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黨史博覽】開國大校王根培的故事

【黨史博覽】開國大校王根培的故事

原標題:【黨史博覽】開國大校王根培的故事


來源:個人圖書館


王根培,原名王本哲,1908年3月出生於四川省宣漢縣一區西北鄉五村一個貧農家庭。


1929年,貧困和苛捐雜稅逼死了他的父親和二弟,迫使年幼的他不得不過早地擔負起生活的重擔,為全家人的生存操勞奔波。他曾因交不出苛捐雜稅,兩次被保甲長用鐵鏈套著脖子,囚禁在私設的牢房。1933年紅軍來到他的家鄉,他目睹紅軍打倒軍閥地主,分田地給農民,助農愛民,思想上產生了強烈的革命願望。9月,他滿懷對革命的嚮往、對窮人翻身的追求,毅然參加了紅軍,成為紅四方面軍新兵二連一名戰士。入伍後,在領導幹部的教育和同志們的幫助下,他積極工作,勇敢作戰,進步很快,一個月後就擔任班長,並於同年12月由指導員張榮模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不久,他調七十八團二營六連任排長。在四川,他參加了粉粹敵人對川陝革命根據地的六路圍攻和劉平保衛戰,恩陽河、黃木椏等戰鬥。1935年5月,隨紅四方面軍開始長征。長征途中紅四方面軍與紅一方面軍匯合後,被編人右路軍跟隨毛主席過草地。1936年初隨部隊抗日東征,參加了山西中陽、關山、洪洞的戰鬥和西進中甘肅曲子、懷縣、山城堡等戰鬥。


1937年,他在一一五師六八六團三營任副連長,率隊參加了平型關戰役。1939年,他隨軍進入山東魯南,在師特務團任政治教導員,翌年改任師特務團政委,同年5月編人蘇魯支隊任政治部副主任。這期間,參加了魯南反頑戰役,魯南馬頭、周營、夏鎮杏仁村、峰縣羅家莊等戰鬥。1940年至1941年,率部開闢嶧、滕、沛三縣邊區,打通了湖東湖西的交通線。1941年到1942年,他參與組織指揮了湖西大棠樹殲滅戰以及湖西反掃蕩、反碉堡、反封鎖等戰鬥,為老區人民立下了戰功。從1940年12月起,先後任一一五師教二旅五團副團長、教四旅十一團團長等職。


1945年9月後,歷任冀魯豫第十一軍分區蘇北指揮部指揮長、冀魯豫運西軍分區副司令員、冀魯豫第七軍分區副司令員、冀魯豫第三軍分區司令員。他與地方幹部密切合作,克服部隊武器彈藥缺乏、地方武裝分散等各種困難,堅持鬥爭,保衛抗戰勝利果實。他率部在鄆菏公路都司集伏擊殲滅敵汽車團,並參加指揮華山戰役、臨濮集阻擊戰。後參加淮海、渡江、京滬杭、進軍大西南等戰役,其間任第二野戰軍第五兵團十七軍五十一師副師長。


任貴州省獨山軍分區副司令員、代司令員,貴州省兵役局局長,貴州省民政廳副廳長、黨組書記,貴州省軍區司令部副參謀長,貴州省支前辦公室主任,貴州省政協常委等職。參加了解放貴州,指揮黔南地區的剿匪、支前等工作,對貴州民政事業作出重要貢獻。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同年榮獲三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曾先後當選為貴州省第一、二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省政協第三、四屆委員、常委。1988年7月榮獲二級紅星功勛榮譽章。1991年組織確定享受正軍級待遇。長期艱苦的戰爭歲月,使他積勞成疾,五十年代初在貴州黔南指揮剿匪戰鬥的末期病倒,輾轉貴陽、重慶等地治療無效,最後在北京協和醫院做了兩次手術,取掉7根肋骨,出院後仍以病殘之軀長期堅持工作。1964年組織安排他離職休養,由於發生北部灣事件,中央指示貴州組織進行援越(南)的支前工作,他又服從組織決定擔負起貴州省支前辦公室的主要領導工作,一直工作到1966年身體不能再堅持為止。他離休後,仍然關心黨、國家和軍隊的建設,保持和發揚了老紅軍的光榮傳統。


編輯:趙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達州先鋒 的精彩文章:

【黨史博覽】張開基:人民解放軍中萬源的第一位將軍
【黨史博覽】奮勇殺敵被錢袋救了一命的將軍王文模

TAG:達州先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