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在床上,飯在鍋里
養娃
養娃之後,才會發現這真的是一件充滿樂趣的事情,因為他會傾注你所有的愛,並且每天都能在娃的成長和變化中感受幸福快樂。
▼01▼
去年很長一段時間,風靡一種從日本傳來的小遊戲「養蛙」。
神奇之處在於,遊戲沒有中文版本,界面全部都是日語,同時這是一種典型的「佛系」放置類遊戲,除了給愛旅行的青蛙準備相應的餐包,其餘就不用管了。你不知道它去了哪裡,你也不知道它什麼時候回來,當然它也不會長大下崽,甚至你都不知道這樣的遊戲環節有什麼意義……
有人說這個遊戲的本質是日本政府了為了解決日益下滑的生育率所推廣的,希望大家在「養蛙」的角色中體會噹噹父母的感覺,因此「養蛙」等於「養娃」。
▼02▼
大概對於這樣佛系的遊戲,從心底是不可能長草的,所以著實看不懂那些連基本操作提示都看不懂的人到底體驗到的樂趣是什麼。
另外一種就是養狗養貓把小寵物當「兒子」、「閨女」來養的人,大概也是我無法理解的吧。首先聲明,我同樣也很喜歡這些貓貓狗狗,也認認真真的養過,只不過最多只會把它當成「小夥伴」。現在不養,最主要的原因也是僅僅是以為擔心照顧的不好,讓小傢伙受委屈。
只不過,喜歡是一回事,但真要遇到樓下漂亮的美女拎著一隻泰迪見面跟你打招呼「叫阿姨好」……這大概就很過分了。
▼03▼
在此之前,總是被養娃的各種煩神費力安利,總覺得所有的小孩,至少在還不懂事之前都是一道很難邁過的坎兒。
而真正有了小孩之後,這七八個月以來,感嘆得最多的竟然是:好省心!
感冒、發燒、厭奶、長牙、哭鬧、認生……擔心的事情一件都沒有出現,此前的功課算起來是白做了。天生愛笑,餓了吃,吃飽睡,一直都規規律律,每天睡覺和醒來的時間甚至是拉臭臭的時間都神準時。晚上下班回家,多數情況下小傢伙已經在床上睡著了。躡手躡腳走到床邊去看他熟睡的樣子,竟然發出咯咯的笑聲,不知道是做什麼美夢。
▼04▼
隨著夏天的到來,白天越來越長,天黑的也越來越晚了。
家裡老太太晚飯後都要出去遛彎兒,說是遛彎兒,大概每天都是一樣的路線,去當廣場舞的觀眾。飯後適當運動倒是極好的習慣,只是每天出門的時間越來越早,回來的時間越來越晚。
打開房門,客廳的電視並沒關。徑直走到廚房,揭開鍋蓋,裡面一定有盛好的飯和菜在篦子上。雖然給老太太說過很多次,不用放到加熱水的鍋里保溫,因為微波爐加熱也就是一兩分鐘的事情。但是用老太太的話說,「一分鐘也是時間」,顯然在她的印象里,上一天班好不容易的熬到回家的我肯定就跟餓死鬼沒兩樣。
▼05▼
記得老人們都說「乖三歲,恨九年」,意思是孩子再大一點就狗都嫌了。所以家人經常會說,再大一點就不好帶了。不過,對於一個從小到大都始終保持「乖孩子」的我來說,我其實更希望小孩可以保持應有的天性,可以更頑皮一些。
如果說佛系「養蛙」是彌補一種心靈寄託的話,那「魔性」養寵物則是缺乏內心深處的依靠,無論如何,終歸還是避不開要考慮養娃。養娃之後,才會發現這真的是一件充滿樂趣的事情,因為他會傾注你所有的愛,並且每天都能在娃的成長和變化中感受幸福快樂。
二小姐:那個最會講故事的女同學
這是
原創
轉載聯繫授權


TAG:erxiaoj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