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食即是正義!暢遊舌尖上的電影

美食即是正義!暢遊舌尖上的電影

人世間,酸甜苦辣,若長良川。一日三餐,我們都離不開吃,孟子有云:「食色性也」,食乃民生之根本。

對人來講,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你有真正思考過「吃」這件事嗎?作為一名優秀的吃貨,本期節目,我們就將帶領大家遊歷世界各處,在電影中領略各地不同的美食,探尋鏡頭下的飲食文化,品味人生中的酸甜苦辣。

第一站:中國:家庭之味

影片:《飲食男女》

《禮記》曰:「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飲食男女」這四個字拆開來講,「飲食」,指的是文化和性,而「男女」則是眾生你我,「飲食男女」指的就是在充斥著慾望的大眾文化背景下,人們普遍的生活狀態。

在李安執導的電影《飲食男女》中,影片中的第一個鏡頭,便是俯瞰芸芸眾生穿梭街頭的場景,極富市井況味。

當然,歷來為影迷和吃貨們所津津樂道的橋段,莫過於影片開頭那段,對於老朱做菜時的近景特寫了。

為了儘可能展現這段做菜的細節,李安特意找來了1992年台灣「中華美食展」的金牌得主,施建發來做為郎雄處理菜品時的替身。

殺魚,片魚,拍粉,炸魚,一道松鼠桂魚的製作工序,在李安的鏡頭下逐一交代。

在開場的這次豪華家宴中,老朱準備了雞煲翅,火爆雙脆,松鼠桂魚,東坡肉,一品汽鍋雞,蟹粉湯包等等菜品,無不令人垂涎欲滴。

縱使老朱使出渾身解數,用一次次豐盛的菜肴,來凝聚家庭的向心力,彌補家庭成員之間的心靈裂隙,但無奈終是一場徒勞,他難以阻止家庭理想的漸漸崩塌。

《飲食男女》中一共出現了六次聚餐的場景,而每一次聚餐,都是一次家庭成員親情的疏離,以致最終傳統的家庭秩序徹底破滅,而新式的家庭關係得到重構。

老朱的大女兒家珍是虔誠的基督信徒,每一次晚宴前,她感謝的是上帝,而不是父親;二女兒家倩則與前男友保持肉體關係,並和有婦之夫發生感情;三女兒家寧則與閨蜜的前男友走到了一起。

三位性格迥異的女兒,在感情處理上的先鋒化表達,無疑是對以父親為代表的中國傳統家庭規則的一次次挑戰和叛逆。

未婚先孕的家寧,大膽表白的家珍,她們用極為率性出挑的方式,致使傳統的家庭結構遭遇瓦解,而影片最為戲劇化的一幕,發生在老朱宣布他將與錦榮組成家庭的那一刻,此時,中華傳統倫理的捍衛者老朱,勇敢的推翻了自己恪守終生的傳統信條,而他本人,最終也離開了這個家。

如今「龍鳳呈現」都能混充「翠蓋排翅」,這人心粗了,吃的再精也沒什麼意思,老朱心中的那箇舊世界就這樣去了,而他也以充滿活力的姿態,接納了西化的新式思想。

影片的最後一餐,曾經最渴望掙脫家庭束縛的家倩,卻成了老房子最後的守護者,李安也藉此喻意著,在面對新潮流的洶湧襲來時,中華傳統文化其實並沒有斷流,而是在另一股細流中得到了別樣的傳承。

第二站:法國:夢想之味

影片:《料理鼠王》

法國菜是世界上聞名遐邇的西方風味重要流派,法國也有「西餐王國」的美譽,法國菜以口感細膩,醬料美味,餐具擺設華美而著稱。

皮克斯在2007年出品的動畫電影《料理鼠王》,就是一部講述小老鼠在法國餐廳實現夢想的勵志故事。

影片以法國巴黎作為故事背景,這裡有可口的法式美食,浪漫的法式愛情,以及迷人的巴黎夜景,儘管坐擁眾多法式元素的加持,但《料理鼠王》所要表達的,依然是一個純正的「美國夢」。

廚神先生是法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廚師,他的著作《每個人都是大廚》傳遞著自由平等的普世價值,這也就意味著人人都可以實現夢想,就算是在下水道中寄居的小老鼠,也可以擁有追夢的權利。

廚神先生的雞湯語錄,一直激勵著小老鼠雷米,陪伴它在一片反對聲中勇敢尋找自我,給予它積極追求夢想的勇氣。

在影片中,多次出現雷米坐在屋頂,沉醉於巴黎夜景的場面,面對著巴黎無比壯麗的萬家燈火,雷米顯得是如此的渺小,但就是這無比渺小的身軀,卻滿載著征服世界的美麗夢想。

在經歷層層艱險之後,雷米終於得到了證明自己的機會,在影片的最後,他做了一道法國家喻戶曉的普羅旺斯燉蔬菜。

普羅旺斯燉蔬菜是一道非常經典的法國鄉村菜肴,內含茄子,洋蔥,番茄,青椒,義大利絲瓜等等,雖然只是家常的雜燴燉菜,但卻融化了以尖酸刻薄著稱的食評家Ego,喚醒了深藏在他童年回憶中媽媽做菜的味道。

Ego在隨後的美食評價中寫下這樣一句話: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藝術家,但是一個偉大的藝術家可以是任何人。這句話也成為影片點題的金句,令無數追夢者為之感動。

雷米美夢成真,他成了法國五星級餐廳的掌勺廚師,而《料理鼠王》最終也依靠打動人心的夢想之味,獲得了第80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獎。

