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一句飲酒詩,誤導了所有愛喝酒的人,請不要再繼續下去了!
李白一句飲酒詩,誤導了所有愛喝酒人,請不要再繼續下去了!
詩仙李白,可以說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詩人之一,而在李白的詩篇中,關於寫道酒的詩,真的是太多了。
例如: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李白還有很多,關於飲酒的詩,不過在這些詩句中,卻有一句詩,誤導了所有愛飲酒的人。
李白有一首著名的詩,將進酒。而將進酒一詩,是在李白懷才不遇時寫的,詩中有著宣揚縱酒尋歡之意,這也成為了後人,拿這首詩當做自己飲酒縱樂無度的理由。
其中最要命的兩句詩便是:「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這兩句詩大概的含義是說:人生得意之時就應當縱情歡樂,不要讓這金杯無酒空對明月。
很多人就是因為這兩句話,被害了一生。
相信在我們身邊,總有這樣一群人,為求喝酒喝得盡興,而忘記了自己的酒量,只圖一時快活,不顧後果。往往盡興之後,都會帶來很大的傷害,一是對自己身體的傷害,二是因為飲酒無度,而做出一些傷害到他人的事,這都是因為要盡興導致的。
易經告訴我們,物極必反,中庸也告訴了我們,做什麼事,都要把握好一個度,過猶而不及。
李白的這兩句詩,是違背了自然規律的,不能說李白的詩作的不對或不好,是後人沒能理解好,李白是在特定環境與情緒下,寫的這首詩,也僅能代表他,某一階段,某一時刻短暫的想法。但我們有很多人,卻把這盡歡用在了日上生活上,這是完全錯誤的,偶爾的盡歡,確實很好,既能排解壓力,又可不負光陰,但如果不懂得節制,就會適得其反,導致後悔不及。
無酒不成宴席,說得有道理,酒是穿腸毒藥,說得也沒錯,我們可以適當飲酒,但不能貪杯,很多事故,都是出在喝酒貪杯上。貪杯雖然讓你感到快樂,可人在快樂時,時間總是短暫的,貪杯之後的難受,那長是漫長的,也許你會說,只是第二天頭會痛一些,忍忍就過去了,但你卻不知道,身體留下的痕迹,是永遠過不去的。每一次大醉之後,你的內臟也會跟著受到傷害,這一點一點的傷害,成年累月過後,就是不可逆的,不要認為身上的器官,都是有自我修復功能的,有些器官不是大海,而是一碗水,你每喝一口,就會減少一點。
喝酒適量,也並非就不能盡歡,哪怕是不喝酒,也是同樣可以盡歡的。例如尋一處清幽小路,看一看池邊垂柳,讀一本好書,聽一首好樂,都能讓你做到盡歡。哪怕是舉頭邀明月,與你共飲一杯淡茶,也是很愜意的事。
人生苦短及時行樂是對的,但不能消極的行樂,那不叫行樂,而是慢性自殺。
人生得意須盡歡,並非是要告訴我們,在喝酒享樂時,一定都要盡歡,不要誤解了這句詩,不然將來你一定後悔,趁著年輕多養養身體才是正道,貪杯無度,你喝的就已經不是酒,而是危險,酒還有個媒介的名字,不要忘了。
古往今來,被貪杯害死的人,還少嗎!就算要學習李白,也要先知道,李白也並非每次都貪杯。
你身邊有勸酒貪杯的人嗎?感情深一口悶,這件事你怎麼看?歡迎留言討論!


※還在念阿彌陀佛的人,你了解凈土宗嗎?
※孟子與荀子若發生爭論,你會支持誰?人之初性本惡你認同嗎?
TAG:每天知道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