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夏日防暑話養生

夏日防暑話養生

三伏天來了,今天是頭伏的第一天,接下來的四十天里,將進入一年中最熱的日子。

現代社會,空調在家庭和各種場合日益普及,人們在涼爽中度過了長夏,無需再像過去一樣忍受夏日炎熱的煎熬。而各種各樣的冷飲,也讓人們在酷暑中能隨時的爽上一把。我們會經常在電視廣告中看到這樣的場景:在炎熱的天氣里,滿身燥熱的年輕人在驚喜中得到一瓶「某爽某樂」,一口灌下似乎整個世界都充滿了冰爽。這些都對人們充滿了誘惑,人們也已經離不開這種現代化帶來的感覺上的滿足。但是,人們在獲得這種涼爽滿足感的同時,身體也會不同程度受到傷害。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夏天是萬物長養的季節。《黃帝內經》上說, 「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在這個季節里,氣候炎熱,地氣在陽光的作用下向上蒸騰,潮濕多雨,萬物枝繁葉茂,生長迅速。人在這個季節里,代謝加快。隨著伏天的開始,人體的陽氣在一年中逐漸達到高峰,這時人的血管及汗毛孔擴展,肌膚腠理開泄。既容易受到暑濕之邪的侵襲,又容易使寒邪入侵,對肌體和臟腑造成傷害。實際上,人的很多寒邪之病,都是由夏天,特別是三伏天受涼造成的。

三伏天防暑,這是人們的常識。人們如果長期在過熱的環境中勞作,大量出汗容易造成體內電解質紊亂,同時暑熱之毒侵入體內,人們就容易中暑。輕則出現頭昏、頭痛、耳鳴、胸悶、口渴、噁心等癥狀,重則高燒、昏迷、痙攣及呼吸、循環衰竭,甚至危及生命。遇到中暑的病人,一定要儘快將其移到陰涼、通風的環境中,用浸濕冷水的毛巾冷敷頭部、腋下和腹股溝等處,並服用人丹、十滴水緩解癥狀,並儘快飲用含鹽飲料補充體液。對於重症患者應儘快送醫院治療。為了預防中暑,一是不要長期在超過40℃的環境中工作,特別是有高血壓、心臟病的人;二是要多喝含鹽的水或飲料,以補充人體水份和電解質的流失。

實際上,隨著人們自我保護意識的增強以及勞動環境的改善,現代人中暑的現象已不多見,反而是三伏天受風寒的現象越來越多。

夏天由於人體肌膚腠理疏鬆,汗毛孔擴張,處在一種向外發散和宣洩狀態,容易傷津脫液,這時風寒外邪易於從開泄的肌膚腠理侵襲人體。在夏天,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人,早上一覺醒來,感覺肌肉酸痛、頸肩疼痛,這就是在夜裡受了風寒所致。還有的人睡覺時因為風扇直吹或靠近開啟的門窗吹了涼風,早上起來半身麻木,也有出現面癱的。這些癥狀如果是偶受風寒,還可以通過艾灸、藥物祛風散寒的方法治癒。但如果經常這樣受到風寒的侵襲,使寒邪入里,甚至侵入傷害到臟腑,就會形成久治不愈的陳年痼疾。所以過去老人們常說,三伏是治陳病的季節,也是落(lào)陳病的季節。為了我們的身體健康,三伏天一定不要貪涼。一是注意空調不要開得過低,以室內溫度不低於28℃為宜,夜裡睡覺時如果不是很熱最好將空調關掉。二是不要對著風扇和空調直吹,三是夜裡睡覺時肩頸、後背、膝蓋等處不要裸露。

GIF

人與萬物一樣,都是由天地孕育所生,也應順應天地四時變化的規律。《黃帝內經》「四氣調神大論」中說到夏三月,應「夜卧早起,不厭於日,使志無怒…」。夏天由於晝長夜短,人晚上可以適當晚睡,但早晨一定要早起,並適當做一些戶外活動。切不可因為怕熱,一天到晚躲在空調房裡。長期呆在過分涼爽的空調房裡,得不到天地陽氣的溫煦,身體就會因為長期受到寒濕之氣的侵襲而生無名痼疾。就像農作物,如果遇到冷夏,就會沒有收成。另外,炎熱的夏天,人們應該調整好情緒,保持心情舒暢,不要隨著夏天的燥熱而心煩躁。因為夏天是一個向外宣散的季節,不良的情緒積壓在心中,會造成情志不暢,而生「心病」。

在飲食上,夏天應多吃與季節對應的綠葉蔬菜和瓜果。由於夏天人的脾胃較弱,應盡量少吃辛辣油膩的東西。

過去民間講究三伏吃「三瓜」,即苦瓜、絲瓜、冬瓜,是很有道理的。苦瓜味苦性涼,有清熱解暑、清心除煩、健脾開胃、益氣解乏、益腎利尿的作用;絲瓜性寒,具有消暑利腸、祛風化痰、涼血解毒的功效;冬瓜能清熱化痰,除煩止渴,消暑解熱、降火解毒、利尿消腫。這三種瓜類蔬菜,適合在炎熱的夏天食用,建議大家多吃。

另外,在炎熱的夏天,建議人們不要喝冰鎮飲料。因為,第一、夏天人的脾胃虛弱,喝冰鎮的飲料會傷及脾胃;第二,很多飲料含糖份過多,甜膩的飲料不但不解渴,反而越喝越渴。還有,冰涼的飲料喝下去之後,會使我們身體反射性的多生產脂肪來「抵禦」這種寒涼。減肥中的朋友們,是不是應該少喝冰鎮飲料啊?三伏天建議大家多喝茶,也可以喝一些溫開水、綠豆湯之類的,又解渴又健康!如果出汗過多,還可以在水中加點食鹽,已補充流失的鹽分以維持電解質的平衡。在商場、寫字樓里上班的朋友們,在過於涼爽的空調房裡待久了,有時會出現胸中、腹內發涼,下腹隱痛的感覺,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建議或喝杯熱姜水、或嚼兩片生薑,也可以喝上一瓶藿香正氣水。但請記住,藿香正氣水不是解暑的,中了暑千萬不要喝藿香正氣水。

三伏天人們容易受寒涼,而三伏天又是祛寒涼的好時候。因為這時人的腠理開泄,肌體向外發散,積在體內的濕寒之氣容易被請出體外。所以中醫自古就有冬病夏治的說法。建議一些有濕氣寒毒之病的人,在三伏天找中醫做一下調理,利用艾灸、拔罐、三伏貼、藥物等手段治療,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願大家多了解一些養生知識,身體健康,心情愉快的過好每一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凈心素坊 的精彩文章:

TAG:凈心素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