第三站:義大利:愛情之味

影片:《美食、祈禱、戀愛》

伊麗莎白·吉爾伯特在2006年出版了自傳體小說《美食、祈禱、戀愛》,該書因女性自我尋找的主題而備受推崇,曾連續187周位於《紐約時報》最暢銷書名列。2010年,該書被導演瑞恩·墨菲改編成電影,搬上了大銀幕。

電影《美食、祈禱、戀愛》以伊麗莎白的自我成長之旅為敘事視點,觀眾追隨伊麗莎白的腳步,分別流連於時尚現代的紐約都市,歷史輝煌的羅馬古都,紛繁雜亂的印度城邦,以及充滿異域田園風情的印度尼西亞,在這場旅途中,伊麗莎白的心境不斷起伏變化,並在最終破解人生的困局,獲得心智成長。

當伊麗莎白在羅馬生活期間,影片採用了大量全景鏡頭和俯視鏡頭,表現出羅馬歷史的輝煌歲月和奧古斯丁陵墓的雄偉壯觀,而對義大利美食的特寫鏡頭,則流淌著細膩的生活氣息,就在這樣的氛圍營造中,伊麗莎白的靈魂從紐約壓抑的鋼鐵森林中解脫出來,她漸漸學會了如何輕鬆享受生活。

義大利的菜肴源自古羅馬帝國宮廷,有著濃郁的文藝復興時代里佛羅倫薩的膳食情韻,素來被稱為「歐洲大陸烹調之母」,在義大利和煦的陽光下,伊麗莎白盡情享用美味,她釋放了所有的不快和困惑,買一條大號的褲子,暢快的吃著她所喜愛的披薩,義大利面,冰淇淋。

影片中有一段伊麗莎白在吃意麵時的橋段描寫,在莫扎特歌劇《魔笛》的烘托下,導演的鏡頭對準了伊麗莎白享用義大利面時的每一個細節,她讓麵條在銀叉上纏繞,目光注視著街頭的愛侶,同時又大口品飲著美味的紅酒,她過去人生中發生的種種,都在感官的放肆享受中得到消解。

在這部名為《飯、禱、愛》的影片中,伊麗莎白通過一次旅行,享受了美食,獲得了愛情,她在紐約告別了婚姻,在義大利讓靈魂休憩,在印度找尋自我,又在印尼重獲真愛。

正如影片中所說,為愛失去平衡也是平衡的一部分,誠然,我們總是夜以繼日的為名利奔波,卻忘記了該如何停下,希望有一天,你也能坐在被午後陽光擁抱的義大利小城,品嘗一份美味的義大利美食,偷得浮生半日閑,而短暫的放棄追逐,也會是追逐的一部分。

第四站:日本:人生之味

影片:《深夜食堂》

《深夜食堂》自2006年10月在小學館發行的漫畫雜誌《big comic original增刊》中連載以來,單行本系列發行量迄今已經高達230萬部,漫畫作品後來也被改編為日劇和電影。從不溫不火,到小眾擁簇,再到名遍亞洲,《深夜食堂》在不經意間,用一種獨特的方式,溫暖了無數深夜孤獨的心。

在新宿巷弄深有一家日式食堂,每當長日終盡,老闆的一天才剛剛開始,食堂的菜單上,除了豬肉醬湯和酒別無他物,但客人可以隨意點自己想吃的菜,營業時間是從凌晨十二點到早上七點,這裡就是深夜食堂。

深夜食堂沒有氣勢逼人的名餚大餐,只是簡單溫馨的家常小菜,從那不勒斯風意麵,到山藥拌飯,再到解酒的咖喱飯,影片講述中三個故事,都以不同的食物來命名。

日本料理向來注重自然的原味,而其烹調方式也極其細膩精緻,日料以糖、醋、醬油、味噌、柴魚、昆布等為主要調料,注重味覺、觸覺、視覺、嗅覺等以及器皿和用餐環境的搭配的意境。

《深夜食堂》以完全生活化的敘事節奏,在狹促的空間限域中,將人間百態娓娓道來。

篤信金錢的小三川島玉子,勇敢尋找新生活的美知留,在追愛旅途中迷失的大石謙三,《深夜食堂》的故事感細膩而不矯情,深邃卻不熱烈,影片也如追求原味的日本料理一般,將生活中具有真實感的哀傷與喜悅提純出來,以臻觀眾細細品嘗。

一個月明星燦的溫柔良夜,在巷弄深處的樹影之下,人們聚集在一家小酒屋之中,這裡有聚會完後的上班族,有風俗店的媽媽桑,也有深夜寂寥無事的閑散之人,在店裡吃一些簡樸實惠的美食,喝一瓶冰鎮啤酒,笑鬧間,紓解著生活中的種種壓力。

——尾聲——

在眾多與美食相關的影視作品中,無論是周星馳《食神》里的黯然銷魂飯,還是《料理鼠王》中的普羅旺斯燉蔬菜,大道至簡,大巧若拙,最終能夠打動人心,往往不會是那些精飾華美的豪華菜品,而是勾起人萬千思緒的家常小膳,除去味蕾上的暢爽之外,更深層次的,是盪激靈魂的回味。

春去秋來,時節輪轉,我們從李安鏡頭下的豐盛家宴出發,遍嘗人間況味,最終到深夜食堂中停靠談笑,閑與仙人掃落花。

無論是家庭的味道,夢想的味道,還是愛情的味道,人生的味道,此生種種況味,都是好味,匆匆一生不過幾十載春秋,願君懂得惜味。

歡迎轉載~

想認識志同道合的朋友,可以加入我們的官方QQ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龍叔的電影放映室 的精彩文章:

狗屎英雄的好人病

TAG:龍叔的電影放映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