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文藝復興——記橫山書院多聞多思系列學術公益講座·乘物游心第五講

文藝復興——記橫山書院多聞多思系列學術公益講座·乘物游心第五講

「在文藝復興時期,智慧覺醒了。人文主義為它開路,美妙的藝術為它增光……它在歐洲其他地區還相當野蠻的時候,就把義大利人帶到了一個如此的境界。」

7月18日,橫山書院2018年度「多聞多思」系列學術公益講座乘物游心第五講(總第196講)在天趣園開講。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史論系教授、文學博士、副院長、《清華美術》主編張敢教授為大家帶來了題為《義大利早期文藝復興美術》的精彩講座。橫山書院執行院長於干博士主持本次講座。

在許多人的印象里,歐洲的中世紀是一段黑暗、封閉、愚昧的歷史時期,而衝破這個黑暗的第一縷曙光,就是發源於義大利的文藝復興。雖然現在的歷史研究表明,中世紀其實並沒有我們所想像的那麼黑暗——我們對於中世紀的負面印象,多是源於文藝復興時期人們對這個時代的不滿——但從藝術發展的角度來看,如果沒有當今義大利地域內先民的篳路藍縷,歐洲乃至整個世界的藝術水平,恐怕難以發展到今日的高度。

從這個角度來看,文藝復興對於藝術尤其是美術的發展和變革所起到的作用,可以說是不言而喻的。

那麼文藝復興為什麼會發源於義大利呢?張敢教授指出了三點原因:

首先,義大利的古典文化傳統比西歐任何國家都更為強烈。從羅馬帝國的繁榮昌盛,到基督教的迅猛發展,義大利在歷史上一直都是歐洲文化藝術行業的中心地區。

其次,義大利的世俗文化比其他基督教國家更為徹底。彼時的義大利非但不是鐵板一塊,而且是一個擁有許多國家、城邦的地區。在半島上有王國、公國,也有教皇國,還有共和國。貼近宗教中心非但沒有禁錮當地民眾的思想,反而讓當地的居民更為世俗化。

最後,義大利的城市是東方貿易復興的主要受益者。商業所帶來的經濟繁榮是思想和藝術進步的主要基礎。地中海在當時西方世界的貿易中佔據著絕對重要的地位,亞平寧半島綿長的海岸線給了義大利人從事貿易的便利條件。隨著對東方貿易路線的重新打通,義大利地區的商業輻射範圍也隨之擴大,經濟自然也更加繁榮,這給了當地支持藝術發展的經濟基礎。

而支持藝術發展的團體,正是文藝復興發源於義大利的關鍵原因。

「在當代,我們都知道,投資藝術不但需要鑒賞的眼光,還需要充裕的資金,從本質上來說,藝術投資是富人的事業。但在當時的義大利,藝術家的贊助人可不只是貴族和富豪。」據張敢教授介紹,義大利的贊助人和贊助團體里不但有宮廷、貴族和富有的個人,還有方濟各會和多明我會這樣注重依託藝術手段宣傳宗教的團體,以及最為特別的市民團體,如各種商業和手工業行會,它們往往會為所在的城市和城邦的一些公共建築委託藝術家進行裝飾。

偉大的時代,必定要產生偉大的人物。在文藝復興的這段時期里,是哪些美術家引領了時代的潮流?他們的美術作品又有哪些特色?

有鑒於文藝復興時期事件眾多,張敢教授在下面的講述中,將題目範圍限定在了最具代表性的佛羅倫薩地區。

他提到的第一個名字是喬托·迪·本多內。此人的地位,從同時代藝術家對他的讚美中可見一斑:薄伽丘稱喬托為繪畫藝術帶來了光明;但丁在《神曲·煉獄篇》里寫道「契馬菩想在繪畫上立於不敗之地,可是現在得到采聲的是喬托,因此那另一個的名聲沒沒無聞了。」;在佛羅倫薩大教堂由洛倫佐·德·美第奇委託製作的紀念喬托的紀念碑上,波利齊亞諾撰寫的碑文寫道「我是使失傳的繪畫藝術獲得新生的人。」……能夠得到藝術界諸多巨擘如此讚美,本多內的水平毋庸贅言。在介紹本多內其人的同時,張敢教授向大家展示了他的幾幅畫作,並一一講明其中的精妙之處。

