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爸爸的秘密筆記

爸爸的秘密筆記

素材/小青

文/林搜搜

圖/魚非子

記日記是爸爸延續一生的習慣。

他留下的十幾本日記,在生前是只屬於他的私人物品。他走了以後,日記本變為遺物,被我和母親還有哥哥瓜分乾淨。離家那天我挑選出記載了他生命最後幾年的本子,小心包裹起來,封存在衣櫃里。

他去世一周年後,我多了一重母親的身份。兒子的誕生填滿了我的日常生活,身心亦受到荷爾蒙影響變的敏銳。我想要嘗試站在他的視角去體會他在這短暫一生中的所思所感,於是一天夜裡,終於還是翻開了他的日記本。

這些看似枯燥的筆墨多少還原了一部分他眼裡的世界。他將自己一生中所面對的大事小情通通記錄在案,繁瑣諸如「秀珍今日領3000元退休工資;孫子今日入幼兒班;今日收到兩個季度通信費1680元;表弟送來羊雜碎一付……」

這些日記是他的自我追述、是賬本、是工作手冊,彷彿他的一生就這樣千篇一律、嚴肅而且匆促地發生在這些本子里。

這些經由他手寫下的,還能夠被看見的痕迹,是他作為一個個體與這個世界最後的關聯。

而我很慶幸的是,翻開日記,發現其中秘密的那一剎,終於與父親心底最柔軟的一面相見了。

第二個秘密

爸爸媽媽是介紹認識的。那是校長安排的一次以相親為目的的聚會。媽媽作為一名脾氣耿直的大齡女教師,當天不忘特意拾掇一番,以紫色呢子大衣加貝雷帽的造型亮相,她記得爸爸從看見她那一刻就眉開眼笑的,媽媽也一眼就相中了這位教化學的陳老師。她並不介意爸爸的身世,他們結婚,把家安在學校的教室里,並生下了哥哥和我。

然後就是磕磕絆絆一輩子。

爸爸以私生子的身份來到這個世界上,在內蒙一戶密不透光的小黑屋裡。這是他人生的第一個秘密,是他心底的一處陰影,也是曾影響他成家的一道門檻。

印象中爸爸從不提及自己的童年經歷,電視上要是播放領養兒童的事迹他會立馬調台。

他有兩脈兄弟姐妹,一邊是同母異父的,一邊是養父母家的。在他生病以後這些人都來了,我是從這些叔叔和姑姑口中聽到有關於爸爸的出身的,在50年代的落後縣城,生母未婚先孕,生父不知所蹤,我的親奶奶大著肚子嫁給一個離異男子,在他家的偏房生下了爸爸,她需把爸爸送走才有資格遷移至正房,這是婚前談好的條件。

幼年時爸爸曾輾轉過好幾戶人,最終留在剛喪子的養父母家。爸爸和他的親生母親其實就在同村居住,卻從未相認,只是聽說每天去學堂時,他的親媽都會站在自家圍籬後偷偷望他,這些,爸爸也是知道的。

少時的經歷令他既渴望情感,又慣於抑制。爸爸的事業在成家後開闊起來,最風生水起的時候,偶有一個陌生的名字闖入了我們家庭,成為爸爸媽媽爭吵的源頭。也是這個名字,化為他身後的又一道秘密,出現在日記中某一個隱秘的角落,就像那個女人在他生命里所佔的比重一樣,一點點,微微地,暗暗地,這樣你來我往了十多載,卻只得以一個小圓圈為標記,湮沒在某頁記滿了家庭瑣事的字句里。

小圓圈,是那個在我們家避諱不提的女人的姓氏——田。這個標記的出現,則喻示著日記本中記載的那天,他們取得了一次聯繫。

全家福

紛爭與愛

小時候我最愛趴在窗前,用舌頭舔窗戶上的冰花,從化開的窟窿里向外瞅,聽見遠處摩托車「突突突」的聲音, 就知道是他回來了,「爸爸爸爸」喊著跑出去接迎,他會一把將我舉起,醉呼呼的問,青兒,想爸爸不?

