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乾隆·粉彩、價值百萬

乾隆·粉彩、價值百萬

粉彩瓷創燒於清代康熙晚期。它是在康熙五彩瓷基礎上,受琺琅彩製作工藝影響而發明的一種釉上彩工藝,由於色調淡雅和有粉潤之美,故而稱為「粉彩」。粉彩的主要原料和施彩方法都是外來的,製作時,在燒好的素瓷上以玻璃白打底,用國畫技法以彩繪畫紋樣,然後用低溫爐火燒烤而成,當時的粉彩器均由景德鎮窯燒造。

乾隆時期的瓷器,無論是青花、鬥彩、粉彩、洋彩以及仿生瓷都極為別緻。粉彩是乾隆彩瓷的主流,往往集壓印、剔劃、繪畫、開光、色釉、鏤空、堆塑、描金等多種裝飾技法於一件器物上。

應該說乾隆時期的粉彩既有繼承了雍正時期的瓷器裝飾雅靜的風格,也有重色濃彩、錦上添花之作。從瓷器的裝飾風格中,我們不難看出雍正粉彩瓷器的裝飾遺風。

另外,清宮內務府造辦處乾隆時記事檔中記載了許多乾隆時景德鎮御廠為宮廷制瓷的史實,乾隆帝偏愛茂美芬華之飾,對有些粉彩器物的用途、型體、花紋的要求常有御旨,製作前要有畫樣或木樣,審查後才能正式燒制。

器物的款識或有或無,寫什麼樣的款識以及配合紋飾的詩句等都須經過乾隆皇帝的批准。當時的督窯官唐英一方面按皇帝的旨意製作精美的宮廷用瓷,另一方面,在保留前代精華的基礎上,還吸收了一些西洋的工藝技法,創造出許多新穎的粉彩瓷器。

彩是釉上彩品種之一,也叫「軟彩」。其借鑒了中國畫中的用粉及渲染技法,色彩豐富,色調淡雅柔和。這種瓷器的色彩豐富、精美,很快獲得了清代王公貴族們的青睞,其中以官窯粉彩瓷器最受藏家的青睞。

整體布局層次豐富,疏密得宜。色彩濃淡深淺變化雅緻,粉彩是乾隆時期由鬥彩演化而來的創新品種,繪畫工藝複雜,燒制難度極高,但燒造出來的瓷器色彩表現力更加豐富多彩,因而深受乾隆皇帝的喜愛。此瓶不僅形制優雅,富麗堂皇,畫工和色彩更是出類拔萃,代表了乾隆時期御用觀賞瓷器瓶的最高工藝水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董古籍交流 的精彩文章:

TAG:古董古籍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