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數字技術,讓世界更好得了解中國文化!

數字技術,讓世界更好得了解中國文化!

作為傳承有序的文明古國,中國的文物修復任重道遠,尤其是在數字保護方面,亟待深入地探索與應用實踐,以期更多地保護文明遺迹、文化結晶,也有利於更方便、快捷地向世界傳播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之美。

數字技術,讓世界更好得了解中國文化!

據悉,中國美院中德學院2015年起與德國教學團隊合作,啟動建築文化遺產保護專業碩士教育項目,並以此教育項目為基礎,著手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華文化資源數字保護與創新傳播國際平台,探索在數字媒體背景下,中華傳統文化數字化保護與傳播的新方式和可能性。

我們期待,通過數字化技術的應用並參與國際活動,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可以更多地走出去,建立更加廣泛的國際合作,探索中華文明在數字時代創新發展和傳播的可能。並在文化遺產保護數字保護與傳播領域,做出屬於中國的積極貢獻。

中華文化數字保護與修復展作品

中國傳統繪畫的氣象數據動態呈現——北苑山水

中國傳統繪畫是世界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人最熟悉、最喜歡的藝術形式之一。本作品(項目)利用傳統繪畫為載體,結合現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天氣預報和天氣監測數據,來驅動中國畫中的靜態元素,使畫中的人物、動物、植物、雲霧、雨雪等內容通過動畫藝術手段,實時反映現實環境中天氣變化狀況,讓「動」找到一種新的表現語境,即把傳統繪畫作品融入當代生活場景中,使傳統繪畫與現代生活發生密切聯繫,創造傳統繪畫和個體交流的新方式,探索數字技術廣泛運用於傳統繪畫的可能性。

數字技術,讓世界更好得了解中國文化!

中國傳統音樂動態紋樣交互呈現——春江花月

《春江花月夜》為中國古典民樂的代表作品,由多個樂段所組成:江樓鐘鼓,月上東山,風回曲水,花影層疊,水深雲際,漁歌唱晚,洄瀾拍岸,欸乃歸舟等,猶如一幅華美的山水長卷,形象地描繪了江南水鄉春江月夜的迷人風光。本視聽交互裝置作品,採用計算機編程及數字投影技術,將隨著音樂而不斷變化的衍生圖形投在絲質掛軸上,將《春江花月夜》這一系列傳統藝術主題視覺化、抽象化和紋樣化,全部圖形都由代碼生成的波爾多圓點(Bordeaux Dots)構成,具有高度的統一性和無限的變化性。

數字技術,讓世界更好得了解中國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遺產VR全景紀錄短片——崇仁古鎮/善璉湖筆

「中國傳統建築人文VR紀錄片」項目以全景拍攝、VR展示技術為支持,對中國傳統建築、人居、文化遺產進行360度全方位的拍攝,實時記錄關於物質、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實體內部全景、事件完整現場、全方位人物活動、社群交流等內容。兩部紀錄片作品分別為《崇仁古鎮》、《善璉湖筆》。《崇仁古鎮》實地記錄了古鎮崇仁現存的明清建築物內部完整空間形態和全方位的人居活動,反映了古鎮的建築遺產和人們日常生活的互動和共存。《善璉湖筆》記錄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湖筆製作技藝」在其發源地善璉鎮的生產場景,表現了這裡的人們是如何為了傳承這項非遺技藝而努力勞作的。VR技術可以輔助製作關於文化遺產的模塊化、互動式數字檔案。同時,文化遺產的保護、修復和展示,也拓展了VR技術的應用場景。

數字技術,讓世界更好得了解中國文化!

中國傳統建築遺產的虛擬修復——張石銘故居

建築文化遺產是文化的物質載體,具有深厚的歷史內涵。但是,其不可移動文物的物質形態並不能充分表達其文化內涵。本作品以江南民居張石銘故居為範本,採用3D iMax和交互技術,設計和研發對應的虛擬模擬系統功能,實現不可移動文物與歷史文化信息的整合、傳遞和活化傳承,提升觀眾參與度與沉浸式體驗。

數字技術,讓世界更好得了解中國文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樂藏天下 的精彩文章:

開先河|國內首次將文物的三維數據運用到數字展陳方向
團河行宮|修復技術無法完全還原,三維建模來彌補這個遺憾!

TAG:樂藏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