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調理脾胃,這些方法避免夏天得脾胃病

調理脾胃,這些方法避免夏天得脾胃病

夏日炎炎,酷熱難耐,身體總會感到疲倦和不適。從夏季氣候特點上來看,人的血氣運行與體膚,而內藏中血氣不足,自然茶飯不思,身體困頓。夏天重視調養脾胃,可以免受身體不適。

脾胃病為什麼常常在夏季多發?是因為脾還有一個特性,就是喜燥惡濕,因此容易為暑濕所傷。脾胃病有虛、實之分,在臨床常見的證型中,脾胃濕熱證、寒濕困脾證為實證;脾氣虛證、脾陽虛證、胃陰虛證為虛證。

針對不同的症群,中醫治療的手段多採取辨證論治的原則,因時因人制宜,且用藥靈活多變,在保養脾胃方面有著明顯優勢。

拔罐療法:脾胃濕熱、寒濕困脾證可選用膀胱經走罐,脾俞、胃俞、中脘穴留罐。

艾灸治療:隔姜灸中脘、足三里、神闕、關元、脾俞等穴,適用於脾氣虛、脾陽虛人群;艾灸天樞、足三里、胃俞等穴,適用於寒濕困脾證人群。

穴位按壓:點按中脘、足三里,手掌輕揉神闕,適用於各證型人群。

中藥臍敷:脾胃濕熱證人群可用黃連、黃芩、大黃各等分,磨粉後用水調成糊狀敷臍;寒濕困脾、脾氣虛、脾陽虛證人群可選用乾薑、肉桂、豆蔻各等分,磨粉後用生薑汁調成糊狀敷臍。

中藥足浴:脾胃濕熱證人群可用黃連、藿香各20克,六一散(滑石、甘草)30克;寒濕困脾證人群可選用:紫蘇、陳皮各20克,藿香30克;脾氣虛、脾陽虛證人群可用白朮、乾薑、茯苓各20克;胃陰虛證人群可選用北沙參、玉竹、麥冬各20克。

食療:綠豆粥:綠豆性寒味甘,有清熱解毒,降火消暑的功效,適合脾胃濕熱證人群;陳皮粥:陳皮性味苦辛,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適合寒濕困脾證人群;益胃粥:取益胃湯之義,具有養陰益胃之功效,取沙參9克,麥冬15克,冰糖3克,細生地15克,玉竹5克,先煎出葯汁,再加入大米煮成稀粥即成,適合胃陰虛證人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脾胃 的精彩文章:

夏季不養脾胃,容易免疫差,四個表現暗示孩子免疫力需要注意了
兒科醫生:一到夏季孩子就狂出汗,孩子需要好好補脾胃了

TAG:脾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