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式哥特,哥特里的一股清流

美式哥特,哥特里的一股清流

見識了吸血鬼和蝙蝠的中世紀恐怖哥特風,今天我要換個心情,為大家深情介紹哥特中的清流——美式哥特。

脫胎於英殖民地的美利堅,繼承了英國的文化基因,又自帶開放、叛逆的革命因子,在北美大陸野蠻生長,造就了獨具特色的美國文化。仔細看待美國文化,不難發現很多東西都跟歐洲尤其是英國類似,但又或增或減地改上了幾筆。

好了,一本正經得寫了一大段,其實是為了說明:風靡歐洲的哥特風到了美國也是同樣的命運:美式哥特不乏歐洲哥特風的嚴肅、壓抑、沉悶,但又好像哪裡不太對......

所謂美式哥特(American Gothic),是美國畫家格蘭特 · 伍德(Grant Wood)於1930年所畫的一副油畫。吶,就是下面這幅↓↓↓

▲美式哥特,圖源:維基

畫中有一男一女,從背景和著裝來看,他們似乎是農民。男人雙眼直直看向前方,鼻樑上架著一副圓眼鏡,瘦黃的臉上表情嚴肅,雙唇緊閉,手裡拿著叉子,整個人看上去一絲不苟。站在他旁邊的女人穿著維多利亞時期典型的印花圍裙,眼睛看向別處,表情也是一臉嚴肅。

關於這兩人的關係,一直以來都爭論不休,有人說是夫妻,也有人說是父女。格蘭特本人倒是傾向於父女,他在1941年寫給朋友內莉 · 薩德思的一封信里確認了這一點。(我也不懂為什麼畫家都親自說了是父女,還有人要爭說是夫妻......)

他們身後是一棟哥特式房子......好像跟歐洲那種威武霸氣的哥特式教堂不太一樣......但尖頂、大窗戶都是實打實的哥特元素。房前走廊上擺著虎尾蘭和秋海棠。

▲虎尾蘭,圖源:花瓣

畫中男女從著裝到表情都一絲不苟,透出刻板、沉悶、壓抑的氣氛。因而,有人覺得這幅畫是對美國鄉村小鎮生活赤裸裸的諷刺啊。

話說,這麼想也不是沒有道理滴,當年美帝文藝界確實是出現了一股批判鄉村的潮流像舍伍德·安德森的《鄉村故事》、辛克萊·劉易斯的《大街》、卡爾·范·韋克滕的《紋身的伯爵夫人》這些作品,都暗含對鄉村的諷刺。

只是格蘭特本人就覺得很冤了,人家把他們畫上去就是很喜歡他們啊,怎麼變成諷刺了呢?!他曾這樣形容這兩個人物:the kind of people I fancied should live in that house,我喜歡的那種人,他們應該住在那房子里。

▲美式鄉村風貌,圖源:花瓣

也有人覺得這幅作品不過是老套的悼亡畫(old-fashioned mourning portrait)。這麼說簡直細思極恐啊:大白天的,上下兩窗戶都被厚厚的窗帘遮得嚴嚴實實——這正是維多利亞時期的美國常見的悼亡習俗;還有,那女人圍裙下穿著黑色長裙,眼睛看向別處,像是在強忍淚水,告訴自己別哭——一副在為身旁男人哀悼的樣子

總之,刻板、保守、壓抑......似乎是給這幅畫定調了。不過事情還沒完,到經濟大蕭條時期(the Great Depression),沒錯,就是小時候歷史書上寫的那個「一邊是平民排著長隊領救濟糧,一邊是資本家大桶大桶地倒牛奶」的大蕭條時期。這幅畫在大家眼中,描繪出的內容又變成了美國人民堅毅不屈、不懼困難的開創精神......

▲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照片,圖源:老照片奇遇

大蕭條時期這番「美國精神」的解讀,也促使人們開始cos這幅畫。1942年,戈登·帕克斯發布了著名cosplay作品他模仿美式哥特里的人物,帶著圓眼鏡,穿著長裙,手拿掃帚和拖把,表情嚴肅地看向別處,身後則是美國國旗。簡陋的cos有著出乎意料的效果,既能表達出美帝人民勤勞、務實、開拓的性格,又有喜劇的效果。

▲戈登 · 帕克斯模仿美式哥特,圖源:維基

此後,大家的腦洞越開越大,模仿的作品越來越多。從百老匯音樂劇到電視電影,從企業廣告到普通人的惡搞,美式哥特一直被模仿,還有人專門去美式哥特房子里參觀,模仿畫里的打扮拍照,大概就像我們在景區換上格格的衣服,假裝自己是小燕子/紫薇/晴兒拍照吧大家的娛樂方式都很有想像力啊~

▲遊客模仿美式哥特拍照,圖源:維基

就這樣,這幅畫在美國廣為傳播,影響力頗大,又有堅毅、頑強、勤勞的美國精神加持,它也就成為美國文化的一大象徵,同自由女神像、山姆大叔、野牛鎳幣、芭比娃娃一起,代表著光輝燦爛的美國文化。

以上就是關於美式哥特我想說的啦~~~你有什麼想要分享的嗎?留言告訴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武漢學而思英語 的精彩文章:

TAG:武漢學而思英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