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淵早就有起兵的想法,只有一個人知道,裴寂李世民等人晚了5年

李淵早就有起兵的想法,只有一個人知道,裴寂李世民等人晚了5年

617年李淵在太原起兵。按照一種比較常見的說法,李淵之所以起兵,主要是李世民、裴寂和劉文靜的功勞,是他們不斷勸說的情況下李淵才決定起兵的。而且在這過程中,做為晉陽宮副監的裴寂利用自己和李淵私交比較好的條件,給李淵設下了一個局,找了晉陽宮裡兩位美人陪了李淵一晚。宮裡的女人可是皇帝的,李淵做為一個大臣,就這樣睡了皇帝的人,顯然是死罪,於是李淵只能走起兵反隋這一條路了。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

李淵做為隋朝的大官,對於隋朝的局勢顯然是隨時關注的。時局的變化,對他的職位變動,對他的前途是有影響的,甚至皇帝會詢問他對於時局的看法。在611年的時候,隋煬帝徵調大量民眾把黎陽等倉的米運至涿州,為下一步詔討高句麗作準備。道路上的民眾多達幾十萬,運輸晝夜不停,在這過程中死去的民眾非常多,天下騷動。這一年,山東、河北一帶紛紛鬧起義,比較有名氣的有竇建德、高士達、張金稱和王薄。王薄甚至做了一首歌《無向遼東浪死歌》作為號召。李淵對這些情況肯定是了解的。

隋煬帝這一次幾十萬大軍出發遼東,再返回時只有二千七百餘人,損失慘重。但隋煬帝越挫越勇,還想再戰。民間的起義更加頻繁。隋煬帝從612年開始無法睡好覺。當時沒有安眠藥,隋煬帝只能依靠幾位女子搖晃著才能入睡。從這側面也大概可以知道當時局勢混亂的程度已經很深了。

一邊是混亂的局勢,另一邊隋煬帝仍有一條路走到黑的執著。像李淵這樣的有產階層不得不認真考慮自己未來的路。隋朝之所以偉大,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結束了之前四百年的分裂動蕩。但是,文化建設仍然在進行中,或更加通俗來說,儒家的忠君思想仍然不夠普及。誰有實力誰做皇帝,這是很正常的事情。對於李淵來說,他很可能也不會受困於忠君的思想。哪怕有些忠君思想,在亂世中如何保命,甚至如何保護自己家族這個問題顯然更加重要。有一個人此時走到了李淵的身邊,和李淵探討起未來的可能性。這個人就是宇文述的兒子,宇文化及的弟弟宇文士及。

他們在那一年具體談了一些什麼,已經沒有記載,在那時這是相當敏感而危險的話題。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們商討過起兵自己為帝的可能性。李淵建立唐朝的第二年,李淵曾經對裴寂說,六七年前他就和宇文士及聊過天下大事,裴寂你們這些「首倡」太原起兵的人實際上都排在宇文士及之後。

李淵和宇文士及聊完之後不久,就發生了楊玄感的叛變,很快就被鎮壓下去。李淵那個時候之所以沒有立馬起兵,這就是李淵的厲害之處。他一直在等機會。趕得早不如趕得巧,起兵太早,就得承受隋朝最強大的壓力,而且自己也得一邊避免皇帝的猜忌,一邊積攢自己的力量。

615年,李淵擔任山西河東慰撫大使,在鎮壓起義軍的時候,有意識地收編這些隊伍,增強自己的實力。617年,李淵正式任太原留守,在這個非常重要的軍事要鎮成為了最高長官,對李淵的發展提供了非常好的條件。這個時候,周圍的人不斷勸李淵起兵,李淵仍然沉住氣,顯得半推半就,他還在等待更好的外部條件。有一個細節也得提一下,長孫順德和劉弘基這兩個人逃避遼東之役,按律當斬的,但是李淵收留了這兩位亡命之徒。李淵還是堂堂的隋朝官員,居然收留朝廷重犯,說明李淵心裡有數的,他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以及準備做什麼。

李世民、裴寂和劉文靜各種勸,李淵感到了外部條件的成熟,人心可用了。於是,開始起兵。那一年,李淵51歲,這顯然不是一個容易衝動的年紀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倉庫 的精彩文章:

溥儀認為這些事情是不對的,現在很多父母卻認為是對的

TAG:歷史倉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