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南京,為何總被人戲謔為徽京?

南京,為何總被人戲謔為徽京?

文|小河對岸

南京,乃我國知名的省會城市,為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之地。人文薈萃,自古繁華。但是,在網路上或民間私下,南京總會被人戲謔為徽京?意指南京已成為安徽人的省會。除了,有大量安徽外來人口湧入南京這一原因之外,南京與安徽還有著剪不斷的密切關係。

首先,地理上來看。南京位於江蘇省最西南,北與安徽省滁州市接壤,西與安徽省馬鞍山相連,南與安徽省宣城市毗鄰,而被安徽省從北、西、南三面環抱。將南京版圖併入到安徽,也找不到一點違和之感。

再則,從文化上來看。南京與鎮江一帶屬於江淮文化,語言為江淮官話,在語言風俗文化上與安徽省的江淮地區都很接近,而江蘇省的其他蘇南地區卻為吳方言區。秦漢以前,寧鎮一帶在文化上也還屬於吳語區,改變這種狀況的是歷史上的北方戰爭頻仍,而造成北方人大規模南下避難。而江淮地區毗鄰寧鎮一帶,每次北方動亂時,南遷至此的北人自然也就以江淮人為主。久之,寧鎮在語言文化習俗上也就與江淮地區連成一片了。

自上世紀八九年代起,蘇南經濟板塊(主要為吳方言區的蘇錫常)崛起。雖同處蘇南地帶,吳方言區的蘇錫常經濟要遠好於江淮官話區的南京、鎮江。故而,南京在民間遭到了吳方言區文化上的排斥與經濟上的歧視。而安徽省的經濟又一直比較落後,文化上與南京相近,致使大量的安徽省人口(以安徽的江淮地區為主體)湧入南京。相對而言,南京對蘇南的吳語區卻顯得向心力明顯不足。因此,南京也就漸漸被一些吳語區的蘇南人稱之為徽京。

第三,從歷史上看。安徽省與江蘇省在歷史上曾同屬一個省份。元朝末年,起身於江淮的朱元璋最終取得了天下,並定都於應天(南京)。其時就有文人作詩道:馬上短衣皆楚客,城中高髻半淮人。

明初將直屬於京師(今南京)的地區,稱之為直隸,其疆域就包括今江蘇省、安徽省、及上海市。而後,燕王朱棣篡得天下,並遷都於北平(今北京),朱棣又將北平布政使司改為直隸六部,遂稱北直隸,而原京師地區改稱為南直隸。

滿清時期,改南直隸為江南省,又鑒於南直隸的疆域過大,經濟富庶,不利於其統治。故將江南省一分為二。1661年,滿清將江南省拆分為「江南右」與「江南左」。1667年,「江南右」各取江寧府(今南京)、蘇州府的首字,改稱為江蘇省。而「江南左」則各取安慶府、徽州府(今黃山市)的首字,改稱為安徽省

江蘇省與安徽省雖已分省,但安徽巡撫的府衙卻長期寄寓在江寧府(南京)。直到1760年,安徽巡撫的府衙(省會)才正式遷至安慶府。但是,江寧府(南京)還為兩江總督(轄江南、江西,即今江蘇、上海、安徽、江西)署的所在地,仍對安徽有著較強的影響力。

故而,從歷史上來看,南京也充當了安徽省近四百年的省會。而被稱為徽京,也足能當其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聞知社 的精彩文章:

梁山108將,此人出身綠林,卻曾揚言要并吞梁山
江蘇省歷史最為悠久的5個縣名

TAG:歷史聞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