那時候,爸爸意氣風發,胖,身上總有股酒味。

我喜歡和他膩在一起,他會替我保守早戀的秘密,會開車送我去學校,他把車遠遠地停下,直到看著我走進校門才離開。

有一天我們倆正吃著飯,爸爸突然就噎著了。我自作聰明地笑話他,「你老笑話媽媽,自己還不是一樣?吃個飯也會噎住了。」

他臉一沉,說,爸爸的問題跟你媽不一樣。

病情結果出來前,媽媽雖坐立難安,仍狠命往肚裡塞飯,自言自語地叨叨著,」你爸要是結果不好,媽肯定好幾天吃不下,現在得多吃點。「

那晚是哥哥帶著爸爸回家的,他避開媽媽和我的眼睛,輕嘆一聲,「不好。」 跟在身後的爸爸,反倒對著我們訕笑了一下。

然後就是漫長的治療。因為他還在位子上,總有很多人來探望,起先他還樂呵呵地寬慰來人,「別擔心,人都是吃五穀雜糧的,誰都會生病。保持好心態最重要,心態壞了人就容易被疾病打倒。我相信命運。」

他把來人送的所有禮品和慰問金也都記錄在日記里,每一項都清楚明白 :秀君100,秀芬200,志平牛奶3箱……想著以後要給人還回去。

術後我頭一回去病房看他,看見他形銷骨立的樣子,頭髮也掉光了,嚇得嚎啕大哭,引得爸爸也哭將起來,媽媽一腳飛踹,把我從病房轟了出去。

那時候的我,還無法應對他的衰落。

化療到第三期,他連同脾氣一起發生轉變,從一個和順的人,變得焦躁易怒。

一個人若病的久了,自己和親人心裡都會怨。

記不清爸爸是在哪一天起開始愛用最粗暴的方式管教我,有時用衣架、有時用戒尺,一切順手可得的,他都可能用上。有一回我到家太晚,被他狠狠抽了一頓,打碎了我最喜歡的小手錶。

我逃回學校,賭氣兩個禮拜不回家。

是很後來聽媽媽當笑話說起的,他每天在家裡念叨,青兒怎麼還不回來?是不是該去看看?我去看看她吧。

於是他提著吃的用的來學校找我,還是那副嶙峋的模樣,腆著臉問,丫頭你怎麼不回家呀?臨走時往我兜里塞了一卷零花錢。

在他患病至去世的十幾年間,家裡這樣的小吵小鬧時有發生,爸爸心裡憋悶時,就偷偷訴與那個姓田的人。

而近年最大的一次紛爭也和那個女人有關。哥哥發現了他們來往的簡訊,(那時我們已舉家遷至上海)他召我回家,我們將一沓通話紀錄甩在爸爸面前,我們為媽媽感到不值,憤而質問他,「這十幾年,媽悉心照顧你,你怎能對不起她?」

那時爸爸剛嘔吐完,他也氣的發抖,也許又因羞赧,捂著胃背過身面向我們,蜷曲起身體,一言不發。

只有媽媽被惹惱了,她衝上來奪過通話記錄撕的粉碎,大聲唾罵我和哥哥,聲嘶力竭的沖我們叫嚷」這是我跟你爸之間的事情,不需要你們來管。」

這件事讓爸爸感到自己作為父親的威嚴似乎遭受了衝擊,他選擇一個人回到內蒙生活,也許是想和過去做一個了斷。

離開那天我送他去機場,回頭看見媽媽在樓上沖我們揮手。爸爸也沖她使勁揮胳膊,轉過臉來居然流下眼淚,他說「我這樣回去,不知道你媽能不能照顧好自己。」當時我驚訝於他的脆弱,在心底埋怨疾病,它終究可以將一個高大強硬的人,將他的意志消磨乾淨,我全無意識到其實那會兒他對於未來已有了預感。

我在後來回顧起當年他與田的簡訊內容,其實無非是彙報一下自己最近的身體狀況, 以及在上海如何生活,他提的最多的是小孫子航航有多麼可愛,已經會說一些什麼樣的俏皮話了。

