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在美國當藝術生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在美國當藝術生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今天的Now君依然是新華日報全媒體國際傳播部的實習小編,來自羅德島設計學院(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RISD)的研究生一年級學生。最近放暑假回國,發現朋友圈被國內的幾個網紅展刷屏了。當代藝術展覽對於許多中國觀眾還是個新鮮事,在「拍拍拍」之後,大家也表示質疑這些堆放在一起的「怪玩意」到底是什麼意思?

在RISD上課期間,學生常被問及的一個問題就是「Who is your audience(誰是你的目標觀眾)?這一問題默認的前提就是「並不是所有人都是我的目標觀眾」。那麼誰才是你的觀眾呢?

上一期聊了一下RISD讀藝術是一個怎樣的體驗,這一期想聊聊美國藝術教育的課程設置如何塑造了美國當代藝術的內在邏輯,試圖從這個角度去回答大家的問題。

其實反觀美國的藝術教育,對我來說這是理解中美藝術觀念區別的一個角度。我沒有經歷過中國的大學美術教育,只是從朋友嘴裡知道了一些大概。在中國,大多數人會認為當代藝術是一個舶來品,所以「當代藝術」會被認為是一個不算大眾的藝術門類。而大部分國內美院依然保留了蘇聯美術教育的一套機制,比較注重傳統工藝的訓練;在師生關係上也更像師徒制,學生在校期間會被強化學生的身份。既然是學生,作品中的自我意識就會弱很多

而在美國的教育體系下,相反會比較少提及「當代藝術」這個詞語。因為美國的藝術教育老師只起到輔助作用,更多的是學生自我的構建。於是學生的作品一定是受到自己當下的生活經歷和思考的啟發,而老師所做的是試圖理解學生的這些表達,並強化其個人特徵。這樣一個狀態下的作品,會體現出作品中很強的自我意識。對於具體工藝的要求,學校也沒有限制,只要你的工藝能夠支持你想做的作品即可

▲小編本人用VR(虛擬現實)技術創作的作品。

這種藝術教育上的差異來自於藝術功能和思維模式上的不同。在美國接受藝術教育的整體感受來說,教育的目的(特別是本科教育)並非是培養學生變成一個藝術作品的製作者,而是如何看待社會,並用合適的媒介去表達的人。而具體的表現媒介,屬於表達者的選擇,並不是必須掌握的硬性指標。畢竟技術在變,藝術又何必拘泥於使用繪畫還是雕刻呢?

本科畢業以後,很多人會選擇投身其他行業,在學校里學到的一套思維模式可以讓學生在走入到其他創意領域很受用。而往往就業5到8年還有意當藝術家的會考慮回到學校讀研。相對於中國,美國的藝術沒有承重的歷史包袱,不太考慮需要傳承任何技藝,它本質上是一個創意行業。而藝術在中國被習慣性的賦予了傳承文化的意義。

▲小編的視頻裝置藝術作品。

美國的藝術學院非常注重社會人文類學科的教學,幾乎每個教師都會給學生布置非常可觀的閱讀任務。這些書單包括了當代藝術觸及到的批判理論,對於沒有社科類書籍閱讀經驗的人來說是非常晦澀難懂。很多時候教師自己也只是對其中的內容一知半解,所以很難給學生講清楚其中的理論。上課期間會被分成小組討論,通過交流每一個人對文本的理解展開話題,其實課下對於這一理論知識的理解也是模模糊糊。所以要說美國的藝術教育沒有摻水,那也是不實際的。這一教學方式其實在學生當中也是富有爭議的,因為並不是每個學生的藝術實踐都能夠直接聯繫到這些閱讀,而閱讀和理解這類書籍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但其實長期的社會學哲學閱讀會慢慢影響到學生的作品創作,學生們開始結合閱讀到的批判理論去看待社會,並從中尋找靈感。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人會覺得美國的當代藝術要更加「觀念」或者「社會性」的原因之一。雖然當代藝術和現代藝術在學界並沒有比較統一的區分標準,但是我個人覺得現代藝術更加註重媒介形式的探索,而當代藝術更注重內容表達。如果以這一標準分類,就能夠理解當代藝術在跨學科方面的轉向了。

▲獲得了哲學博士的Hito Steyerl的作品包含了她在圖像學,語言學等多個學科的探索。

▲Simon Denny的作品展現了他對於互聯網,比特幣等領域的觀察和研究。他的創作靈感都來自於每日新聞。

▲Mark Dion的作品靈感都來源於他的人類學研究,他的裝置藝術的材料也是在在地性研究期間收集到的。

Q

&

A

依據你的經歷,你覺得藝術教育當中有什麼是可貴的?什麼是可以被改善的?

