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山海經地理坐標:崑崙和斟灌之墟

山海經地理坐標:崑崙和斟灌之墟

關於崑崙與埃及金字塔的聯繫,很早前就有多人做過猜想。羅法老把這個猜想向前推進了一步,把崑崙與吉薩胡夫金字塔聯繫了起來,並對「昆」和「侖」字進行初步了猜想。筆者基於此,詳細考察了古王國第四王朝胡夫法老的橢圓圈名、荷魯斯名和兩女神名,以及胡夫的家族關係,準確驗證出胡夫名字就是「昆吾」,而古埃及法老金字塔前必有神道和靠近尼羅河的河谷祭祀廟。這一組墓葬祭祀建築群就是「侖」字原型。再結合《山海經》等典籍關於崑崙位置的地理描述,從而把「猜想」升級為「發現」,最終通過文字考證和古埃及文物和歷史對比,實現對崑崙的驗證和確證。

(侖字原型,無與倫比)

筆者繼續考證胡夫家族確實就是中國典籍記載的昆吾氏家族,昆吾是己姓起源,他的幾個繼任者的名字分別是董、蘇、溫、顧等。胡夫的父親斯尼夫魯就是昆吾的爸爸陸終,胡夫的母親海特裴莉斯一世就是昆吾的母親女饋。從而,從家族世繫上更一步驗證和確證了胡夫就是昆吾!

筆者後來又通過斟灌之墟考證,「發現」了帝王谷的地形就是「虛」的字形。

在埃及第一中間期之後,重新統一埃及、建立中王國的曼圖霍特普二世就是夏國王斟灌氏。他的墓葬在底比斯卡爾納克神廟對面的達爾?巴赫里(Deir el-Bahri)。達爾?巴赫里位於帝王谷入口附近,背靠帝王谷金字塔主峰,三面環山,貼近卡爾納克神廟到帝王谷入口處的中軸線。曼圖霍特普二世最雄心勃勃和具有創新的建築工程是他的大型祭祀神廟。此即《竹書紀年》記載的和帝丘(底比斯)在一起的「斟灌之墟」。在第十九世紀早期,曼圖霍特普二世神廟完全被碎片覆蓋,直到1859年,該神廟的多廊柱大殿才被挖掘發現。1898年,曼圖霍特普二世戴紅冠的黑色坐姿雕像在該地被挖掘出。與古王國祭祀神廟類似,曼圖霍特普二世神廟也是由兩個神廟組成,其中一個是接近尼羅河谷耕地的山谷寺。在山谷寺和高地祭祀廟宇之間有一條1.2千米長的堤道相連。堤道兩邊是很寬廣的庭院。高地的祭祀神廟前面部分是獻給戰神孟圖-拉(Monthu-Ra),這是太陽神拉和底比斯地方神祗孟圖合併的神祗。沿著廟宇中心軸線有斜坡通向上層露台,這個斜坡今天仍然可見。在祭祀神廟核心的後面部分有一個開放庭院和一個獻給阿蒙-拉(Amun-Ra)的八角形柱子支撐的大殿,這也是被神話國王的朝拜祭祀中心。大殿直接切入進後面的懸崖。在開放庭院的中心有一個通往地下大型墓室的150米長地道,考古學家在這個部分發現了六個辛努塞爾特三世的雕像,前面已看到辛努塞爾特三世雕像腰前系有蔽膝。地道通往的墓室無疑是屬於國王的,墓室牆壁內襯紅色花崗岩,有個尖頂。墓室地上有一個木棺和軟膏船腐朽後留下的痕迹。大部分陪葬品已經被盜,發現的物品還有一個權杖、幾隻箭,以及幾個船、糧倉和麵包房模型。糧倉和房屋模型與中國漢代陶器模型類似。

(斟灌之墟地基遺址)

(曼圖霍特普二世)

