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是滴滴悍將 也是程維口中的「禮物」

他是滴滴悍將 也是程維口中的「禮物」

作者:李迎

如今的滴滴早已成長為巨人,這家集齊了「阿里的人、百度的技術、騰訊的錢」的公司,憑藉八十萬啟動資金,在短短6年的時間裡,躋身千億美元級梯隊。

在滴滴成長的故事裡,程維與柳青這對組合屢屢被提及,滴滴天使投資人王剛也曾說過,程維與柳青是絕配,就像馬雲與蔡崇信、馬化騰與劉熾平。

程維與柳青所產生的化學反應毋庸置疑,但筆者今天想談論的是滴滴的另一位功臣——CTO張博。

「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

於程維而言,張博加入滴滴無疑是雪中送炭之事。直到張博的加入,滴滴才總算徹底補齊了技術的短板。

「張博是上天給我的禮物!」與張博見面當天,程維如此說道,那興奮勁就像孩子得到垂涎已久的禮物。

程維遇到張博的時候,正是他被產品折騰得最焦頭爛額的時候。

2012年5月,程維從阿里出來,與老同事王剛湊了80萬,再拉上一個技術合伙人開始創業。由於沒有創業經驗,很快就吃到苦頭。這位技術合伙人開發的嘀嘀打車(後來才改名為滴滴),一直沒達到上線的標準,導致上線時間一拖再拖。

在一旁干著急的程維,給技術部門下了死命令,9月9日無論如何一定要上線。然而,事與願違,程維實在忍無可忍,只好請這個技術合伙人離開公司,為了買回這名合伙人手上30%得股權,付出了數百萬人民幣的代價。

情急之下,他找了一家外包公司接著做這款產品,對方向他信誓旦旦保證,功能肯定全都實現。然而這款濫竽充數的產品頻頻出現BUG,多得像地鼠,打完一個又冒出一個,不僅耗電,還耗流量,為此計程車司機很惱火,大罵「難怪你們不收錢,你們和運營商是一夥的,專來騙流量的。」

氣得程維有冤無處申訴,只好把話咬爛了往肚子里咽,誰讓他這個阿里人不懂技術呢。

既然外包不靠譜,他就去百度、騰訊等大公司挖人,結果一無所獲,對方連見面的機會都不給,理由是「創業公司不確定性太大了,很多人覺得打車軟體未必靠譜」。

程維很清楚,沒有產品,此前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勞。不難推測,此時的他肯定如同熱鍋上的螞蟻,坐如針氈。

人有的時候就是這樣,總以為已經到了「山重水複疑無路」的地步,其實「柳暗花明又一村」也未可知。

這時候,上天暗中給他送來了禮物——百度的張博。張博的到來,解決了程維的燃眉之急。

有一天,程維在微信群里收到一個獵頭髮來的信息,說手裡有一個人,適合滴滴。這個人就是百度的研發經理張博。

一聽到這個消息,程維瞬間來了精神,趕緊約見面。關於這次見面,他這樣回憶,「我現在相信,有些人真的跟你就是有緣。我很少對一個男人有這種感覺,就是一眼就知道,他就是你要找的那個人。」

與張博談完一出門口,程維立馬就給王剛打了一個電話說,「這就是上天給我的禮物。」而王剛對張博的評價是「味道和我們很像,簡單、正直、願意付代價、好溝通。」

那時候,張博剛從百度出來創業,做了一些項目,結果都無疾而終,甚是鬱悶。此前他在百度待了四年,從基層的程序員一步步做到技術管理經理的位置,參與了百度尋人和百度圖搜等業務的研發。

2011年,在負責「百度尋人」公益項目時,張博的心態開始發生很大的變化,他意識到科技並不僅僅是他安身立命的地方,還可以影響到整個社會。

沒多久,有一次他與當初招他進百度的老同事吃飯,這位同事當時已經離開百度準備創業,他對張博說,「你也準備創業吧,你是創業的料,百度的層級綁住了你的翅膀。」3個月之後,張博離開了百度。

