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畫情——傅抱石與郭沫若的書畫交往

畫情——傅抱石與郭沫若的書畫交往

畫情——傅抱石與郭沫若的書畫交往

傅抱石結識郭沫若是在1933年春天。當時,傅抱石剛入而立之年,東渡日本考察工藝美術,而郭沫若正流亡日本,蟄居於東京鄉下從事中國古代史和甲骨金文研究。他由南昌舊友朱潔夫引薦而得見郭沫若,十分投契,遂成莫逆之交。他時常登門拜訪郭沫若,求學討教。郭沫若則十分喜愛傅抱石的聰明能幹和勤勉好學,很信賴他的誠懇忠厚和認真踏實。

畫情——傅抱石與郭沫若的書畫交往

1963年4月 郭沫若觀看傅抱石作畫

郭沫若十分欣賞傅抱石的才華,一直對傅抱石愛護有加:「抱石是個好人,是個書生,是個藝術家,而不是政治家。他有時可能對一些事情認識不清,感情用事,但他絕對不會損害別人。」作為傅、郭兩人真摯友誼的見證者,郭沫若秘書王廷芳曾說:「抱石先生自己一直把郭老視為他的前輩,他的師長;而郭老卻一直把抱石先生當作他的同行、知己和兄弟。」郭沫若不僅是傅抱石藝術上的知音,還是他政治生活中的知心朋友。

畫情——傅抱石與郭沫若的書畫交往

「經歷風霜,更臻巋然」八字,包含了這位良師益友對傅抱石的愛護、勉勵和鞭策。不僅如此,他還為傅抱石畫室題名,手書「南石齋」。傅抱石每每北上京城,多要專門拜訪他。傅抱石每有得意之作總要送給郭沫若欣賞,或贈予郭沫若。這些繪畫作品也成了傅抱石、郭沫若之間良好的人際互動和真摯友誼的見證。

畫情——傅抱石與郭沫若的書畫交往

南石齋 郭沫若為傅抱石畫室題

早在重慶時,傅抱石就贈送郭沫若繪畫佳作《桐蔭讀畫》等。郭沫若還專門為此寫過一篇感情真摯的散文《桐蔭論畫》,將之一直懸掛於自己的書齋中。1952年11月,傅抱石以唐代白居易九老之典故精心創作了《九老圖》,祝賀郭沫若花甲壽誕,題云:「沫若先生、立群夫人惠政。一九五二年壬辰九月下浣,傅抱石寫。」

畫情——傅抱石與郭沫若的書畫交往

傅抱石 九老圖 紙本設色 郭沫若紀念館藏

畫面中,九老年高德劭,慈眉善目,精神矍鑠,興高采烈,彷彿回到了青春,他們或展卷觀圖,或沉吟賦詩,中心則六老圍坐,饒有興味地鑒賞把玩一隻古鼎,此為暗喻,因郭沫若又名鼎堂,故云《九老壽鼎圖》。當然,郭沫若對《九老圖》十分滿意,從1953年初起一直懸掛於大客廳。此後,每逢郭沫若生日,傅抱石都會或大或小地畫上一幅以表祝福,體現出他對郭沫若的敬重之心、感激之情。

畫情——傅抱石與郭沫若的書畫交往

傅抱石 金剛坡下全家院子 片 紙本 設色 1953年12月 郭沫若紀

1953年,傅抱石因為歷史問題受到排擠,心情十分壓抑,時常借繪畫抒發憤懣之情。時已任政務院參事的好友朱潔夫來信囑寫煙霧中的金剛坡,引起了傅抱石的美好回憶。12月19日,傅抱石為朱潔夫創作完成《金剛坡下之霧》,並同時繪製《金剛坡下全家院子》呈送郭沫若。當晚,傅抱石函復朱潔夫,述及《金剛坡下之霧》的創作體會,並請他向郭沫若轉達自己的心情:


潔夫兄:……我告訴您,就是今天我已為您工作了一整天—極其愉快的畫了一整天,我可以保證好好地完成一幅您所需要的《金剛坡下》。……這在早上動手時是沒有把握的。因為十幾年來,我從不畫這類主題,一來絕不容易掌握,二來也無此找難題目的必要。……經您這一提出,主觀上我是共鳴的,但是怕一下子幹起來,未必有何結果。如您所知道,我的畫是要「碰」的。今天,我要感謝您的提出來,懷著極感奮的心情,準備動手。……我畫兩幅,也是由於您的啟發。郭老是喜歡過我過去的幾幅畫的,迄今—多年以來,我還以郭老沒有我的山水畫為憾事。……昨天,您信上說到要請郭老題字,我們一商量,覺得何不也畫一幅,呈郭老作紀念?所以開始時,只要求有一幅,午飯後,再要求另一構圖。……「金剛坡下」是我一生最幸福的一個階段,也是在國統區文化工作者在郭老領導下的一個唯一的據點。我萬分慚愧,沒有絲毫幫助什麼—像我有您和郭老這些愛護我的人—我只有盡我將來的餘生,竭力為人民服務。解放來,主觀上我是儘力做了,當然萬分的不夠。此後我必矢志努力,死而後已。今天動手的兩畫,潔夫兄,我內心是如何的歉疚和如何的興奮?……由於裱畫店年內不得空,我只有將畫寄您,連郭老的一張,也請您代辦一下。……郭老一畫,也乞您便中轉上,最要緊的是將創作的起因和我的情緒轉陳。不然,為什麼突然畫《全家院子》呢?