這個神廟的許多創新標誌著與古王國時代金字塔建築群模式(侖)的決裂。並預示了新王國時代「百萬年神廟」(Temples of Millions of Years)的出現,因此曼圖霍特普二世神廟是550年後哈特謝普蘇特和圖特摩斯三世神廟修建的主要靈感來源。然而這個神廟的最意義深遠的創新不在建築方面而是在宗教方面。首先,國王不再作為獻祭供品的接受人,而是扮演向神祗阿蒙-瑞獻供的角色,這是觀念轉變的最早神廟。保存下來的浮雕顯示被神話的國王被上下埃及的主要神祗奈赫貝特、瓦吉特、荷魯斯、賽特所包圍。神祗們向國王獻棕櫚樹枝。在古王國時代,國王是金字塔建築群的主人,但現在國王被降格為依賴於神祗祝願的人間統治者,國王的不朽不再是與生俱來,而是依賴神祗們的授予。第二,廟宇把國王等同於歐里西斯,廟宇的裝飾和皇室雕像在強調去世的法老是歐西里斯。這也是後來許多法老陪葬雕像的觀念表現。歐西里斯本來也是底比斯的一個地方神祗,從第五王朝開始興起歐西里斯崇拜,從第十一王朝和之後,歐西里斯崇拜越來越重要。第三,廟宇的裝飾是底比斯本地藝術工匠們的作品,人物有大嘴唇和大眼睛,清瘦身體,是這個廟宇的主流藝術形式。與此對比,曼圖霍特普二世妻子的小房子(道門)則是由孟菲斯工匠們完成,體現的是古王國時期的習慣和標準。這一藝術風格的分裂在整個第一中間期也有觀察到,這也是埃及政治分裂的體現。每年底比斯的「美麗山谷節」(寒食節原型),阿蒙雕像坐在聖船上都要巡遊底比斯西岸的諸法老神廟,而曼圖霍特普二世神廟則成了最後的目的地。

(斟灌之墟地面和地下部分示意圖)

曼圖霍特普二世(斟灌)的業績和英名在後世埃及人的心目中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他仍被視為古埃及最有影響的法老之一。第十八王朝早期的國王們特別是阿蒙霍特普一世(夏國王帝宇)把自己視為曼圖霍特普二世的繼承人,因為他繼位之時,埃及剛剛擺脫了喜克索斯人的統治而重新復國。新王國真正奠基認圖特摩斯一世(夏國王帝杼),則在斟灌之墟背靠的山峰背後山谷里開始挖掘岩石墓室,以後新王國時期帝王紛紛效仿,在帝王谷中挖掘墓室作為自己埋葬地。第十八王朝女王哈特謝普蘇特(夏國王帝芬)為了表示對曼圖霍特普二世的尊敬,在盧克索(底比斯)西岸達爾?巴赫里(Deir el-Bahri)的曼圖霍特普二世的神廟旁邊修建了一座氣勢恢宏的神廟,這座神廟的內部結構如牆壁上的浮雕、繪畫甚至內容皆效仿於曼圖霍特普二世的那座神廟。哈特謝普蘇特神廟與第十一王朝曼圖霍特普二世祭祀神廟緊挨在一起。哈特謝普蘇特神廟依山崖谷地,背後緊貼陡峭的山崖,呈階梯狀三層露台,大約有30米高。露台通過長長的斜坡鏈接。其中第三層與懸崖連為一體。極為宏偉壯麗,被稱為「古埃及無與倫比的古迹」。《發現夏朝》考證哈特謝普蘇特神廟就是帝芬修建的圜土。

(帝芬的雕像和名字)

(哈特謝普蘇特神廟---圜土,左是斟灌之墟)

(斟灌之墟和帝芬神廟全景,左側為貴族谷)

雖然曼圖霍特普(斟灌)的神廟被作為參照模型,然而兩個建築結構在許多方面顯著不同。不同於曼圖霍特普神廟的中心結構模式,哈特謝普蘇特神廟採用了很長的廊柱露台。多層的哈特謝普蘇特神廟採用了經典的底比斯建築形式,有塔門、庭院、多柱大廳、禮拜堂和聖殿等。該地發生過恐怖分子大屠殺事件。1997年11月17日上午10時左右,在這個神廟的入口處,6名藏身在山洞中的阿拉伯原教旨主義分子衝下山,端著衝鋒槍向遊客瘋狂掃射,當場有62人被打死,多數是外國遊客,20多人受傷。兇手在駕車逃跑的途中與聞訊趕趕來的警察展開槍戰,被全部擊斃。

(帝芬神廟布局)

