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遼金時代大批順義百姓被掠走,明初順義縣僅剩四、五千口人

遼金時代大批順義百姓被掠走,明初順義縣僅剩四、五千口人

中華文化歷史悠久,影響廣泛,是世界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我們順義人更有義務、有責任把順義祖先創造的燦爛輝煌的文化繼承下來,發揚光大!

順義在線將為您整理髮生在順義大地上的那些傳說或歷史,盡請持續關注!

遼金時代大批順義百姓被掠走,明初順義縣僅剩四、五千口人

遼金時代大批順義百姓被掠走,明初順義縣僅剩四、五千口人

遼金時代,大批順義百姓被掠走到東北草原。元末明初,由於長期戰亂,百姓背井離鄉,順義全縣只剩下1100戶,四、五千口人。

明代洪武六年至永樂十五年(1373-1417年),朱元璋、朱棣兩代皇帝40多年間,從山西移民達八九十萬人之多。

遼金時代大批順義百姓被掠走,明初順義縣僅剩四、五千口人

其中絕大多數,包括北京地區從太原、平陽二府,澤、潞、遼、沁、汾五州遷出的移民,在遷出之前,大都集中到山西汾河東岸洪洞縣城北廣濟寺的大槐樹下集中編隊。

廣濟寺駐有朝廷派員,給移民登記造冊,發放憑照川資,然後由兵士押解,送到遷入州縣。

順義接收的山西移民多為1404年至1405年的兩次大批移民,組成新的村莊,不少是按原山西省的州縣定為村名,如夏縣營、河津營、稷山營、洪洞營、忻州營、東西降州營;也有按地形地物定名的,如板橋、去碑營;還有按姓氏和技藝特點定名的村莊,如趙姓多的會拳法的定名為趙拳營村,等等。

還有的為讓子孫不忘祖先原藉,就在門口種棵「安家槐」。洪洞移民起到鞏固新的封建政權的作用,對發展經濟,政治穩定,均衡人口,融合文化藝術以及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也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遼金時代大批順義百姓被掠走,明初順義縣僅剩四、五千口人

洪洞大槐樹

【延伸史話】

明初,朱元璋為了發展農業生產,採取以下措施:

一、徙富民,抑豪強。

朱元璋於1367年遷徙蘇州富農到濠州。1370年又遷徙蘇、松嘉湖等地富民5300戶到鳳陽。後又遷徙富民5300戶到南京,淅江等九省布政司及應天十八府州田滿七頃以上的富民共1.43萬戶到南京,讓這些富民各分修南京城和上海城。

二、移民屯田,獎勵開墾。

1370年朱元璋下令凡州縣人民開墾荒田,無論有無原主,都歸墾荒人所有,作為永業;還讓地方官散發耕牛種籽,超額開墾的不得收稅。

1371年徙沙漠遺民3.28萬戶在北平屯田,置屯於大興、宛平、良鄉、固安包括順義等縣258處。

1388年又把山西澤、路二州無地農民遷徙到河北閑曠地區開墾,後又遷徙浙江、山西移民到安徽、山東、北平等地,對這些移民,朝廷給以耕牛、種籽和路費,刺激了農民生產積極性。

三、減免賦稅。

四、解放奴隸。

朱元璋即位後,立即下了解放奴隸的命令,凡為奴隸者即日放還。

五、興修水利。

六、鼓勵種植經濟作物。

朱元璋下令要裁種桑麻和木棉以解決衣著問題,凡種桑麻者四年免稅;朱元璋的這一系列措施,使明初的封建經濟得到定的發展。

———— / END /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