蕭西末(RISD)

思考方式比較開闊了,看啥都覺得是很有趣的藝術表達。 改善:看有什麼更好的能取代一個project接著一個project的教育方式,因為這樣會覺得做藝術太痛苦 。

韓倩(巴黎美院)

可能在我的觀念里是不存在「藝術教育」的,因為它不同於社會學人類學等有一個具體的學科專業,但我認同是有藝術訓練和教育的。可貴的是能讓更多的?去接觸藝術;通過藝術去了解更多元的文化。我質疑的是,藝術到底應不應該變成?種職業化的訓練,形成一套系統。

蔣欣兒(RISD)

我覺得任何教育都是可貴的。最開心的可能是讓我接觸到了我喜歡的那些藝術家,阿巴斯、小津、侯孝賢;喬伊斯、但丁。我覺得與工業和產業的對接可以更強調一點,以一種積極的方法去接觸和學習和嘗試在生態中共存。

全宇飛(RISD)

這個問題太寬泛,畢竟不同環境下的藝術教育都大相徑庭。我就以我接受到的美國教育來說。藝術教育中老師和學校提供的討論環境我覺得很可貴,還有就是作為老師對藝術創作的經驗與理解。我對藝術打分的制度產生質疑,既然否認了標準的存在(藝術評論的標準),那用什麼一個制度去評分?在模糊的標準下,至少對我而言我覺得覺得無法做到有效公平的評價。就RISD而言我覺得可以提供更多的研究藝術市場相關的課程。

聶利莎(RISD)

藝術教育不一定是要進入學院的。可以這麼說,如果一個人從最開始就認識許多做藝術的,每天和藝術家們一起做一起討論,加上自己對藝術史的了解,或許是比進入院校學習更好的選擇,而院校給那些沒有這些資源的人提供了很多機會。

侯辰璐(RISD)

不斷練習感受力。

姚雨何(RISD)

藝術是沒有辦法被教育的,技術是可以的 。

劉嘉晟(RISD)

讓藝術和藝術家身份不被神秘化,調查能力的培養與理念的交流,對不同媒介的技術的傳達,並且以批判性的方式看待技術,以批判性的方式對待作品。可能還是更多討論吧。

馮中浩(羅馬國立美術學院)

藝術很難教授,那麼個人的東西完全沒有一個標準,我只能說難以改善。

傅小敏(巴黎一大)

老師在美術館、博物館、畫廊、基金會等機構實地進行教學,直接在作品的實物面前與學生展開討論。需要改善的地方個人認為在課後學生之間的交流方面還可以更加深刻,因為作為碩士階段的學生,我們基本上課堂之外很少接觸。

劉冠男(中央美院)

勇?挺重要,要時刻敢於把??歸零,這沒什麼大不了。可以改善的太多了。

可見,這種教學方式事實上塑造了美國當代藝術的內在邏輯。那我來談談這一套教學方式帶來的問題是什麼吧。

最大也是最明顯的問題就是這一教育體系下形成的藝術作品脫離了一般觀眾可以理解的範疇。當代藝術從某種程度上可以理解為一種碼過程,也就是說藝術家通過一種自己創造的媒介語言將生活中的感悟表達出來。這種媒介語言可以是繪畫,雕塑,也可以是電影或者行為藝術。但是對於這一編碼語言的理解能力是需要基於大量的當代藝術作品閱歷或者藝術教育習得的,所以當代藝術就自然而然的具有了強烈的地域屬性和階級屬性。也就是說,一個出生在紐約曼哈頓的青年自然比生活在美國中部小鎮的青年具備欣賞這種藝術的能力。

▲小編本人的行為藝術作品。

在RISD上課期間,我們常被問及的一個問題就是「Who is your audience?」(誰是你的目標觀眾),這一問題默認的前提就是「並不是所有人都是我的目標觀眾」。那麼誰才是你的觀眾呢?就是那個能夠在作品前感受到藝術家想要表達內容的人,那個和藝術家產生「共感」的人。也許少數作品可以跨過這一階級和地域的限制讓觀眾產生「共感」,但大部分作品恐怕只能讓「美國中部小鎮的青年」感到疑惑和焦慮吧。

好吧,那麼接受了美術教育是否就一定能看懂作品想要表達的含義呢?相信很多學藝術的同學都經歷過帶著朋友去逛美術館,被要求解釋作品「含義」的經歷吧。我也相信很多問出這個問題的朋友都沒有得到滿意的答案。其實並不怪那些學藝術的同學沒有學好,恰恰是因為很多作品並不想有一個穩定的定義。事實上對於這一問題的討論在藝術圈也是具有爭議的,相當數量的藝術家認為自己的作品是可以被「開放閱讀」的,也就是說藝術家本人將作品的「釋義權」開放給每一個觀眾,每一個觀眾都可以給予不同的解釋。這聽起來是一個非常烏托邦的想法,藝術家將自己的身份讓位於觀眾,讓每個觀眾都變成了藝術家。但在我看來是非常「有毒」的?當藝術家本人已經放棄了對於闡釋自己作品的努力,作品本身就只能變成一面「鏡子」了,不同觀眾只能在作品中看見自己而已。如果所有藝術家都接受了這種設定,那我們還需要藝術家幹什麼?