《竹書紀年》記「(帝芬)三十六年,作圜土。」在中國過去解釋中,多把「圜(huán)土」解釋成監獄。《周禮》記載,西周設「司圜」之職,《周禮.秋官.大司寇》載:「以圜土聚罷民。」這被後人解讀為夏朝實行「圜土之制」,以關押犯人並監督其勞役。圜的本意是環繞。從圜的字形來看,與哈特謝普蘇特神廟很相似。圜字圓圈裡上面的「四」字形應是第三層露台廊柱的象形,下面似乎有斜坡和露台象形符號。可以判斷《竹書紀年》記載的帝芬做圜土正是哈特謝普蘇特修建她的祭祀神廟,有可能使用了一些犯人參與勞動。《周禮》記載的「以圜土聚罷民」或應解讀為「聚集罷民修建圜土」。其後圜土或成了宗廟建築的指稱。

(斟灌之墟和芬神廟,北側視角)

哈特謝普蘇特神廟底層露台最後邊左側的石廊柱上繪有把方尖碑從阿斯旺採石場運往底比斯的情景,右側的石廊柱上繪有捕鳥的場景。連接第一層和第二層露台的斜坡有200米長。在第二層露台最後邊,最左側是哈索爾禮拜堂(Chapel of Hathor),這也是一個多柱大廳,描繪有母牛形象的哈索爾正在給女王餵奶的浮雕。哈索爾禮拜堂的隔壁是朋特廊柱(Punt Colonnade),上面有許多與朋特有關的浮雕。斜坡右側是北邊廊柱(North Colonnade),有女王出生故事浮雕,描繪她是「阿蒙神之女」。最右側即北邊廊柱的隔壁,是阿努比斯禮拜堂(Chapel of Anbuis),該殿壁畫顏色仍然艷麗,描繪哈特謝普蘇特與阿蒙、拉、阿努比斯、哈索爾等神祗在一起的情景。連接第二層和第三層露台的斜坡兩邊起點有兩個荷魯斯鹰鵰像。在第三層前面是個廊柱廳,每根廊柱前都有一尊哈特謝普蘇特雕像,女王頭戴雙冠,雙手交叉握連枷、彎鉤與安卡複合的權杖,是歐西里斯造型雕像。現在保存下來的還有八尊女王雕像。第三層露台的中間部分是阿蒙庭院。

(帝芬的歐西里斯造型雕像)

(帝芬神廟-圜土)

從第三層露台向底比斯看,哈特謝普蘇特神廟中軸線基本與卡爾納克神廟中軸線重合。可以看到對岸卡爾納克神廟前的方尖碑。

(帝芬神廟前的斜坡道)

圖特摩斯一世統治時期,啟動了許多偉大工程的建設,包括許多廟宇,和第一個在帝王谷開挖的陵墓。但是他最偉大的工程是在建築師伊涅尼(Ineni)監督之下,大規模擴建卡爾納克神廟。卡爾納克神廟也是底比斯最為古老的廟宇,該神廟經很長時間陸續建造起來。底比斯阿蒙神廟始建於中王國第十二王朝辛奴塞爾特一世(元康)時期,新王國時期開始大規模擴建,至希臘人統治結束。新王國第十八王朝時期大加擴建,這個王朝的幾乎每一位法老向這個神廟增加一些東西,第十九、二十王朝又續有增修。到新王國末期,它已擁有10座門樓(古埃及一般廟宇僅有1座門樓),各座門樓又有相應的柱廳或庭院。全廟平面略呈梯形,主殿按東西軸向布置,先後重疊門樓6座,又從中心向南分支,另列門樓4座。主殿有十分壯觀的柱子,柱身和牆壁上滿是雕刻和象形文字銘文,著名的有《圖特摩斯三世年代記》、拉美西斯二世有關卡迭石戰役情況,為歷史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實物資料。

(卡爾納克神廟第一塔門)

(美麗山谷節期間,祭壇抬聖船到對岸法老們的祭祀廟遊行,剛走出卡爾納克神廟3D畫像)

第十九王朝時期擴建的卡爾納克聖殿因為其浩大的規模而揚名世界,其尺寸和數字都是驚人的。它是地球上最大的用柱子支撐的聖殿,佔地超過半個曼哈頓城區。卡爾納克聖殿的大柱廳(The Great Hypostyle Hall),約5000多平方米,廳內豎有134根石柱,分16行排列,中央兩排特別粗大,每根高達21米,直徑3.57米,柱頭為開放的紙莎草花形狀,可容納100個人在上面站立。整座大廳用如此密集的粗柱創造出一種震撼人心的效果。殿內石柱有如原始森林,僅以中部與兩旁屋面高差形成的高側窗採光。

(卡爾納克神廟多柱大殿)

再回到「虛」字問題上,虛下面實際有個「丘」字形,甲骨文和金文的「丘」就是兩個金字塔或墓葬象形。

虛:, 求:

所以「虛」下面的「丘」就是特指達爾?巴赫里的金字塔形的斟灌之墟和帝芬神廟。而上面部分則是指帝王谷周邊山形。尤其是斟灌之墟和帝芬神廟背靠山崖上的八字形兩撇,至少歷經4000年保存到現在,惟妙惟肖!

