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王陽明心學思想究竟是什麼?

王陽明心學思想究竟是什麼?

王陽明心學思想究竟是什麼?

王陽明

王陽明是明朝的大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是陸王心學的集大成者,寫他是不容易的事,筆者不可能通過一篇短文能將其面面俱到。寫王陽明的書籍、資料汗牛充棟,王陽明的心學流派也多如牛毛,但是一些基本的東西大致上還是一致。學明史,不得不了解王陽明。筆者從上大學開始了解王陽明,但是自己覺得還是雲里霧裡,並不清晰,沒有把握,擔心沒有領悟到王陽明心學的精神實質。寫這篇文章的目的,主要是想簡要介紹自己理解的王陽明心學思想,談談自己對王陽明心學的淺薄的認識,與大家共同學習。一來因為筆者學識有限,所以本文盡量少牽扯到其他學問;二來只是想讓大家花比較短的時間了解王陽明和他的心學基本框架。

《左傳》:「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三不朽。」春秋時叔孫豹提出的這「三不朽」,成為後世評價聖賢的標準。「立德」,即樹立高尚的道德;「立功」,即為國為民建立功績;「立言」,即提出具有真知灼見的言論。有一種說法,中國歷史上真正能達到聖人標準的,只有春秋時代的孔子和明朝的王陽明,曾國藩只能算半個。而王陽明是唯一沒有爭議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聖人。成為後世無數精英人物模仿的對象,一直被模仿,但從來未被超越。

後人將王陽明和曾國藩作比較,多數人認為王陽明的格局氣象更大,曾國藩本人也是處處效仿、追慕王陽明的,曾國藩自己也承認。

王陽明出生在浙江餘姚的一個顯赫的家庭,父親王華是明憲宗成化十七年(1481)辛丑科狀元,官至南京吏部尚書。少年王陽明在外人看來,他是個調皮鬼,沒正經,讀書也不認真,但天資聰穎,是個自負的人,一心想著做聖賢,他認為讀書做官不是第一等事,第一等事是做聖賢,把老師都驚呆了。

他在19歲就中了舉人,21歲、24歲兩次考進士都沒有考中,沒考上的人難過,而他認為因為沒考上而難過是可恥的,這是艱難之時要堅強的意思。27歲那年第三次考中了,受了個閑職,上班後,一直沒有進入工作狀態,他根本沒有很認真上班,經常請假偷溜,外出遊山玩水,紈絝子弟的形象展現在人們面前。

考上進士後的日子就是這樣混著。也許是閑的蛋疼,正德元年,他終於幹了一件扯蛋的事情,他上書正德皇帝朱厚照罵朱厚照最寵幸的大太監劉瑾,之前罵劉瑾的官員被打死打傷無數,已經沒有人再罵了,別人就指責王陽明,大家罵的時候你不罵,大家不罵了你卻來罵,有病啊。王陽明說,大家罵的時候,多我一個不多,少我一個不少,現在沒人罵了,我來罵才有意義,艱難之時挺身而出的意思。行事風格和人不同。劉瑾是能隨便罵的嗎?王陽明被挺杖四十,貶至貴州龍場(今貴陽西北修文縣境內)當龍場驛丞。他的父親王華也被趕出北京,調任南京吏部尚書。後來,劉瑾還是不想放過他,派出錦衣衛在路上追殺他,王陽明憑藉聰明才智,帶著幾個僕人最終順利到達龍場。

王陽明心學思想究竟是什麼?

龍場悟道的山洞

龍場是個什麼地方?聽起來有驛站,還是來當站長,但500年前的龍場是野獸出沒、瘴氣繚繞,不適宜人居住的地方,驛站原有的茅草屋已破敗不堪,周圍是未開化的土著人,在此生活隨時都有生命危險。《古文觀止》收錄了王陽明在此寫的《瘞旅文》,該文是王陽明和僕人埋葬3個客死他鄉的中原人以後所作的一篇哀祭文。這3個異鄉人是官方人士,僅為了微薄的薪俸而萬里奔走,死在異鄉荒郊野嶺,無人掩埋。這幾個死者生前與王陽明並不認識,但王陽明還是親自動手掩埋了他們,這篇祭文的寫的情感深切,面對這幾個客死異鄉的中原人,作者很自然地聯想到自己的遭遇,難道自己的結局也是這樣?

