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南京大學 實施「十百千」優質課程建設

南京大學 實施「十百千」優質課程建設

■建設一流本科教育系列報道

本報訊(記者 董魯皖龍)本科人才培養的著力點在哪裡?怎樣真正實現以本為本,構建一流本科教育?「南京大學以課程建設為核心,夯實課堂內涵,解決好『教什麼』『怎麼教』和『學什麼』『如何學』的問題,對本科教育進行『全面施工內部裝修』,著力打造世界一流、中國特色、南大風格的本科教育。」南京大學相關負責人說。

2016年,南京大學專門發布了《南京大學關於加強優質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提出實施「十百千」優質課程建設,即建設十門量級處於國際先進水平的示範性精品課程、百門量級具有國內重要影響的精品教改新型課程和精品學科專業核心課程、千門量級體現南京大學先進教學水平的課程,為不同類型的學生提供個性化、多樣化、高質量的課程群。

優質課程建設的思路是什麼?「融合價值引導與專業素養是南大課程的建設方向,同時我們也積極推動學科建設與本科教學相互融通,科研優勢不斷轉化為教學優勢、學科資源不斷轉化為教學資源。」該負責人介紹。

他舉例說,由長江學者、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李向東主持的「宇宙簡史」課程融合了思想政治教育與理工科課程,有機融合天文知識與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方法論,深度融合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就是南京大學新型專業課的一個「樣板」。

怎樣讓教師潛心教學,學生主動學習?通過「邀、聘、提、揚、止」等一系列舉措,營造「教學為責、教學為樂、教學為榮」的文化,形成重視教學學術、追求卓越教學的良好氛圍。

「邀,即實施『百位名師邀約計劃』,2018年度計劃邀約來自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美國貝爾實驗室等14位境內外專家學者走進南大課堂。聘,就是完善職稱和崗位聘任中本科教學工作質與量的標準,大力推行『同學歡迎、同行認可、校友滿意』的教學工作評價和公開課評估制度。提,即建立高質量的教師教學發展支持與服務體系,目前已組建教學團隊40餘個,結對培養了70餘名青年教學骨幹。揚,就是設置多層次教學獎勵體系,使為本科教學作出貢獻的優秀教師得到應有的尊重和更廣範圍的認可。」該負責人說,而「止」是指健全「劣課」退出機制和教師教學預警機制,對教學質量始終處於較低水平的教師做轉崗處理。

在調動學生積極性方面,南京大學通過打造「主體性」「挑戰性」學習文化,提升學分「含金量」,讓青年學生主動學。一是由「學生定製」課程,把主動權還給學生,目前已開設DIY課程50餘門。其次,建立學習激勵與約束機制,構建學生榮譽學分體系,營造自主學習氛圍;同時開展學業評價改革,將學業評價嵌入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實施過程性評價。再其次,推進研究性教學,以研究為導向,在研究中學習、在學習中研究。此外,信息技術是必不可少的一環,開展翻轉課程改革,為學生主動參與、獨立思考、自主探究、相互合作提供教學環境和平台支撐,目前已有近百門課程實現「翻轉課堂」。

《中國教育報》2018年07月19日第1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山東招收培養鄉村幼師公費師範生
信息免疫,不可忽視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