筆者有一次與國家博物館的一位老師交流,他當即打開筆記本上的谷哥地圖,找到帝王谷,進行比對。經過旋轉拉低視角,就呈現出「虛」的字形。看過之後,他說:「這晚上要睡不著覺了!這事情牽扯太大了!」隨後,又討論了古人是否能完整看到這個形狀,筆者認為河對岸有卡爾納克神廟,其塔門有幾十米高,站在塔門上可以看到對岸的地形。或者在豎起方尖碑時,或者再結合實地地形勘察,是完全能夠描繪出「虛」這個形狀的。

所以,崑崙對應胡夫金字塔,和斟灌之墟對應帝王谷(中國記載帝丘),這就找到了夏朝所在地和《山海經》中記載崑崙的準確地標。打開了解讀《山海經》地理的大門。筆者在考證崑崙過程中,趙自強先生曾在兵策儒劍博客反對崑崙是胡夫金字塔的說法,他認為崑崙是非洲的乞力馬扎羅山或火山。筆者回復趙自強先生評論後,他在新浪博客上於2012-01-17日發布一篇博文,再次就崑崙問題與筆者辯論:《崑崙指金字塔嗎——答兵策儒劍問》_趙自強_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0ed2760102dvkw.html ,筆者當時回復說:

其他問題分歧不大。可能主要在崑崙問題上。可能存在一個廣義的崑崙和一個狹義的崑崙。而狹義的崑崙主要指崑崙之丘和崑崙之虛。根據古籍描述崑崙之丘地基應為四方的。該如何理解? 至於廣義的崑崙是否存在,以及何指,說崑崙是泛指火山,目前我感覺可能還需要更多的證據。

有不少人對崑崙、昆崙山、崑崙丘、崑崙虛等這些概念仍然不清,現在再次總結筆者考證結果如下:

丘:是兩個金字塔象形,最初是指薩卡拉墓葬區,即商丘。

虛:帝王谷象形,最初就是指帝王谷墓葬區。虛下的丘,特指斟灌墓廟塔和帝芬神廟。

丘和虛都表示墓葬,後來演變為通用指墓葬。

侖:埃及法老金字塔和神廟等祭祀建築群合稱。

崑崙:特指胡夫金字塔祭祀建築群。類似有溫侖(孟卡拉金字塔)、蘇侖(哈夫拉金字塔)。

崑崙丘和崑崙虛:意思與崑崙等同,都是指胡夫金字塔墓葬。

陵:最初是吉薩三大金字塔墓葬區的平面布局。

昆崙山:特指連成山形的吉薩三大金字塔。(參考附後夏朝地圖)

崑崙最終考證成功,有多人的貢獻。然而有人企圖據為己有,甚至有人妄稱考證崑崙只有一人,就是他。2016-03-02日,為阻止某人企圖對崑崙考證的抄襲,筆者又在新浪博客上發布了關於崑崙考證過程的來源去脈:侖字原型與崑崙虛考證過程_兵策儒劍_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4e1c6f0102w163.html 。這篇文章提供了大量信息,有的人看到後,以為找到了破解《山海經》的法寶。然則,迄今為止,所謂破解或解讀《山海經》書籍早已經成百上千,基本上沒有靠譜的。筆者唯有看過王紅旗先生文章後,雖然不認同他的結論,但是他科學治學方法和態度,包括周檔案館丟失的考證,都是非常欣賞的。沒有科學方法論和艱苦的考證,企圖投機取巧或抄襲,即使有了崑崙和斟灌之墟這兩個地標,也是惘然!

註:本文中斟灌之墟部分內容,筆者2015年就已完成,並寫進《鷹蛇之夏》全本里,存於國家著作權登記局。《發現夏朝》精華本不能盡收。現在發佈於微信號,以饗讀者。本文對所有公眾號開放轉載。

(古埃及船欣賞: Egyptian tomb painting from 1450 BCE)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鷹蛇之夏 的精彩文章:

TAG:鷹蛇之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