在這樣險惡的環境下,王陽明想到的是要活下去,怎樣才能活下去?經歷過挺杖,又來到了這非人的世界,王陽明開始思考,如果是聖人處在這樣的環境下會怎麼做,一直想、一直想,當他想消極的時候,他馬上想到聖人在這樣的環境下不會消極,應該積極面對。他甚至叫人打造了一個石頭棺材,有事沒事躺進去,把自己當成死人,看看會怎麼想?日復一日的悟道,終於有一天,王陽明悟到:「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史稱「龍場悟道」。這是什麼意思呢?意思就是我們每個人與生俱來心中就包含有聖賢之道,不需要向自己心性之外去尋找什麼聖人之道。

我們知道,明朝的官方指導思想是朱熹解釋的儒家思想,朱熹的思想也是要成為聖人,要按照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路徑走,王陽明和朱熹的衝突在哪裡呢?關鍵是在「格物致知」,朱熹認為,人的內心原本是空空如也的,必須要通過「格」物來達到認知的目的,不斷把空空如也的內心填滿,這有點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實踐論的味道。

但王陽明認為,我心即是宇宙,我的心即是天理,心外無物,應有盡有。對這句話,很多人就不好理解了。一次王陽明與朋友同游南鎮,友人指著岩中花樹問道:「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於我心亦何相關?」問得好。相信大多數人也是這個想法。但王陽明回答:「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既來看此花,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這時什麼意思呢?王陽明的意思是,你沒有看到這些花的時候,這些花寂靜地深藏在你的內心深處,你並不知道,等你看到這些花時,這些花在你心裡就被激活,讓你能感知到它的存在。再比如說,你如果說王陽明不會駕駛汽車,他肯定不答應,他會說駕駛技術深藏在他的內心,他會駕車,只是駕駛的技術有待通過實踐來激活,不是把自己本沒有的駕駛技術從外界學過來,而是把已有的駕駛技術激活。這是心學的第一步,即哲學上說的本體論,解決了是什麼的問題。

這個問題和朱熹是相反的,朱熹的將外界的東西搬進內心的辦法可能會讓人望而生畏,沒有的東西要一個個搬進來,最終使得自己成為聖人,這個「搬進來」就相當於是無中生有,這多難啊。王陽明年輕的時候對朱熹的「格物致知」進行了實驗,親自去「格」竹子,格了三天三夜也沒有格出竹子的理來?而王陽明的思想是,你自己本身就具備了所有,只要去偽存真,把不好的移出去,剩下的就是好的,最終能為聖人,這樣看起來多容易。比如鏡子本身是可以照出事物的,但是蒙上了污垢,照不出來,你只要把污垢去掉,就可以照出來,這比朱熹沒有鏡子去造一個鏡子出來是不是容易多了?比如人們走遠路,很累了,問目的地快到了嗎?回答不遠了,就在前面,人們信心就來了;如果說還有很遠很遠,人們馬上就氣餒了,路實際上還是那麼多路,沒有減少。這是一樣的道理。但王陽明的辦法,能讓普羅大眾感覺通往聖賢的路比之前容易了,減少了人們的畏難情緒。但實際上是什麼呢?不管是朱熹的搬進來還是王陽明的移出去,其實都是搬運工,是很累很辛苦的事,不好比較誰更難誰更容易。所以中國迄今只有兩個半聖人。

王陽明這個思想是違反明朝主旋律的異端思想,謾罵王陽明人上至中央政府高級官員,下至地方小吏,總之非常多,很多主流人士認為這是公然背叛朱熹,十足的異端思想。天縱英才的王陽明一輩子都沒有進入過中央中樞工作,都是被人指揮來指揮去,平定了危害南贛地區四省的匪患沒有得到應有的獎賞,平定了江西寧王朱宸濠叛亂沒有得到應有的獎賞,平定了廣西的匪患也沒有得到應有獎賞,還得時時擔心來自昏君和姦臣的陷害,最終死在從廣西回鄉的路上。可以說,心學讓王陽明實現建功立業,也讓他一輩子活的憋屈,可能王陽明自己不覺得憋屈,但是至少外人看來是相當憋屈的。除了自身原因,也有生不逢時的原因,王陽明是在弘治年間中的進士,弘治皇帝朱佑樘還算是個明君,但王陽明的主要工作成就是在正德皇帝朱厚照、嘉靖皇帝朱厚熜兩位皇帝任上完成的,這兩哥們是出了名的昏君。反過來說也是拜昏君所賜,要不是正德皇帝朱厚照的四十挺杖和發配龍場,王陽明也去不了龍場,沒有龍場悟道,可能就沒有王陽明心學,就沒有聖人王陽明,也算是逆境成才。

心外無物,一切都在心中,那心中自然包括善的也包括惡的。那要成為聖人應該怎麼做呢?朱熹是「存天理、滅人慾」,王陽明是「存天理、去人慾」,天理在這裡就是合理的東西,比如人要吃飯;人慾是不合理的東西,比如不光要吃飯還要大碗喝酒大塊吃肉。比如,要娶老婆是天理,比如要娶美女做老婆就是人慾。

那試問,肉留給誰吃?酒留給誰喝?美女留給誰娶?

