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 · 畢業一年的你,在過著什麼樣的生活?
「除了野心,還有時間。」
▼
畢業一年的你,在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呢?
我這幾天在上海租房,簡直是焦頭爛額,市區的房源很緊張,看完一套房子猶豫一小會兒,可能它就被別人租走了。中介說沒辦法,租房都是爭分奪秒,用搶的。
我的預算是五六千,也沒有很低吧,但好房子還是租不起。經常有人指責我,說你的文章怎麼老是寫錢錢錢,錢對你來說那麼重要嗎?我只想說,朋友,來上海看看,我這幾天看到的所有非常滿意的,想馬上就住進去的房子,都是八九千起步。
我寫過,別的城市可能會讓你覺得「怎樣都很好」,但上海會讓你覺得「還是有錢最好」。
我下午就看到一套方方面面都很好的房子,房東報出的最低價都遠遠超過了我的預算,他說不能再低了,一分錢一分貨。在那套連刷牆的油漆都是高價進口品牌的房子里,我很理解,用力地點頭。
這個房東是典型的上海精英,知名985的王牌專業畢業,做建築投資生意,雲淡風輕地跟我們說他有三套房在出租,兩套一室的,一套兩室的,自己住著一個十萬一平的小區里的...200平的房子。
這種時候真的......想問自己一句要奮鬥幾輩子才能擁有這樣的人生。
不,真的不是攀比,而是,當你直面差距的時候,它就是有那麼震撼。
▼
我十八九歲的時候非常窮,又在上海念書,很害怕自己以後過得貧困潦倒,就是那種20塊的奶茶都不敢買的生活,所以我真的早早就想著——要掙錢、要掙錢、要掙錢。
更別說當時我有個非常有錢的室友,大一的時候隨手買的包夠我一個月的生活費,我不嫉妒她,但為之自卑。
我真的是為了不那麼害怕和自卑才愛錢的。
但——怎麼講呢,我後來發現,掙錢是需要天賦的。
有人去social幾次就能大抵摸清一個行業的規律,什麼位置最掙錢,什麼時機最掙錢,頭腦太好用了,我越來越覺得這種洞察是天生的。而有人呢,得摸爬滾打好幾年才知道,「噢,原來這樣是掙不到錢的」,再慢吞吞想著改變,會好一點點,但...跟真正會掙錢的,沒法比。
我絕對沒有看不起誰的意思,事實是我本人就是後者,我一直想拿存款搞點投資,我朋友對此給出的評價是:「算了吧,到你知道什麼東西掙錢的時候,全世界都知道了,你還掙個屁。」
所以我確定我還會過很久很久的,「眼高手低」的生活,就是,慾望永遠比現實高出那麼一截的生活,你有時候覺得慾望很近很近,伸手就夠得到,真伸手了才發現,它又不動聲色地往高處挪了一點點。
我都習慣了。大一的時候我買衣服只能指望網購,翻十多頁淘最便宜的,到了大三我終於可以逛商場買那些永遠不打折的衣服了,但像港匯這樣的是逛不起的,後來我逛得起港匯了,又忍不住在找房的時候對朋友皺眉頭,問他那種租著月租十多萬的,五室五廳的房子的人,究竟過著什麼樣的人生。
「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力」是一句非常殘酷卻非常寫實的流行語。
▼
我發現眼高手低簡直就是人生的常態,給個應景的比喻,你最喜歡的房子永遠是你租不起的那一個。
和愛而不得一樣。我們告訴自己要愛萬人迷就得跟他勢均力敵,其實要過上喜歡的生活也是如此,你得配得上,過得起,還沒有那種資本就開始憧憬那種生活,就像醜小鴨伸長脖子等待被分到一個高甜瑪麗蘇的劇本。
不過憧憬是好事情。而我們需要交給自己的,除了野心,還有時間。
我以前覺得自己20出頭了還一身便宜的東西不ok。後來倒是很樂意跟人說我買了件三十幾塊的上衣還蠻好看的。
我的朋友們也是,可以理直氣壯地跟我說之前穿著一件二十塊的背心過了大半個夏天,或者「八塊錢一瓶的礦泉水究竟都有誰在喝,我就喝不起」。
因為,在20出頭的年紀,沒錢本來就是正常的啊。甚至一無所有也是正常的。
太正常了,壓根不需要覺得它是一件事兒。
我現在就很坦然,反正我永遠都追不到理想的自我,乾脆不要那麼急,一步一步來。那個理想總是離我有那麼點距離,像是隔著馬路,好不容易等到綠燈亮了,我剛剛起步踏上斑馬線,它就拐向了另一個路口。
哎呀,追不到就追不到吧,為了追逐都走了這麼遠了,路上看到的一切,得到的一切,都是收穫啊。
人生本來就是無法停息的追逐,追到多少算多少,比從前的自己更美好,就是值得感動的了。
END
# 今日話題 #
畢業一年的你,在過著什麼樣的生活?
作者簡介:陳大力,無敵大長腿,鑽石少女心,ONE人氣作者,簡書籤約作者,微博@陳大力大力陳,微信公眾號@chendali1995。


※精編全譯插畫《人猿泰山之傳奇誕生》精彩試讀
※你以為你說清楚了,他以為他聽明白了……
TAG:故事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