他去世一年後,我從日記里發現了一段有關此事的辯白,他在紙上寫道「孩子們的態度令我很傷心。他們什麼也不懂。不是那麼一回事……」

此後日記里再也沒有出現過那代表了一個秘密姓氏的小圓圈,他們徹底斷了來往。

13年底,爸爸時感腹痛,回到上海檢查,發現病情已出現轉移。

這次他不再有第一回確診時的決心和勇氣,好像一早便知命運會如此安排,順遂的接受了,倒顯得坦然許多。

他恨不能替大家安排好一切,甚至給媽媽張羅對象。他把那人叫到病房裡來,嘻皮笑臉的調節氣氛,介紹倆人認識,希望能儘快熟絡。人家走後,他又同媽媽說起自己的遺憾,「還沒看見女兒結婚,也沒法看著我的孫子長大。」聽起來又像是不希望她再找了。

他這一生,後半程光鮮過,卻始終保持著硬氣的個性,癌症末期,他在日記里寫下「痛苦」兩個字,那必然是痛到極致了,而我身為子女,卻忽略了爸爸作為一個人,面對長達十幾年的痛苦折磨,也需要有一個情感依託作為出口。

這本子越往後翻,字跡便越顯潦草,那會他只剩下50幾斤,肩膀已托不住腦袋的份量,即使如此還堅持日夜要挪到衛生間洗漱一回,我給他擦身的時候,從鏡中看見他的脖子已陷落進肩窩,目光沮喪,長久沉默著不說話,但還是會揀稍好些的日子寫下幾個字。

直到去世前2周,這本本子才終於空了。

彩虹和魚

爸爸是在家裡去世的。

那天呼市飄著鵝毛大雪,他先是說起胡話,說起兒時的方言,並叮囑我,「不要欠別人錢,記得去還。」

家裡人一一趕到,圍聚在一起為他禱告著。伯多祿,是他的聖名。

就連多年前拋棄他的親生母親,聽聞那天也突感不適,致電給她後來的子女,問爸爸到底怎麼樣了?大家斟酌後,沒有將實情告訴她。

那一刻來臨的時候,爸爸醒來了一下,他抓住媽媽的手腕晃晃,眼睛望著她,動了動嘴唇,對媽媽說出此生中最後一句話,「走了……」

出殯那日,晴空萬里,雲也沒有一片。

大隊人馬追著靈柩前去送他,3歲的小侄子,全家只有他不懂悲傷為何物,突然若有其事地向大人們宣告「爺爺變成彩虹了!爺爺變成魚了!」

爸爸去世後,媽媽隨我們回到上海定居,經過一年多的調整,第二年5月她才又一次鼓起勇氣回到了內蒙,回到了她和爸爸的家。

她到家後的第二天一早,我便接到她的電話,媽媽說,夜裡換床單時她從床底的病歷中發現了一封爸爸留給我們的信,是他去世前幾日寫下並藏起來的。

媽媽在電話里向我宣讀了這封信的內容:

「秀珍,我走以後你不要太傷心。人都有生老病死,這一切都是上帝都安排好的。身體多保重,尤其飲食需注意,以我的經歷為戒。

你要自立、自強。不要給兒女添負擔,好好照顧孫子,培養他長大成人。

亮亮,青兒,替父照顧好你們的母親,兄妹間要團結互愛,遇事沉著、冷靜,凡事三思而後行……」

這封遲來的信,是爸爸的絕筆,也是他還活著時,藏起來的最後一個秘密。

萬能青年旅店有句歌詞這樣唱:

來到自我意識的邊疆

看到父親坐在雲端抽煙

他說孩子去和昨天和解吧

就像我們從前那樣

學會愛是門課題,亦要在愛中學會相互體諒。

我的朋友小青就經歷過如歌中所唱的這樣——與父權對抗再到平息,最終因為理解而和解的過程,父親的離世最終讓她成長,成為母親的經歷終於讓她能夠 理解即使是父親也有脆弱的一面,也需要尋找到人性的出口。

小青父親留下的日記便是他活過的證據,寫下這個故事,就是想表達一句話——「人這一生,總要有些堅持。」

堅持一樣事情去做,好襯的上生命的份量。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林搜搜 的精彩文章:

TAG:林搜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