怎麼做才能去掉惡的?兩個辦法,王陽明說,一是要保持思考反省的習慣,自己要常想、要常悟,不要動心,不要被邪念影響,把被人的慾望包裹的良知體現出來。另一個是要靠實踐,光靠悟、靠省不行,光靠悟、靠省基本就是陸九淵的套路,心學又叫陸王心學,陸是陸九淵,心學的前輩,王陽明在陸九淵的基礎上,加入了實踐,實踐不是朱熹的那個「格物」,是「驗物」,又叫「事上練」,「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強調以事磨練,磨心。朱熹靠格物致知;陸九淵靠悟物致知,就是靠悟差不多就可以了;王陽明是既悟物致知又驗物致知,比如剛才說到的山間野花,你要去感知它,驗證它的存在;比如駕駛技術,你要去實踐駕駛,感知自己駕駛技術的存在,不去驗證,它就沉寂在你的內心不被激活、不被感知。

明白了這個道理就知道王陽明說的「知行合一」是怎麼回事了,王陽明的知行合一不是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和實踐論,王陽明強調,知就是行,行就是知,不知不行、不行不知,比如孝順父母的心,你本身就有,但是你不行孝,孝心和野外自生自滅的野花一樣,還只是沉寂在你的心裡,沒有激活、沒有被感知、沒有被體驗,所以沒有行孝你就不知道孝順,要靠你的實際行動的孝順去驗證你內心裡的孝心,所以知就是行、行就是知,不可分割。

「存天理、去人慾」的最高境界就是致良知,惡的東西、不好的東西都被剔除了,剩下的東西就是最好的東西,這個最好的東西-良知到底是什麼東西?很難說明白。按王陽明的話說,良知能分清是非善惡,是天理,致我心的良知於萬事萬物上,萬事萬物就得到了天理,皆大歡喜。

王陽明把這個良知當做自己的行動指南,就是做事要按照自己的良知指引去做,按照良知做事,能心情愉快,能心安理得,能無怨無悔。良知能給你無窮的力量,即便全天下人都認為自己的言行錯亂,也沒有關係,也不用動心,真正的自信就是相信自己的良知。良知告訴你該做什麼事,那就去做,不必顧慮。

1519年中,王陽明以少勝多,僅用了42天就平定了江西寧王朱宸濠的叛亂,將號稱擁兵10萬的寧王朱宸濠生擒。王陽明用的是什麼?靠的是什麼?靠得是王陽明的心理學知識和嫻熟的運用,裝神弄鬼,弄得寧王朱宸濠疑神疑鬼、方寸大亂,最后土崩瓦解。比如,王陽明偽造與朱宸濠部下的文書來往,偽造調動部隊的文書,然後讓朱宸濠獲取,讓朱宸濠雲里霧裡。朱宸濠的謀士李士實說:王陽明也就能對付幾個山賊,這人全靠忽悠成事。手下問王陽明,這麼低級的手段,朱宸濠會相信嗎?王陽明說,朱宸濠是謀反是違背良知的事,心不定,只要朱宸濠動心就會懷疑,一懷疑我們大事就成了。

作為一個體系來說,這個學說有許多自相矛盾之處,有許多不好解釋的地方,又比如,心學認為:絕不要先以惡意去推測別人,否則自己就先惡了,就是先喪失良知的表現。比如他在廣西剿匪時候,經過王陽明的分析,匪首王受等人是走投無路的官逼民反,良知尚在,可以招安,所以王陽明一開始就對這些匪首推心置腹,以真心換真心,把自己的部隊撤走,南寧城裡都是土匪的武裝,匪首看到此等情景,主動負荊請罪,接受王陽明招安。干這種危險的事,需要多高的智慧和多強大的內心啊?!那麼,不要先以惡意去推測別人,該如何防止別人的惡意呢? 比如詐騙,你若沒有戒心,那是不是會上當受騙。

又一次學生問他,那能不能考科舉做官呢?王陽明思考了很久,說:「應視功名利祿如浮雲,要勇敢地去做事,不必計較事成之後的榮耀。有榮耀是我幸,無榮耀是我命,這就是良知給我們的答案。」

王陽明所有的努力,就是要致良知,要抵制人慾、抵制邪惡的意念,要成為聖人。他的思想就是做聖人的思想,只問耕耘,不問收穫,沒有收穫,不用動心,不用難過;有收穫,那是水到渠成的事,不必驚喜。人們要做的就是不斷地做好自己的事,用心做事,把良知的力量發揮到極致,做最好的自己,達到我心光明的境界。