介紹完本多內後,張敢教授分別介紹了美第奇家族、洛倫佐·吉爾貝蒂、多納泰羅、菲利坡·布魯內萊斯基、真蒂來·達·法布里亞諾、馬薩喬等文藝復興當中湧現出的美術名家。這些大師或精於雕塑、或開宗立派、或為美術教育做出了卓越貢獻。透視法、國際哥特式建築、舉世聞名的大衛雕像……用「百花齊放」來形容這一時期的佛羅倫薩美術成就,再貼切不過了。

15世紀中葉,佛羅倫薩美術界不再由15世紀前半葉的一種風格佔主導,而是出現幾種彼此明顯對立的風格,通常是針對早期文藝復興的風格。在隨後的50年里,這些對立有時甚至衝突的潮流成為佛羅倫薩藝術的主要特徵。在這一時期里,代表性的人物有保羅·烏切洛、多美尼克·威涅齊亞諾、安德烈亞·德爾·卡斯塔諾等。

15世紀最後三分之一世紀里,在佛羅倫薩佔主導地位的變成了這五位藝術家:安東尼奧·德爾·波拉約洛、安德烈亞·德爾·委羅吉奧、桑德羅·波提切利、菲利皮諾·利皮和多梅尼克·德爾·吉蘭達約。70年代以後,萊奧納多·達芬奇和兩位佛羅倫薩外來藝術家——盧卡·西涅奧雷利和皮耶特羅·皮魯吉諾——開始嶄露頭角,但是他們主要的活動都不在佛羅倫薩。

在這個時期里,五位佔領導地位的藝術家代表了三種不同的潮流。

第一種潮流相信自然是一個統一體,植物、動物和人的生理機能都是值得研究的。這種追求生命力、萬物有靈論、動力學和科學性趨勢的倡導者是波拉約洛,委羅吉奧也持同樣的看法。波拉約洛對洛倫佐·德·美第奇的精英圈子有著特殊的吸引力。

第二個潮流更多關注的是精神生命而不是外部世界。這種抒情的、詩意的和浪漫的潮流通常強調線條、色調的抽象價值,而且更加偏愛表現情感訴求的主題。這個運動的當之無愧的領袖是波提切利,但是菲利皮諾·利皮和他保持著距離,進入到表現幻想的領域。這個潮流對洛倫佐圈子裡那些新柏拉圖主義哲學家們的吸引力更大。

第三個潮流更關注當下,散文般的敘事而非詩意才是這些藝術家的目標。他們的描寫是精確的、描述性的,同時也是均衡的、有節奏的、沉著的、明白易懂的。在令人尊敬的匠人的外表之下,這個自然主義的潮流有時也表現出對心理上的關係的興趣。吉蘭達約是這種風格的代表,這種風格對那些富有的市民而非知識階層、成功的商人或銀行家有著特殊的吸引力。

張敢教授對於義大利早期文藝復興美術的概述,為今晚在場的觀眾奉獻了一場精彩的文藝盛宴,我們在張敢教授的引領下,如身臨其境一般,在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縱情遨遊。

「乘物游心——文明互鑒視域下的藝術與禮樂」,是橫山書院近年來繼2013年度史識悠遠系列、2014年度詩意棲居系列、2015年度哲思問道系列、2016年度絲路花雨系列、2017中西之間系列之後,推出的又一學術公益講座系列。如「絲路花雨」鑒於一帶一路大背景下全面研究絲綢之路沿線多元文明的重大意義,涵蓋了絲綢之路上的藝術、宗教、語言、考古、歷史、商道與禮樂等豐厚內容;「中西之間」以多維視角下的文化交流為主旨,共探中西文化之美;當下的2018年度「乘物游心」系列,則聚焦文明互鑒視域下的藝術與禮樂,盡展藝術匠心之豐美,禮樂文明之厚重。

多聞多思系列學術公益講座

自2008年至今,橫山書院多聞多思系列學術公益講座已成功舉辦一百九十餘講,中國文史哲等領域大家,諸如葉嘉瑩先生、樓宇烈教授、葉小文先生、莫言教授、范曾教授、林毅夫先生、杜維明教授、錢遜教授、程郁綴教授、陳洪教授等悉數登台,澤被深廣。

2018年度橫山書院多聞多思系列學術公益講座之「乘物游心」系列,由中國教育電視台和北京橫山書院共同主辦,北京橫山公益基金會、皇城文化、盼盼集團協辦,旨在返本開新,聚焦文明互鑒領域下的藝術與禮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京橫山書院 的精彩文章: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橫山書院「解行相應——佛教與佛教學基礎研修班」隆重開班
孔夫子的三條精神出路

TAG:北京橫山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