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個崇明島為何上海和江蘇共管?原來有這樣的歷史原因

一個崇明島為何上海和江蘇共管?原來有這樣的歷史原因

在長江入海口處,有一個島嶼,是長江三角洲的沖積島嶼,是和台灣島、海南島並稱的中國三大島嶼之一,就是崇明島。由於長江泥沙的沖積作用,崇明島每年還會增加5平方公里土地。

熟悉中國地理的人知道崇明島是上海市的管轄範圍,還專門設立了崇明區。不過細心的人會發現,崇明島在北邊有一小部分屬於江蘇省南通市。明明是一個島為啥分到兩個省市共管呢?這其中其實是有歷史原因的。

由於是沖積形成的島嶼,並不是自古以來就存在的。崇明島的前身只是兩個沙洲,在唐朝時期才出現的,被稱為東沙、西沙,相隔70餘里。在今後的近千年里,由於沖積作用,又陸續出現了十多個沙洲,被冠以各種各樣的名字,大多以最先上沙洲居住的居民姓氏命名。

到了元、明兩個朝代,河沙沖積的速度越來越快,數十個沙洲又從河裡冒出。直到1644年左右(明末清初),這些沙洲連在一起,形成了一個長200里、寬40里的島嶼。

當然,河流沖積的作用仍在繼續,在崇明島周圍仍不斷有沙洲湧出,到了清朝末年,在島周邊又形成了60餘處沙洲,也基本形成了現在的局面。

在1958年以前,崇明島是屬於江蘇省管轄的,後來,原本屬於江蘇的嘉定、寶山等地區劃入上海,崇明島一起也被划到上海。而沙洲中兩個比較大的永隆沙和興隆沙,和崇明島的主體區域相距較遠,而據江蘇省較近,因此留在江蘇省南通市。

結果,隨著沖積作用的不斷增強,永隆沙和興隆沙繼續增長,還有啟東、海門兩地不斷的填海圍墾,永隆沙和興隆沙逐漸向崇明島靠攏,最終連成了一體。後來根據填海的情況,對部分地區的行政區划進行了劃分,最終形成了現在的管轄局面。

而關於崇明島名稱的來歷還有一個傳說。東晉末年,孫恩農民起義失敗後,起義軍的竹筏漂浮到了長江口,阻礙了泥沙,形成了沙嘴,隨著江水潮漲潮落,若隱若現,當時的人們認為河中的那個東西既"鬼鬼祟祟"、又"明明顯顯",於是便給它起了名字叫"祟明"。後來在沙嘴成為沙洲之後,不再"鬼鬼祟祟"了,所以改為了"崇明島"。

按照當前的沖積速度,再過50年,崇明島將和屬於江蘇的北岸接壤,由島嶼成為一個半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此木曰 的精彩文章:

日本竟然用這個賑災,馬里亞納海溝異響月余,可能預示歷史重演

TAG:此木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