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驚奇 > 他是抗日名將,出征前為母洗腳,南京保衛戰中彈盡糧絕自殺殉國

他是抗日名將,出征前為母洗腳,南京保衛戰中彈盡糧絕自殺殉國

饒國華是抗戰初期最早自戕殉國捨生取義的高級將領。饒國華,字弼臣,號退思,1894年出生在四川省資陽縣一個農民家庭。他幼年在家鄉讀私塾,辛亥革命爆發後棄學從戎。入伍後,他先後在川軍第一師「頭目養成營」、「合川軍官傳習所」學習軍事

1926年,饒國華以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一軍第七師副師長的身份,參加了北伐戰爭。此後數年間,為劉湘統一川政立下汗馬功勞,成為聞名一時的川軍名將。1933年,饒國華隨川軍參加了為時兩年多的圍攻紅四方面軍的作戰。面對民族危機日益加深的嚴峻局勢,他曾多次表示:「國難如此,實不願再見自相殘殺的內戰,損失國力,利於敵人」,「只要開始抗戰,我就要立在戰爭的最前線」。

饒國華出征前,曾回鄉與家人作最後一次團聚,臨離資陽時,特地拜訪了伍鈞老先生,說:「此行為國抗戰,不成功便成仁。學生如幸得馬革裹屍還,學生之家屬,尚望恩師照拂也。」又囑咐妻子藍紫仙:「余此去,為國而戰,義無反顧。自古忠孝不能兩全,老母年高,望盡心奉養。」

9月2日,饒毓琇在回憶父親饒國華時,也講述了一個父親孝順自己母親的細節,「那是離家前一個晚上,父親專門打了一盆洗腳水,親自端去給祖母洗腳。」饒毓琇說,她仍深刻地記得,當時父親單腿跪地,動作輕緩,慢慢地給祖母洗好腳,剪好指甲,擦乾,再穿好襪子

1937年9月初,饒國華率一四五師出川抗戰,11月抵達河南新鄉待命。11月12日,上海被日軍攻陷,首都南京危在旦夕。為牽制企圖由太湖沿線西侵南京之日軍,第二十三集團軍奉命南下到安徽布防,第一四五師奉令扼守軍事要衝廣德。

11月23日,日軍牛島貞雄師團突然自太湖分乘100餘艘汽輪和橡皮艇進犯宜興、長興一帶,隨即兵分兩路佔領泗安,直逼廣德。日軍在坦克、飛機的配合下對廣德發起猛烈攻擊。面對優勢敵人,鐃國華率部堅守城池,奮力拚殺,經過三晝夜激戰,予敵大量殺傷,自己傷亡也十分慘重。正在雙方戰爭呈膠著狀態之際,所部團長劉儒齋違背軍令,擅自後撤,導致我方全線潰退。到30日晚,廣德失守,饒國華率余部僅一營兵力被迫退守宣城縣十字鋪。

饒國華認為對廣德失守自己負有不可推卸之責,痛心之中,他寫下遺書,舉槍自戕,時年43歲。他在遺書中寫道:「廣德地處要衝,余不忍視陷於敵手,故決與城共存亡,上報國家培養之恩與各級長官愛護之意。今後深望我部官兵奮勇殺敵,驅寇出境,還我國魂,完成我未竟之志。」

1937年12月12日,國民政府追授饒國華為陸軍上將,並為其舉行了隆重的公祭儀式。蔣介石親自為饒國華撰寫兩幅輓聯:「虜騎正披猖,聞鼓鼙而思良將; 都資捍衛,昌鋒鏑以建奇勛。」「秉節之來,捍國衛民方倚舁; 存仁而達,唁生弔死倍哀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屋 的精彩文章:

滅絕人性的獸行 南京大屠殺中婦女的悲慘遭遇
開國大將曾兩次救了蔣介石的命,他病逝後,蔣介石老淚縱橫

TAG:書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