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攻破太平天國後,曾國藩在南京刻石記功,碑文至今讓人深思

攻破太平天國後,曾國藩在南京刻石記功,碑文至今讓人深思

1840年後,曾經不屑一顧的英吉利外夷,仗著船堅炮利,把皇帝的家天下打得七零八落,賠了幾千萬兩白銀、丟了很多顏面才保住了龍椅,大清逐漸從天朝上國的美夢中清醒過來。與此同時,偏遠的廣西正在遭受連年旱災,許多貧農的生活已經難以為繼了,所以當對外賠款攤派到他們頭上時,一場暴風雨已經有了雛形。

距離廣西不遠的另一個地方,廣東花縣,一個名叫洪秀全的人已經落榜好幾次了,雖然他從小就被當作村裡的「神童」,必定大有作為,但卻在科舉考試的路上,一直名落孫山,「學而優則仕」的道路與他無緣。然而,多次落榜打擊後,洪秀全大病一場之後,冥冥之中有了「大徹大悟」,不再參加科舉了,而是在夢裡恍恍惚惚地聽到了上帝的召喚,從此走上了宣揚「拜上帝教」的道路。

在洪秀全看來,天下為公、世間男女都是兄弟姊妹,而清朝皇帝及其附庸都是「妖」,這就是拜上帝教。由此可見,洪秀全起了反清的念頭,也找到了反清的「武器」。於是,當貧困、遭災的廣西遇上「拜上帝教」時,暴風雨遽然而至,很快就聚集了成千上萬的教徒,形成了一支能與清朝分庭抗禮的力量。

與洪秀全的經歷有些相似,出生湖南湘陰的曾國藩也多次科舉落第,卻一直埋頭苦讀,總算勉強考取了功名,於是,他倆走上了完全不一樣的道路。起初,曾國藩也沒有四兩撥千斤的力挽狂瀾之術,但是食君俸祿,替君分憂。入關數百年後,八旗兵和綠林兵已經承平太久,基本失去了戰鬥力。咸豐元年,尚在湖南老家丁憂的曾國藩奉旨辦團練,練湘軍,阻擊正在蔓延的太平天國。

於是,太平天國的主要對手——湘軍,粉墨登場了。曾國藩本是文人出身,對於兵家之事,想必並不是很擅長,同儕及後人都說他喜歡「打呆仗」,大多數時候都是深挖壕、圍困堅守、慢慢蠶食。但在石達開、李秀成、陳玉成等好野戰的太平軍看來,曾國藩雖然治兵有方,但畢竟用兵不靈活。

在與太平軍對峙的前期,曾國藩第一次親自率領兩千湘軍出征,攻打駐守在靖港的幾百太平軍,結果大敗而歸,不但損兵折將,連自己的羞辱得多次投水尋死。這一仗,雖然有順風等自然因素的阻擾,但曾國藩也明白了「太平軍絕非烏合之眾」。後來,在與太平軍短兵相接的十餘年裡,曾國藩還遇到了很多絕望的時刻,比如被困在江西,門客紛紛棄之而去,部將李續賓等人相繼戰死……

曾國荃

歷經千辛萬苦之後,一路死磕太平天國的曾國藩,似乎得到了上天的垂憐。首先是太平天國管理層的內訌,東王楊秀清跋扈爭權、北王韋昌輝也是乖戾、石達開雖然義字當先,卻也制止不了權力的爭奪,只得遠離京師。太平天國的天京城,逐漸空虛了。

不久之後,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荃率軍圍困天京城,雖然太平軍將領李秀成率十萬之眾反擊,卻被曾國荃頂住了。三年之後,曾國荃通過地道掘進的辦法,炸毀了天京城牆,至此太平天國崩潰。後來,曾國藩在城破之處,刻石立碑,碑文曰「道光三十年,廣西賊首洪秀全等作亂,咸豐三年二月十日陷我金陵,復為偽都,官軍圍攻八年不克。十年閏三月,師潰賊勢益張,有眾三百萬,擾亂十又六省。同治元年五月,浙江巡撫臣曾國荃率師進攻金陵,三年六月十六日於鐘山之麓用地道克之,是歲十月修治缺口,工俊刻石以識其處,銘曰:『窮天下力復此金湯,苦哉,將士來者勿忘!』曾國藩記並書。」在碑文中,曾國藩詳細記敘了太平天國興衰,而一句「窮天下力復此金湯,苦哉,將士來者勿忘」讓人再也分不清誰對誰錯,只是知道「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罷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咖啡館說史 的精彩文章:

此人是民國實力最強的軍閥,日本公認最難對付的人,曾經當過土匪
古代針對女性的三種特殊刑罰,最後一種延續至今,老實男人最常用

TAG:咖啡館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