen 7 2700誰更強?次旗艦之間的慘烈廝殺!

在散熱器的選擇上我們為了不讓處理器出現降頻的情況,使用了比較高端的風冷超頻三東海爭霸,該散熱器為6熱管雙風扇散熱器,理論上壓TDP僅為65W的四款處理器應該是足夠了。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在這款散熱器下四款處理器的溫度表現,測試時室溫為25攝氏度。

i7-8700 VS Ryzen 7 2700誰更強?次旗艦之間的慘烈廝殺!

搭配同一散熱器的情況下,核心最多但頻率最低的Ryzen 7 2700的表現是最優秀的,怪不得宏碁已經把Ryzen 7 2700塞到筆記本中了,而Ryzen 7 2700和Ryzen 5 2600這樣優異的溫度表現也十分適合各位DIYer選購它們來組裝高性能ITX主機。再來看看Intel這邊,雖然i5-8600和i7-8700熱設計功耗為65W,但看得出兩者溫度差別還是挺明顯的i5-8600的表現還算正常,而i7-8700因為有著和i7-8700K一致的全核最高4.3GHz的頻率,溫度達到比較高的87°,因此選擇i7-8700的網友要注意不能因為它熱設計功耗僅有65W就忽視了散熱器的選購工作

6PConline評測室總結回頂部

PConline評測室總結

綜合上面的性能測試,包括理論性能、專業應用性能及遊戲性能共16項測試,我們可以得到下面的綜合性能排名圖表。

i7-8700 VS Ryzen 7 2700誰更強?次旗艦之間的慘烈廝殺!

i7-8700以微弱的優勢贏下了二代銳龍和8代酷睿次旗艦之間的戰鬥,而Ryzen 5 2600則幫助二代銳龍扳回一城。當然我們此文的測試都是在默認頻率下進行的,而Ryzen系列處理器都是不鎖頻的,在此前二代銳龍首測中我們已經測試過二代銳龍超頻天花板在4.2~4.3GHz之間,有關銳龍處理器超頻後的性能也可以點擊這裡查看過往文章。

i7-8700 VS Ryzen 7 2700誰更強?次旗艦之間的慘烈廝殺!

這是文中四款處理器在我們PConline新版的CPU天梯圖的排名。上圖是我們PConline發布的全新可互動式CPU天梯圖,聯動電商價格、相關原創文章、參數對比、排名對比、性能對比應有盡有,有需要的網友快收藏啦,日後還會有顯卡、筆記本處理器等天梯圖陸續發布。

PC端可以點擊這裡跳轉

移動端的話點擊這裡跳轉

先來總結Intel這邊的情況。i7-8700因為有著和i7-8700K一致的全核睿頻性能,兩者在默認頻率下性能相差不會非常大。而且8代i7因為規格的上升,發熱和功耗都比較大,換言之i7-8700K超頻需要花費在散熱器、電源和主板上的成本會比較大,對於不是十分追求極致性能的消費者,能搭配B360主板使用的i7-8700無疑是更好的選擇。

而對於i5-8600,由於定價比較高,性能無論對比Ryzen 5 2600還是自家的小弟i5-8500/8400都不會十分突出,而且功耗也大,溫度較高,曉邊認為這款處理器購買價值是比較低的。

i7-8700 VS Ryzen 7 2700誰更強?次旗艦之間的慘烈廝殺!

而在AMD這邊,我們可以從上面的評測看到Ryzen 7 2700這款次旗艦其實在與8代酷睿次旗艦i7-8700之間的比較中各有優勢,那麼它為什麼銷量這麼低呢?這隻能怪它的大哥Ryzen 7 2700X了,Ryzen 7 2700X性能更強,而且贈送一個新款的信仰RGB幽靈散熱器,但它只比Ryzen 7 2700貴200塊,大多數消費者都會選擇逼格更高的旗艦Ryzen 7 2700X。儘管如此,我們還是能看到Ryzen 7 2700一個十分突出的優勢,那就是優異的溫度和功耗表現,這優勢在筆記本中或者組建ITX主機時會表現的尤為突出,我們可以期待以後會有更多的廠商直接把這款處理器塞進筆記本中。不過有這種需求的消費者畢竟是少數,我們也可以預見假如AMD不進一步調整Ryzen 7 2700售價的話,以後很長一段時間內Ryzen 7 2700面向都受眾都十分少,銷量也不會有太大的改觀。

i7-8700 VS Ryzen 7 2700誰更強?次旗艦之間的慘烈廝殺!

Ryzen 7 2700與Ryzen 5 2600的散熱器並不一致,用料更好

而對於Ryzen 5 2600,它在與i5-8600的比較中取得了上風,溫度和功耗也有一定的優勢,更重要的是比它貴兩百的Ryzen 5 2600X並沒有贈送信仰RGB幽靈散熱器的誘惑,因此這款處理器有還算可以的銷量。說到超頻方面,Ryzen 5 2600能比較容易的超到4,0GHz以上,但能不能超到4,2GHz就要看臉了,雖然它比Ryzen 5 2600X要便宜200塊,但鑒於如今軟體對多核的優化不太好,Ryzen 5 2600X單核最高加速頻率可以達到4.2GHz,假如對溫度和功耗沒有過高要求,曉邊還是推薦大家購買Ryzen 5 2600X。

而在銳龍和酷睿處理器的選擇上,則要根據看官各自的需求選擇了,比如經常要使用3D渲染者對功耗溫度十分在意的的網友或自然用Ryzen 7 2700或者Ryzen 5 2600器更為明智,但對於經常要影音轉碼特別是H.265格式轉碼的消費者,則使用i7-8700更為高效。當然我們文中討論的都是以京東自營平台7月13號價格為參考標準,假如i7-8700恢復原價標價比Ryzen 7 2700X還要貴上三四百,那麼它的購買價值就大大降低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