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前人栽樹,後人吃樹皮

前人栽樹,後人吃樹皮

原標題:前人栽樹,後人吃樹皮



他是第一個登上《時代》雜誌封面的中國人,被當時的外國人認為是最有可能統一中國的人,他的名字叫吳佩孚。


然而在國內的歷史書上,他卻以另一種方式出名。他是臭名昭著的北洋軍閥,禍國殃民;他是沾滿鮮血的劊子手,在帝國主義支持下血腥鎮壓京漢鐵路大罷工,製造了「二七慘案」。


近年來,隨著越來越多史料的披露和社會輿論的寬鬆,他又出現了兩個不同的角色。


在「歷史修正主義者」眼裡,他為人正直慷慨,頗得下屬的忠心。在中原爭霸失敗之後,他的親兵衛隊還不願離去,跟隨著他顛沛流離,死後更有人出家為僧,替他看陵守墓。他「晚節得保」,面對日軍指揮官土肥原賢二的勸說,毅然拒絕出任漢奸政府的首腦,最終因為一位日本醫生的醫治而不幸身亡,留下千古懸案。


在藝術愛好者眼裡,他又是個「秀才將軍」,書畫雙絕。作品已經頗受市場的追逐與認可。



·吳佩孚的書畫作品


說了這麼多,到底哪個是真實的吳佩孚?要我說,他們都是真實的吳佩孚。完整的了解一個人,最忌諱的就是「臉譜化」,甚至是「定性」。排除了這種那種的偏見,你就會發現歷史真正的趣味。


最近我在重讀白修德的回憶錄,從中發現了另一個吳佩孚——一個園藝愛好者吳佩孚。



·拍照片的時候都要擺上幾盆花


吳佩孚生性喜好花木,他的書畫作品也以梅蘭竹菊松等植物題材為主。

早年在洛陽駐軍的時候,他就在洛陽大興土木,不過建的並不是什麼亭台樓閣,而是大花園。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洛陽「花窟」—西工。



·現為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的西工


西工本是袁世凱在洛陽選定的屯兵場所,洛陽人稱為「西工地」,後來被逐漸簡稱為西工。吳佩孚佔領這個地方後,進行了大規模擴建,而且把洛陽周圍四村八店的花木全部移植到了這裡。


其中吳佩孚尤其喜歡牡丹,他命令各處營房都要種植牡丹,在自己的司令部東側還專門建了一座牡丹園。那裡種植有吳佩孚專門從全國各地搜羅來的牡丹珍貴品種,可謂百花爭艷,所以這個地方就被洛陽人稱為「花窟」。



·經過多次改建他途到現在成為博物館,西工已沒有當年的景象了。


白修德在他的書中留下了一個不起眼的註解,裡面提到:



除了在洛陽種牡丹,吳佩孚還在自己佔領的地盤推廣種樹,但是受制於條件,後來只在鐵路線沿線種上了小樹苗。

吳佩孚後來與張作霖爭霸華北,張作霖失敗後乘火車敗退,沿途只要一有停車的機會,張作霖就會命令部隊下車,把周圍吳佩孚部隊種下的樹苗全部砍掉,以此報復。


在軍閥混戰的民族悲劇史中,你絕想不到還有這樣一段讓人哭笑不得的插曲。


不過事情還沒有結束。


作為1942/43年河南大饑荒的見證者,白修德記錄下了河南人民的悲慘遭遇。沒有食物,眼前一切被認為可以吃的東西都被災民磨成粉吃下。而樹皮和雜草則是其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災民們沿著鐵路線一路逃難,留下了周圍光禿禿的樹榦。




·當年饑荒的影像


而這些樹,很多就是吳佩孚當年種下的。


所謂「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就是吳佩孚自己肯定也沒想到,十幾年前他種下的樹,之後會成為很多災民的救命稻草。

歷史就是這麼神奇,在它的滾滾車輪底下,太多飄搖的粉塵被我們忽略了。有朝一日,忽得機緣巧合,你還是會留下一聲感嘆。


— END —


最後,再次推薦一下白修德的這本回憶錄,值得一讀。



《追尋歷史:一個記者和他的20世紀》


中信出版社·北京


2017年10月


購買鏈接(噹噹正版):



追尋歷史:一個記者和他的20世紀

作者:[美]白修德(Theodore H. White)


噹噹 廣告


購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布魯科夫 的精彩文章:

丟掉的風箏:阿富汗的今昔 | 黑鏡頭

TAG:布魯科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