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空、改變及心理諮詢》

《空、改變及心理諮詢》

作為一名心理諮詢師,總是時不時會問自己,什麼是心理諮詢?蔣平教授的定義是:"運用心理學方法,憑藉語言、文字、互動等溝通形式,幫助來訪者提高自我認識,增強自主能力,解決其心理問題以促進其適應和發展的咨商問答過程"。這個定義堪稱完美,在這個定義中強調心理諮詢是一個為了改變(提高、增強、解決以促進等都是"改變")為目的的過程。那究竟是過程重要還是改變更為重要呢?過程可以被看見,可以被記錄,相對於過程,改變就相對顯得有些抽象了。諮詢前後,有時從記錄的資料來看,來訪者幾乎毫無改變(就如孵蛋過程,在破殼之前,外表幾無變化),但我們就此可以肯定的說他真的一點改變都沒有嗎?我不禁要問:"是否有改變"究竟是外界的觀察記錄決定的還是來訪者本人決定的呢?

曾看到過這麼一段文字:"改變不是方法問題,而是意願的強烈與否,只要意願足夠強烈,改變就在下一刻"。乍一看,這句話似乎非常有道理,可是經受不住進一步的推敲。試問:我想要改變現狀,如何才能讓自己的意願更強烈呢?這還是要方法吧?一定還是得求法。只是我理解的這個法不是外求法,而是內求法,即求諸己,求自己的本心,從而由內而外的開始改變。有求就一定有問,那問誰?問自己,透過虛妄,通過真實的回答自己,一直問到自己最本真的"因"(為什麼要改變的因),一旦認同了這個因,改變的強烈程度那是毋庸置疑的,然後靜靜的關照它,慢慢的智慧就會升起,然後就知道如何去改變,這種改變是由內而外的,它是富有生命的,而且是改變就在下一刻。

在佛法里經常能看到"本自具足"這句話,本人理解它其實和人本主義的思想基本吻合,我自從學習心理學接觸到人本主義之後,就深深的認同這個理念,每個人都具備自我完善從而圓滿的能力,因為他本來就圓滿。只是我們常常是向外求法,方向錯了,所以很多出現的心理問題不能被完全療愈或療效不佳。

我理解的心理諮詢是什麼呢?我現在的理解就是:"幫助來訪者放鬆下來並通過一定的語言(包括:文字、話語、肢體動作,也叫肢體語言)引導,讓他本人問心內求,最終決定是否改變的一個過程,簡單的說就是「代心發問,向心諮詢」這就要求我們諮詢師在諮詢過程中需要擁有一定的智慧在那一刻能夠成為來訪者心中的"我"並"代心發問",同時來訪者能夠如實的回答"自己",最終讓來訪者本人找到自己想要改變的最本真的"因"(為什麼要改變的因)之所在,從而讓改變按來訪者本人所期待的方向發生(也許來訪者通過問心之後他覺得不需要去改變,看清楚了以前認為是問題的問題已經不是問題,從而得到完全療愈),這或許就是人本的另一層內容:"尊重來訪者的決定(是否改變的決定)"。

既然"本自具足",那我自己就不用外求諮詢師了,我自己療愈自己,你或許會如此問?的確,你可以自己療愈自己。

那如何自己療愈自己呢?讓自己成為"空"——具有空屬性的空。可見的東西都是可以計算大小的,我們常說大海無邊無際,形容它的寬廣和無窮的大,但因為它可見,所以它的大小其實是可以計算的,從而也說明了它根本不是無窮的大,否則就不會有海嘯了,因為它沒有足夠的空間去容納"海嘯"的巨大動作,於是有了"動亂",發生了海嘯。其實世人早就認識到了這一點,所以有了這段話:"世界上最寬廣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廣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廣的是人的胸懷"。那人的胸懷是什麼呢?是"空",是人體這幅"臭皮囊"下的"空",它與宇宙一樣無邊無際,它與宇宙同源,你所看到的它都能容納,無所不納,我稱之為"心宇宙"。我們人體肉眼看上去很小,但如果我們把他放大到無數倍,他何嘗不是一個宇宙的模型呢?他就是"空"。

以下是"空"之假想內容,個人感覺遠不完善,需要後續不斷的去體會補足及圓滿。我不知道是否有來世,或許有,或許沒有,無從知曉。但不妨礙我們做個假設,假設我們心中的那個"空"(真我:空的屬性,追求探索及經驗)一直都存在著,從未消失過,只不過是藉助下我們人的這幅"臭皮囊"(假我:以保證軀體的完整及生存為原則,慾望的發源地)到人間走一趟,閱歷一番,經驗一番,等"臭皮囊"的機能耗盡,它就轉移到其他地方去了,類似我們的注意力轉移到其他地方去了,那個注意力("空")始終還是那個注意力("空"),只是從一個地方轉移到另一個地方,僅此而已,到頭來都是一場空。

我們常常以為那個"臭皮囊"就是"真我",想盡辦法想讓它活的更長,享受更多,於是有了各種慾望、愛恨情仇、生離死別等。我們有煩惱,有苦痛,都是因為把假當成真,充滿著各種各樣的"執念",我們給了我們的"空"設了太多的限制,讓那份空的容量不夠大。倘若我們能讓自己心中的"空"回到真正的空的屬性,把我們所有的"遇見"都通通納入到心中的"空"中陳列,全方位全包圍無死角的用寧靜的心去觀察著它們,我們就一定會生出智慧,讓事情往我們選擇的方向發展。空的狀態,是一種全允許的狀態,事情可以這樣發展,也可以那樣發展,怎麼樣都是可以的,全然的接納,尊重任何事物發生髮展的存在,我們只是探索及經驗這段人生的一個過程。

時常讓自己靜下來,回到"心宇宙"的"星空"下,讓"假我"和"真我"對話,也就是時常"問心",讓"真我"指引著我們前行,很多問題行為就能得到療愈,人也就越活越明白,從而達到身心合一("假我"與"真我"完全吻合)的境界,如果能進一步達到真我與宇宙合而為一,那大概就是人們常說的神往狀態——身心靈合而為一的境界,在這個境界里,或許時間都是靜止的,從而可以讓自己體會到一瞬即永恆。

或許佛、耶穌等先賢聖人達到過這個身心靈合而為一境界——「我是宇宙,宇宙亦是我「的境界。可以肯定的是,我們凡人通過時常問心的經驗,一定可以讓"臭皮囊"的生存時間拉的更長(也就是壽命更長些),我如此假想著。

對「空」感興趣、需要心靈成長的朋友們,請動動手指添加下面公眾號二維碼並在後台留言,讓我們心靈成長的路上有個伴,彼此關照,謝謝大家!

「長按上面的二維碼或掃碼加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空心理諮詢 的精彩文章:

TAG:心空心理諮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