就這個問題,我也和幾個小夥伴聊了一下,來看看他們提供了什麼思路吧。

Q

&

A

你如何看待觀眾看不懂當代藝術的問題?你覺得當代藝術是需要被看懂的嗎?

蕭西末(RISD)

我覺得觀眾沒有責任看懂,因為有些當代藝術就是胡扯。還有一些是純粹的表達?我,它可能就不想讓你看懂。我不能說所有藝術家應該怎麼樣,但是我做作品的時候,我覺得我有責任為觀眾的體驗著想。

韓倩(巴黎美院)

觀眾看不懂當代藝術作品應該是現在很普遍的狀態,其中包含了各種不同文化的交織矛盾以及當代語境的複雜,新式媒介的運用討論等等,這?套的演變使得不具備藝術知識儲備的大眾來說是難以理解的。但從藝術作為一種表達和文化的傳播的角度上來說當代藝術現在不在被大眾理解和 接受,變成藝術家和藝術家之間的交流以及藝術市場的運營,我認為是?種缺失,現在我們經常能在美術館博物館以及畫廊看到大眾對於藝術品的態度是娛樂性和觀賞性的, 在短暫的看展期間他們的理解最後只留存於手機上的一張照片而已。

蔣欣兒(RISD)

我沒有學藝術史和相關語境之前也看不懂。我覺得當代藝術做出來的時候一定是在一個特定語境里的,作者腦海中也一定有個特定的展示場所和展示群體。那麼對於ta而言對那個展示群體構成意義即可。另外也許可以從一個「作者已死」 和 「闡釋自由」的角度去看待這個問題,那麼當代藝術 不被 「看懂」 似乎也沒關係,只要讀者/觀眾去看了、思考了、產生了自己的意義,那麼他就具有活力。

蔣雨鈞(RISD)

我覺得藝術不應排斥追求個人精神層次的意義,也不必需要被每一個人看懂。現如今被批判的藝術多在於缺失美感、所傳達的含義過度極端或者負面。及時如此,在藝術的世界這些都應該是可以被容納的。但是,如果一件藝術本身缺乏含義,或是是其中所想表達的內容不能通過形式傳遞出來,我個人認為就是需要重新思考和審視的了。

全宇飛(RISD)

需要啊也不需要。我看來當代藝術的大眾化,是雙向的,在將high art拉低的,讓更多觀眾有自己理解的權利和參與的機會的同時,也在利用觀眾。畢竟這個時代需要被宣傳的力量。我認為藝術在任何時候最終都是指向少數人的。

聶利莎(RISD)

這個問題太大。這個要看藝術家本人想要達成的目標是什麼,它是服務觀眾的嗎,它是想要被看懂的嗎,還是更多的是內化的?可以舉兩個例子:1. 比如現在很多文本類的作品,在一個作品背後,可能有藝術家本人幾萬字的關於這個主題的文本討論,文本甚至比所呈現的結果更加重要,這種時候,介入作品的方式就不僅僅是看作品這個單一方式。2. 每個人知識的緯度不同,對藝術理解的緯度不同。就像有些人對繪畫的理解只能停留在具象的圖像,而有些人卻已經可以欣賞因為不同顏料所帶來的更抽象的感知。這就好像一個段子,有些人能聽懂,有些人不知所措。

侯辰璐(RISD)

完全不需要看懂。

姚雨何(RISD)

大家開心就好。

劉嘉晟(RISD)

如果要放在中國的語境下,媒體的日常化甚至是「獵奇化」宣傳誤導了大眾對藝術的看法,大家對藝術家身份的曲解和對所謂的藝術家身份的追求造成了更多的曲解,在這個階段,與其追求像看懂一本教科書一樣需要老師的指導,我覺得更需要的是個人的判斷和交流,不要訴諸於所謂的權威。

馮中浩(羅馬國立美術學院)

自身找原因,觀眾你有沒有解讀的能力,西方也有很多看不懂當代藝術的人,但觀眾願意花時間去了解去讀藝術史提升自己的鑒賞能力,願意拿空閑的時光沉浸在美術館裡。反之不願學習了解的人就永遠把我不懂這是什麼掛在嘴邊。當然需要被看懂,不然就是皇帝的新衣了。

傅小敏(巴黎一大)

不需要看懂。感受作品,為作品注入新的視角,參與作品的再創作更為重要。

出品

原創作品 侵權必究

轉載請註明來源JiangsuNow

文字:蔡星洋(實習生)和他的小夥伴們

編輯:蔡星洋(實習生) 劉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JiangsuNow 的精彩文章:

TAG:JiangsuN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