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麒麟980對剛驍龍845,戰役才剛剛開始

麒麟980對剛驍龍845,戰役才剛剛開始

晶元市場上此前一直由進口的高通獨佔鰲頭,驍龍845是當前許多高端機的標配,而隨著華為的麒麟晶元迅速發展,最新的麒麟980已經表現出了完全不亞於驍龍845。在克服了因為cpu的差距而造成的圖像處理問題之後,驍龍可謂異軍突起。

然而就在年中麒麟980預計開售之時,任正非的一段談話中關於五千萬高通晶元訂單的話引起了很多人的疑問——明明麒麟已經能夠媲美對手,為啥還要花這麼大的價錢去購買人家的晶元呢?拿這些資金都投入研發難道不是更好的選擇么?

而這一問題主要可以用三點來回答,首先就是生產晶元的產能。現今晶元生產代工的兩大廠家分別為韓國三星和台灣的台積電,高通正是由三星代工的,可是華為的晶元代工則是由台積電承辦,然而與高通身為三星主要客戶不同的是後者的主要客戶卻並非華為而是大洋彼岸的蘋果。所以,在無法保證優先順序的情況下現階段麒麟晶元的產能或許很難滿足現在身為全國第一手機大廠的華為的需求。

其二,雖然華為麒麟晶元的技術和性能可以說是突飛猛進式的進步,然而和早已發展多年技術成熟階段完善的高通比起來麒麟晶元還略顯稚嫩,更何況高通擁有更加完整成熟可以覆蓋各種定位各種市場的晶元分類體系,而華為機型的梯度也是頗大,在中低端機型上自產晶元還很難滿足,固會使用部分高通晶元作為代償。

第三點也是最後一點,和華為的企業文化與規避風險有關,首先,保持多供應商並非壞事,這並不是不重視自產晶元的研究反而是給其一點適當的壓力以增加動力,給研發單位施以外部壓力更有利於其研發進程的加快。另外,在防範風險方面這一舉措也堪稱「保險栓」,要知道,因為使用單一供應商卻因廠商遭遇意外事件而導致產品斷供所引起的企業崩潰的例子比比皆是,採用多供應商就可以避免這些「燃眉之急」。

所以,我們在自豪國產晶元崛起的同時也應該考慮到企業實際情況,況且此舉並非是對自己生產晶元的不信任,而是一種推動與保險。但是我們同樣相信以現在的速度在不遠的前方我們就可以超越對手做到真正令國人自豪的國產晶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小喵喵 的精彩文章:

拒絕馬雲,被日本禁止入境,中國「黑客教父」提出的三大隱患

TAG:科技小喵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