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不失溫暖的黑暗童話,獻給所有的成年人

不失溫暖的黑暗童話,獻給所有的成年人

不失溫暖的黑暗童話,獻給所有的成年人

01

我曾經對童話有個誤解,以為童話就是給孩子看的讀物,因此童話應該是明亮的、幸福的。

然而也有一些黑暗童話,反其道而行之,教給人們深刻的道理。

今天想給大家介紹一本《失物之書》,這是一本黑暗童話小說,作者是約翰·康諾利。

這本華麗、驚心動魄的黑暗童話教會我們思考,在成長的過程中,如何面對失去,如何解決惡意,如何學會成長。

不失溫暖的黑暗童話,獻給所有的成年人

02

故事梗概

二戰時,男孩戴維失去了他的媽媽,喪母的悲痛還未過去,他的父親就再婚並生下了一個孩子。

戴維帶著對繼母和弟弟的嫉妒與憎恨,被一個扭曲人拉進了一個陰暗、血腥的世界。

那是一個非常邪惡的扭曲人,在數不清的歲月里與那些懷有惡意、嫉妒的人做交易。

只要那些人把自己討厭的人的名字告訴扭曲人,扭曲人就能夠讓那些人永遠消失。

事實上,扭曲人一旦得到了名字,就能夠獲取那個人的壽命,以此獲得永生。

而那些懷有惡意的人,也永遠無法回到自己的世界。

戴維被扭曲人騙到這個世界後,一路去尋找國王,用他的那本《失物之書》找尋回家的方法。

一路歷經兇險和難關,終於從一個膽小、羸弱的小男孩成長為一個有勇氣與智慧、有愛與理解的男子漢,粉碎了扭曲人的陰謀。

不失溫暖的黑暗童話,獻給所有的成年人

03

閱讀感悟

關於失去

「從前有一個孩子,他失去了媽媽。」這是小說的第一句話,故事是因為失去而開始的。

男孩戴維的媽媽得了重病,因此他為自己制定了一套特殊的規則。

起床後左腳先落地,刷牙要數到二十,所有行為都要是雙數……

因為他相信媽媽的命運和他的行為聯繫在一起,只要按照規則行事,就一定能夠挽救媽媽的生命。

但最終還是失去了他的媽媽。

在漫長的人生路上,每個人都會失去一些東西

很多時候,這樣的遭遇,難免會讓人情緒低落甚至灰心喪氣。

如果失去的是最珍貴的人,那更容易長時間陷入痛苦和悲憤之中,難以解脫。

我曾經讀過一本書,書中說:


當我們面對煩惱,首先要回想起正確的生活方式和正確的用心。

不要怨恨已經過去的事,不要怨恨他人,不要想像未來的事,不要自責。

當心有所歸之時,我們只需要把一切交給時間即可。

充實快樂地過每一天,終將迎來人生的圓滿。

就像戴維,經歷這麼多事情之後,最終接受媽媽已經離開的事實。

回歸當下,過好以後的每一天,這才是面對「失去」最好的人生態度

不失溫暖的黑暗童話,獻給所有的成年人

關於惡意

這是一本黑暗童話小說,完全顛覆了原有的經典童話。

失去媽媽的戴維面對繼母和新生的弟弟,產生的是嫉妒與憎恨,這或許是人性本能的反應。

知乎上曾經有人問:


同樣是別人比自己強,為什麼有時會產生嫉妒心理,而有時會產生崇拜?

有人回復說:


遠的崇拜,近的嫉妒;夠不著的崇拜,夠得著的嫉妒;有利益衝突的嫉妒,沒利益衝突的崇拜。

不可否認,嫉妒是人普遍的一種情緒反應,很容易通過謠言、詆毀,破壞等行動貶損被嫉妒的人。

戴維也曾經嫉妒過弟弟的幸福,幸運的是,他最後戰勝了自己的心魔,將這份嫉妒轉化為了愛與理解。

當我們面對嫉妒的時候,應該認知嫉妒產生的原因,理解他人

並且合理應用嫉妒的正面意義,鞭策自己更加努力學習,以接近那個被嫉妒的人。

不失溫暖的黑暗童話,獻給所有的成年人

關於成長

在另外一個奇異的世界裡,戴維面對各種危險和暴力,他曾經軟弱過,迷失過,甚至差點出賣了他弟弟。

但在去尋找國王的路上,他得到了守林人的守護、騎士羅蘭的幫助。

最後靠著勇氣和信心的指引,讓他回歸到了原來的世界。

這一路,戴維收穫了成長。

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曾經是戴維。

最初,我們都沒有那麼完美,都或多或少帶著各種缺點。

可能會帶點嫉妒,看到同齡人職位更高,賺錢更多,本能的產生一些不滿;

可能會帶點盲目,總是習慣性地將自己的成功歸因於自身,失敗歸因於環境,而將他人的成功歸因於環境,失敗歸因於其自身;

可能會帶點膽怯,面對學習的壓力、工作的失誤、投資的失敗,可能會下意識選擇逃避……

但這些嫉妒、盲目和膽怯,反而可以讓我們發現自身的不足,然後不斷地改進與蛻變。

總有一天,你會明白這個世界永遠有人比你優秀。

沒有人可以幫你做決定,任何事情都必須自己面對

這就是成長。

04

結語

戴維的媽媽說過:故事是活的,它們和人、貓,狗活著的方式不一樣,它們活在講述中

假如沒有被人類的聲音大聲朗讀過,沒有被一雙睜得大大的眼睛在毯子下面隨著手電筒的光追尋過,它們在我們這個世界就不算真正地活過。

它們能在想像中生根,改變讀它們的人。

它們需要被閱讀,這就是它們拚命來到我們世界的原因。

不僅僅是《失物之書》,每一本書都能給人們帶來變化,帶來一些想像。

那個男孩帶著種種缺點出發,歷盡艱險,最終戰勝了自己的心魔,真正理解了愛,也收穫了愛。

貫穿全書的主題「失去」、「惡意」、「成長」,至少讓我懂得了:

面對失去,最好的人生態度是回歸當下;

面對惡意,最好的態度是予以自己更多的理解和鞭策;

面對成長,最好的過程是不斷克服自身的不完美,繼續向前走

↓怎樣不知不覺,構建你的知識體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精讀君 的精彩文章:

工作後才知道,有這種能力的人,混得不會太差
被「癌症性格」毀掉的中國女人

TAG:精讀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