所以當他遇到程維時,他覺得滴滴是可以改變世界的。於是,一切順理成章地,張博成了滴滴的CTO,而滴滴也終於有了真正意義上的技術人員。

張博在滴滴算得上是顏值擔當,濃眉大眼,氣質陽光,不僅技術水平過硬,而且能彈琴、能唱歌、能跳舞,足球、撞球、潛泳愛好廣泛。這樣的人,確實並非等閑之輩。

他從小在湖北枝江長大,父母是下鄉知青,經常帶著他四處旅遊,「家裡每年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旅遊。」張博說。形形色色的人,各異的風景,這些都開闊了他的視野。

高考前兩個月,他踢球導致骨折,每天耗費大半天時間跑去醫院換藥。禍不單行的是,沒多久,他因為患上肺氣腫,在醫院住了一周吸氧治療。這樣接二連三的意外,大大影響了他的發揮,最後以低於平時60分的成績考取了武漢大學。

「加入滴滴以來,幾乎天天都在打仗。」張博坦承。

團隊在張博家奮鬥

程維丟給張博的第一個任務,就是給外包公司留下的產品「擦屁股」。於是加入「滴滴打車」的第一天,他就每天熬夜通宵改代碼,每周迭代一次,一直持續迭代兩個月,這款產品才勉強及格。

在滴滴會議室一角,還有專屬於張博的睡袋。據他的同事介紹,通常張博晚上11點下班,出新版本的那個月基本都是夜裡2點以後才能回家,有時候實在沒辦法就留在辦公室過夜。

這邊廂剛收拾完殘局,那邊廂程維又給張博下了一個死命令:拿不下上海,就別回北京。2013年,張博班師攻佔上海,這場仗足足打了40天,異常艱苦,當時的策略是白天去試各種方法,晚上11點回來討論方案,調整後第二天接著試。

如此一來,才拿下了上海,「我們做很多事情是不留後路的,那個山頭必須拿下,這也是滴滴的文化。」張博說。

讓張博一戰成名的,當屬那個流傳很廣的「七天七夜」故事。那是2014年1月,滴滴與老對手快的發起補貼大戰,實際上也是微信和支付寶的「支付決戰」。

滴滴背靠騰訊,快的手挽阿里,打得不可開交。不管是滴滴還是快的,訂單量都蹭蹭上漲好幾十倍,眼看著40台伺服器撐不住了,就在這千鈞一髮時刻,張博向程維求助,程維連夜致電馬化騰,從騰訊調來技術部隊和1000台伺服器。

張博很清楚,此時拼的就是誰的技術最好。「當時的情況是,我們的伺服器掛了,用戶就會湧向快的,快的就會掛,用戶再涌回來,我們就會掛。考驗的就是誰的伺服器先穩定下來,用戶就會沉澱。」

他絲毫不敢怠慢,整個技術團隊窩在辦公室奮戰了七天七夜,直到快的扛不住,他們才罷手。當他們從辦公室走出來時,渾身都發臭了,有人甚至連隱形眼鏡都拿不下來了,可想而知當時的戰況有多慘烈。

後來,滴滴有一間專門叫「七天七夜」的會議室。

在滴滴六年,張博扛過了無數場腥風血雨的戰役,每一天於他而言,都是在打仗。這樣不要命廝殺的日子,他彷彿回到大學時代。

其實,張博是「半路出家」的。在武漢大學讀本科時,他學的是自動化專業,直到大三時才轉到計算機軟體專業。對於連重裝系統都不會的菜鳥來說,這是一場艱苦的挑戰,為了迎頭趕上同學,他付出了異於常人的努力,白天學習計算機理論,晚上一個人在機房練習。

幸運的是,只用了一個學期的時間就把課程全部補了上來,畢業時還取得了全院第二名的好成績。本科畢業時,他放棄了武大的報送,跑去心儀已久的中科院學習人機交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億邦動力網 的精彩文章:

無人超市究竟是「真風口」還是「偽需求」
快手收購A站的策略剖析 對手是今日頭條?

TAG:億邦動力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