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當代中國年輕人的3大危機,你中了幾個?

當代中國年輕人的3大危機,你中了幾個?

當代中國年輕人的3大危機,你中了幾個?

01

大四臨近畢業的時候,我找了個實習。

為了方便上下班,於是在公司附近和朋友合租。

每個月人均2000塊錢的租金,去掉了工資的大半。

每天回到家精疲力盡,根本無心做飯,叫外賣總吃不完,第二天基本全壞掉。

後來慢慢習慣了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看電影、一個人搬家,一個人去醫院。

有時會因為別人的一點善意而心潮澎湃,有時又會因為一件小事,在欣喜和絕望中來來回回,孤獨往返。

典型的「空巢青年」。

我身邊的朋友,很多也都是空巢青年。

為了實現自身價值,遠離家鄉,隻身一人來到大城市奮鬥。

雖然經常在網路上叫囂著:每天都好孤單啊。

但實際上並不願意出去社交,也懶得花時間去認識新人群

在好奇心研究所發起的「你是如何扮演城市空巢青年」的調查中,受訪者將「宅」的屬性表現得淋漓盡致。


工作日會計劃一個完美的周末,然後到了周末一個人在家宅兩天。

到周日下午了,覺得必須出去走走,去趟商場,哪裡人多往哪扎,商場每層轉一圈,空手回家。

窮且宅,總是獨自一人又渴望社交和陪伴

當代中國年輕人的3大危機,你中了幾個?

知乎上有一個「如何看待空巢青年」的話題,一些答主寫下了自己的感受:


無人問我粥可溫,無人與我立黃昏;

孤獨的像條狗,但其實連狗都養不起;

我和siri成為了好朋友。在沙發上看電視睡著了,醒了發現一切如舊,沒人給我蓋被子,沒人關電視……

其實隨著資源的傾斜,留在大城市工作的年輕人會越來越多,空巢現象只會越來越嚴重。

既然做出了一個人奮鬥的選擇,那就要有活出一支隊伍的準備。

精讀君在終身成長詞典《159:孤獨》中提到:孤獨是一種普遍的情緒。

與其抱怨,倒不如學會與孤獨相處,享受獨處。

當代中國年輕人的3大危機,你中了幾個?

02

除了孤獨之外,年輕人還面臨著健康危機。

一位醫生朋友最近發微博感嘆,說回了趟母校參加同學聚會,結果被朋友說她的頭髮越來越少了。

沒過多久我看見她又發了一張淘寶訂單截圖。

說增發洗髮水已經買好,維生素片也已經下單,枸杞和保溫杯也開始準備起來了。

一開始覺得很搞笑,便在評論底下跟她打趣。

沒想到她直接私信我她工作3年間的發量對比圖,有圖有真相,近期的發量確實大不如前。

不光是這位朋友,以前大學時期可以玩通宵不停歇的小夥伴,現在也慢慢開始把養生掛在嘴邊了。

我們害怕變老、害怕脫髮,害怕熬夜猝死,也開始擔心著很多本不需要在這個年紀憂愁的健康問題

曾經看過一個報道,調查了當代年輕人的健康狀況。

一名在放射科工作的醫生告訴記者:


最近幾年,我國慢性病患病人群正呈現年輕化趨勢。

很多年輕人健康意識淡薄,以為年輕就是健康的「本錢」。

然而,長期的超負荷工作,會讓身體長時間處於高度緊張和疲憊狀態,從而引發各種疾病。

普通如我們,對自己最好的投資就是保持精力,千萬不要犧牲身體去換錢

想起大學教師于娟寫過的一段話:


在生死臨界點的時候,你會發現,任何加班,給自己太多壓力,買房買車的需求,這些都是浮雲。

如果有時間,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買車的錢給父母買雙鞋子,不要拚命去換什麼大房子,和相愛的人在一起,蝸居也溫暖。

03

昨天和一個朋友聊天。

他說在上海工作了3年,每天勤勤懇懇地工作,終於得到了上司的賞識,下個月就要升職了,工資還是之前的2倍。

剛想著要恭喜他,終於苦盡甘來了。

沒想到他卻嘆了口氣,告訴我最後還是決定回家鄉工作了。

原來朋友的父親,前段時間生了場病,為了照顧父親,他請了半個月的假,以為病情很快就會好轉,沒想到卻急轉直下。

作為獨生子,他不得不放棄在上海的工作,回到家鄉重新開始。

他說他根本沒想到,才剛進入社會不滿5年,就已經提前感受到了養老危機。

當代中國年輕人的3大危機,你中了幾個?

知乎上有個很火的話題,叫做:年紀輕輕就面臨養老危機是一種什麼體驗?

有個答主的真實故事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父母兩人都60多歲了,父母的上一代還有一位老人,90多歲。

父母雖然大病沒有,但是小病不斷。

兩人一邊照顧90多歲的老人,一邊還要互助養老。

但是最近,這種平衡越來越難維持了,因為父親摔跤導致骨折,現在住進了醫院。

這一下,原先照顧老人的主力沒有了,還得找護工照顧父親。

微薄的工資難以維持醫療的巨額開銷。

每天睜開眼睛就是計算一下,今天大概要花多少錢。

在這種巨大的壓力下,沒有人是不焦慮的。

社會的節奏太快,每個人都在夾縫中求生存,不停地為柴米油鹽醬醋茶而努力

當代中國年輕人的3大危機,你中了幾個?

04

每個人在人生的不同階段,都會面臨不同的問題。

前有中年危機,後有現在大家常說的青年危機。

這是一個真實存在的東西,幾乎所有人在年輕時都會非常焦慮、暈頭轉向,所以不要驚慌。

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中,童年不幸的小女孩問殺手萊昂:


是不是人生總是如此艱難,還是只有童年如此?

總是如此。

沒有一個人的生活是容易的,我們所能做的,就是踏實地去接受。

接受不能避免的低谷與迷茫,才能以最好的狀態面對接下來的日子

↓怎樣不知不覺,構建你的知識體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精讀君 的精彩文章:

你就毀於凡事想太多
這6本讓人痛哭流涕的好書,到底寫了什麼?

TAG:精讀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