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水滸中最聰明的人:兩次退隱成就一世平安,眼界見識碾壓宋江!

水滸中最聰明的人:兩次退隱成就一世平安,眼界見識碾壓宋江!

水滸的藝術和文學價值不用多說,打從他問世以來,人們對它的探討就從未停息,最近更是形成了生存法則大討論,一部小說的影響能達到這個程度,不得不說是個奇蹟。說到生存法則,很多人難免拿梁山上的那些頭領來比較,爭來爭去,公孫勝成了碾壓其他人的最終勝利者。原因嘛,大家先別急,咱們今天就掰開了揉碎了好好說說。

水滸中最聰明的人:兩次退隱成就一世平安,眼界見識碾壓宋江!

公孫勝第一次出場是在晁蓋等人智劫生辰綱的時候,當時,赤發鬼劉唐打聽到了梁中書要給自己老丈人送壽禮的事情,就趕緊跑到晁蓋莊上報信,後來吳用也來湊熱鬧,三人一塊謀劃把這十萬貫金珠寶貝就半路上劫了。就在這時,一向號稱「隱居世外」的公孫勝主動找上門來,明確表達合作意向,然後吳用又動用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說服阮氏三兄弟加入了他們的組織。這就是水滸第十五回的「七星聚義」。從這件事不難看出,公孫勝的造反意願是很強烈的,後來跟著晁蓋上了梁山,也是為梁山的興旺發達貢獻了不少力量。可奇怪的是,宋江上山沒多久,公孫勝就主動離去了,這怎麼回事呢?

水滸中最聰明的人:兩次退隱成就一世平安,眼界見識碾壓宋江!

我們可以看看宋江上山前後都發生了什麼:宋江潯陽樓題反詩之後,被通判黃文炳識破,宋江因此命懸一線,後來戴宗冒死下書,依然難以逃脫黃文炳的機敏,倆人雙雙進了死囚牢。晁蓋聽說此事之後,幾乎是動用了全部力量,大鬧江州法場,才算是把這倆人給救了出來。可宋江的表現卻實在是驚人,這事要是換成一般人估計得好幾天喝酒壓驚吧,宋江不是,他在上山之前還特意給眾位兄弟交代一下:「諸位,現在到了這步田地,我是非上山不可了,你們要是願意去的就一塊兒去,不願意去的悉聽尊便!」其實宋江很清楚,這些兄弟幹了這麼大一票,除了梁山也沒地兒去,就是提醒他們一下:「兄弟們,就是上了梁山,別忘了也是跟著大哥我!」

晁蓋,宋江等一行人上山之後,就開始為排座次的問題操心,先是頭一把交椅的歸屬問題,晁蓋和宋江倆人互相退讓,宋江最後雖然堅持把晁蓋按在了第一把交椅上,可第二把交椅卻是當仁不讓。再加上他後面又說了一句話,徹底把晁蓋的氣焰給打消了下去:「休分功勞高下,梁山泊一行舊頭領去左邊主位上坐,新到頭領去右邊客位上坐,待日後出力多寡,那時另行定奪。」

水滸中最聰明的人:兩次退隱成就一世平安,眼界見識碾壓宋江!

表面上看這話沒什麼毛病,看看接下來的效果就知道了,左邊一帶,是林沖、劉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杜遷、宋萬、朱貴、白勝;右邊一帶,論年甲次序,互相推讓,花榮、秦明、黃信、戴宗、李逵、李俊、穆弘、張橫、張順、燕順、呂方、郭盛、蕭讓、王矮虎、薛永、金大堅、穆春、李立、歐鵬、蔣敬、童威、童猛、馬麟、石勇、侯健、鄭天壽、陶宗旺,共是四十位頭領坐下。晁蓋手下滿打滿算也就9個人,宋江那邊卻是27個,宋江的意思很明白:「讓大家看看,我不喧賓奪主,可實力卻絕不在你之下!」

大家可以想想,這公孫勝自始至終都看著呢,宋江的野心已是昭然若揭,日後他跟晁蓋之間必然會拼的你死我活,自己何必夾在中間左右為難,還是離了乾淨,可一時又找不到一個合適的借口,正好宋江回家搬取老父,這一事件讓公孫勝看到了機會:宋江既然這麼孝順,自己以孝順為由下山斷然不會阻攔,亦且不傷面子,兩得其便。於是,在宋江把父親搬上山之後,他就借看望老母的機會下山了。

水滸中最聰明的人:兩次退隱成就一世平安,眼界見識碾壓宋江!

這一下去,就再也沒回來,要不是柴進失陷高唐州,李逵斧劈羅真人,這公孫勝就不會再跟他們又什麼交集了,可即便他答應出山,也是適可而止,在征戰大遼之後就回去了,決不再前進一步。其實,他對大形勢判斷得很准:朝廷不會安心讓他們做官,沒有利用價值的時候自然就把他們給收拾了,征戰大遼給朝廷解決了外患,接下來就是內憂了,他不忍看到那些慘烈的局面,又無法左右宋江報效朝廷的決心,只好抽身隱居,自始至終做個世外高人。這樣的眼界和見識,只怕身在迷局中且又名利心重的宋江是無論如何也看不透的,諸位,你們說是不是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