王陽明的心學思想有很多積極的因子,其中的一些思想作為為人處世的方法,可以對很多人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比如,王陽明心學看似不求物質名利回報,他一再強調努力致良知,用心做事,勤奮做事,提出「不以聰慧警捷為高,而以勤確謙抑為上」,這些思想對激勵人上進和成功是有幫助的,一個人養成了做好人的習慣、養成了勤奮的作風,就會把勤奮當成自己習慣,把勤奮當成良知,當成生活的一部分,加班不累,工作不累,最後想不成功都難。比如北宋名臣王安石有句詩「曉枕不容春夢到,夜燈惟許月華侵」,這看似對熬夜加班辛苦的抱怨,實際上是在苦中作樂,享受加班的快樂。

雖然說,心學是聖人之學,中國古代也只有兩個半聖人,但是大批仁人志士在通往聖人的道路上,激發了良知、激發了潛能,付出了艱苦卓傑的努力,他們雖然最終沒有成為聖人,但實際上做出了許多有益的貢獻,這一點是值得肯定的。

朱熹的理學和王陽明心學都是儒學,個人認為,從本質上來說,沒有什麼區別,只是通往目標的路不一樣。後世的人們或多或少都受到王陽明心學的影響,曾國藩、孫中山、蔣介石等等,許多人把王陽明作為精神導師。王陽明心學在日本流傳很廣,日本的海軍元帥東鄉平八郎在日俄戰爭中全殲俄國太平洋艦隊和波羅的海艦隊,慶功宴會上,面對著大家誇讚,東鄉平八郎拿出了自己的腰牌,上面只有七個大字:一生伏首拜陽明。

強調磨練心性,建立強大內心,這是有積極意義的。凡是想做一個強大的人,做一個內心無比堅強的人,都可以從王陽明哪裡得到啟迪。有弟子問他:如果您在年輕時被派來剿匪,您能成功嗎?

王陽明回答:可能不行。

弟子問:「為什麼?」

王陽明回答:我說過,年輕時涉世未深,內心浮躁,心不定就難成事。經歷一番磨難才能脫胎換骨,成為真正能解決問題的人。

按照王陽明的思想,大規模公開選拔年輕幹部越級擔任重要崗位是不妥的。

清末民初怪才楊度寫給孫中山先生的輓聯:「英雄做事無他,只堅忍一心,能成世界能成我;自古成功有幾,正瘡痍滿目,半哭蒼生半哭公」,這個輓聯裡邊的「只堅忍一心,能成世界能成我」就生動體現了王陽明的心學思想。

這些思想對好學上進的人很有吸引力,但是對普羅大眾、對凡夫俗子的幫助有限,王陽明自己也承認,抵制邪念的侵擾很難很難,「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更不會一蹴而就。那我憑什麼這麼努力?我憑什麼這麼心累?我憑什麼不求回報?很多人一開始也很努力,但是最後堅持不下去,太累了,太苦了,「皇圖霸業談笑聲、難抵人生一場醉」,人生苦短,把自己搞的這麼辛苦又何必?台灣著名政治學者、前「行政院長」江宜樺寫過一篇文章《自由主義的處境與未來》,從學術的角度來說,筆者覺得寫的非常好,裡面有一段話,「相反地,如果我們不滿足於此種最低限度的德性,而一定要將某些人堅信的較高理想(如儒家的聖王或柏拉圖的哲君)變成政治社會的共同標竿,則各種強制、壓迫、灌輸、洗腦等非民主的手段必然復活,然而我們憑什麼斷定『一個好吃懶做的人生,就必然不如自強不息的人生』?他們也會問:除了要求所有成員都遵守某些起碼的公民義務之外,難道我們不應該把『如何實現理想人生』的問題歸入私人領域,讓每個自由公民以他認為合宜的方式加以追求?」

是啊,我們憑什麼斷定「一個好吃懶做的人生,就必然不如自強不息的人生」?我就想做個普通人,沒心沒肺不行嗎?

這是王陽明心學要解決又無法解決的問題。

嘉靖皇帝朱厚熜的兒子隆慶皇帝朱載垕即位後,追贈王陽明為新建侯,謚號文成,成為明朝中後期唯一因軍功封侯的文官。當年太平軍佔領南京,清廷說,收復南京者封王,最終,收復南京的曾國藩也只是得到了侯爵。知道為什麼了吧?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一般把這四句話當做王陽明心學概括性論述,簡稱四句教。

筆者不相信所有成功的人士都學了王陽明的心學,沒有王陽明的心學,照樣可以通往成功的目的地。但是筆者相信,會一直有渴望成功的人學習王陽明心學,讓王陽明心學陪伴前行,做一個內心光明磊落的人,激勵人生,指引光明前景。

有人說,未來,不是窮人的天下,也不是富人的天下,而是一群正直、正念、正能量的人的天下。

王陽明臨死的時候說了一句話:此心光明,亦復何言?(原創作者:朱穩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