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要想生活過得好,精勤修心少不了

要想生活過得好,精勤修心少不了

中觀寶鬘論

學習分享

- 22 -

Q:參加樂園的禪修,裡面說我們的心和念頭在哪兒都找不到,但是對此依然沒有感覺。

可以先跟著上師的引導進行訓練,不斷去觸碰,如果沒有任何感覺,那就只有好好修加行,然後再繼續參加。如果依靠這個禪修還沒有辦法開悟,上師也無法給我們其他可以讓我們開悟的東西。我們只有反覆努力,不斷地修加行。修加行就像是不斷去配鑰匙,直到有一天,我們把前面所有的排列組合都試過,最終找到能夠打開這個空間的鑰匙,我們就能看到一切。所以找不到感覺,不能怪修法,只能怪自己。

Q:有時候冥冥之中的感應,很奇葩。比如,自己正計劃著要做一件事,平時八竿子打不著的人竟然給我打電話:「昨天夢到你準備做一件什麼什麼事……」

其實只要在我們世界出現的,都不叫八竿子打不著,都是我內心的投射。

我們的心中每次出現一些自己覺得不可思議的念頭,我們就可以思維,是自己創造的哪一個因,產生了這樣的一個現象,我們的投影儀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畫面?其實我們要追究的是因,而不是結果。

去年樂園有一位師兄還發了一條朋友圈,開玩笑說自己要去某家公司上班,結果今年這家公司就來找到她,希望她能去做事,對她提出的想法都鼎力支持。是外面有一個人,可以滿足她的每一個想法嗎?其實是她自己的心滿足她自己,除了她的心以外,外面沒有這家公司。我們的福德都是自給自足的,沒有人給我們供應過任何東西。

# 自心投射

Q:有的人天天想發財發不了財,想要找男朋友卻找不到,是不是福德太Low了?

比如說,一個人一直都想找男朋友但卻找不到,另一個人找到一個男朋友,卻天天被家暴,到底哪個更有福報呢?或者這樣說,有兩個天天被丈夫家暴的人,一個就把丈夫殺了,另一個人產生了強烈的出離心,精進修行,得到了解脫。

其實這些我們都說不清的。生活中的一切,都是禍兮福之所倚,福之禍兮所倚。我們所做的每一步,都決定了下一步。我們需要遵循的因果法則當中,有很多緣起。

# 緣 起

Q :比如像《易經》中有一些占卜,還有一些其他的,可以跟我們說怎樣做會更好,那這又是什麼啊?

《易經》中有一些可以占卜的東西,包括剛剛所說的一些冥冥之中的事情,它就是我們的塔中的遊戲規則,告訴我們怎麼往上走。因果法則也是如此。

(聽到這裡,一位學中醫的小姐姐說:「這樣一說,我都不想看《黃帝內經》了。」)

《黃帝內經》,就是讓我們在輪迴中的「五蘊」變得更堅固而已,除了我們內部所產生的幻象外,沒有別的,在我們解脫之前,我們永遠不會知道別的塔所發生的事情。(註:之前的連載中也提到過「塔」這個比喻。每個眾生的相續都像是一座孤獨的塔,從塔尖衝出去,就是解脫,但在此之前,會一直在塔里上上下下不斷循環。這個比喻來源於電影《通天塔》,電影多線講述了三個因無意義溝通而造成的悲劇故事——每個人都在各自的世界裡野蠻生長,誰都無法真正意義上的理解別人。)

只有佛經才能讓我們最終解脫,類似於世間的很多學會,包括我們推崇的《黃帝內經》、《易經》等等,只能讓我們根據提示過得更好,從緣起層面變得更好,但最重要的還是要解脫。

不僅是《黃帝內經》,還有很多東西都是這樣,以前我們學過,一個人在森林裡面被箭射中,我們沒有必要研究箭的材質、年代、來向何方,我們只需要把箭拔出來就可以了。可能在現實生活中,泡茶、插花、製造飛機等等世間學問,這一切的一切,所產生的作用只是讓我們保養輪迴,這些都像是研究箭的結構、材質等無關緊要的問題,和拔箭本身不是一回事。但我們現在最需要的就是拔箭,釋迦牟尼佛告訴了我們「拔箭」的方法,那就是般若加上修加行。

# 福 德

有一些很厲害的醫生,被冠之以神醫的稱號,甚至可以將一些人很嚴重的疾病醫治好。其實,病人有福報遇到神醫,就證明他的相續中有這樣的程序,有專業的補丁可以完善他的肉身,讓他可以更好地在這世間生活。如果是一個修行人治好了病,可以讓他的修行無有障礙,這些都來自於福德。可是,如果不去積累福德,就會有享盡的那一天。

所以,每每在享受別人的照顧時,平台君都會誠惶誠恐,因為這就是從我們的生命中扣分,在以自己看不到的速度往下墮。所以,我們必須要不斷去積累福德,否則,這個夢就會做得越來越不漂亮。

有時候,當我們走出自己的瓶頸有所進步,我們身邊的對境也會隨著我們心的改變而發生改變,當然,是往好的方向進行改變。當我們覺得家人沒有按照我們自己的想法改變,我們在他們的耳根前反覆念叨,所謂的「弘揚佛法」,可能也只會讓他們離我們更遠。因此,我們與其去改變外面的家人、朋友,不如改變我們自己的心,他們都是我們的因緣創造的。

當我們遇人不淑時,不要抱怨,我們沒有遇到過任何人,只是我們創造的熒幕不好看,我們要做的,就是修膠片。看到沒,作為佛教徒的自我修養,就是要成為「修圖」大師,什麼Photoshop、美圖秀秀統統上,快快修美我們的心。

當我們覺得外面的人沒有那麼討厭時,自己也會變得開心,因為知道自己所有的負能量都是自我折磨,所以面對那些不太喜歡的人,自己似乎也有點喜歡他們了。

Q:既然這一切本身就是遊戲,那麼成佛的又是誰?

從來就沒有人成佛,但是世俗諦有一個相續的痛苦會消失。成佛不會讓我們得到什麼,成佛就是消除了痛苦、執著、糾結、爾虞我詐等各種各樣的東西,但並沒有一個我們的意識可以感知到的結果,這就是解脫。這不是一種境界,也不是一種相,在我們從塔中爬出去以前,根本不知道塔是假的,可一旦爬出去,會發現什麼都木有,但我們卻必須爬出去,否則就會不斷輪迴,痛苦循環。

《心經》裡面講:「無智亦無得。」既沒有智慧也沒有得到,但這就是佛。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先堅信這一點,相信最後會消除執著,但並不是一種斷滅。我們現在所能想像出來的佛的境界,都不是佛的境界,因為那是遠離一切語言和思維的,只有到了佛地我們才能知道到底是什麼樣的情況,所以我們還需要不斷去努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靜怡苑?心靈樂園 的精彩文章:

致年輕而焦慮的我們:喪一下沒關係,活著挺過去
薩嘎月最後一天放生通知,抓緊殊勝日的尾巴,行持善法

TAG:靜怡苑?心靈樂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