這裡,一種落寞酸楚的情懷躍然紙上,字裡行間似乎是在向朱潔夫訴說著鬱悶和痛苦。當然,他還一再提醒朱潔夫不要忘了向郭沫若說明創作《金剛坡下全家院子》的初衷。

畫情——傅抱石與郭沫若的書畫交往

傅抱石 郭沫若《舟游陽朔即事》詩意圖 紙本 設色 1955年11月11日 郭沫若紀念館藏

1955年11月,傅抱石作成《郭沫若〈舟游陽朔〉詩意圖》郵予郭沫若賀壽,題云:「沫公陽朔詩意。抗日戰爭期中,沫公游陽朔有詩,十餘年來,屬形諸筆墨。今寫得此幅,郵奉博教,並祝千秋。乙未九月前兩日廿五日,抱石南京並記。」1938年12月,郭沫若率領政治部三廳人員從武漢撤退桂林,泛舟灕江,作七律《舟游陽朔》二首,有云:「臨流扣楫且高歌,拔地群山奈爾何。白馬嘶風奔碧落,青螺負雨壓長河。茅台斗酒奚辭醉,宣室叢談不厭多。暫把烽煙遺物外,茲游我足傲東坡。」1942年4月,傅抱石曾繪作詩意圖,十分精工。而是年,傅抱石以此詩意境作畫,雖不再是早年的細緻,筆墨十分瀟洒,但不失謹嚴。圖中群山拔地而起,多用濃淡相間的筆墨,縱筆向下直掃,寫出了桂林喀斯特地貌特色。灕江江水盈盈,一高士泛舟悠遊,獨得其樂,即所謂「臨流扣楫且高歌」「暫把烽煙遺物外」,詩畫相宜,極富靈氣。

畫情——傅抱石與郭沫若的書畫交往

傅抱石 郭沫若《朴淵》詩意圖 紙本 設色 1958年11月 郭沫若紀念館藏

1958年9月,郭沫若率領中國人民代表團訪問朝鮮,歷時四周,得詩四十八首,至11月6日先後發表於《人民日報》,時正郭沫若壽辰將至。傅抱石即以此創作,十日內先後完成了兩件精心之作。其一,《擬〈朴淵〉詩意圖》,題識:「擬朴淵。雨余山氣靜,瀑白萬絲懸。樹密疑無路,宕奇別有天。笛聲淵底出,霜色嶺頭燃。無數真娘在,嘯歌天馬巔。沫公游朴淵瀑布,敬寫其意,即求教正。一九五八年十一月八日著筆,十日竟,傅抱石南京並記。」

畫情——傅抱石與郭沫若的書畫交往

傅抱石 郭沫若《九龍淵》詩意圖 紙本 設色 1958年11月12日 郭沫若紀念館

其二,《擬〈九龍淵〉詩意圖》,題識:「擬九龍淵。來到龍涎底,群山已覺低。千尋垂白練,萬轉下雲梯。崖峭摩天立,淵深徹地厘。舉杯邀玉女,為汝太嶔崎。游九龍淵瀑布八首之六。一九五八年九月下浣,沫公應邀率領中國人民代表團赴朝鮮訪問,甚盛事也。歷時四周,得詩四十八首,中朝友誼洋溢人間,夏曆九月廿七日,乃公誕辰,正經營一圖為頌,適讀鴻篇,如開茅塞。昨日已得《擬朴淵》小幀,敬意猶有未盡,並呈此幅,謹博一粲。一九五八年十一月十二日,南京記,傅抱石。」

1960年9月,傅抱石率領江蘇省國畫寫生工作團進行萬里寫生,11月6日參觀重慶賴家橋全家院子。傅抱石故地重遊,未免慨然。次日,他作成《全家院子》,題云:「全家院子。院子位重慶西郊賴家橋頭,抗日戰爭期間郭老所領導之文化工作委員會所在地也。於時國民黨反動派對此備極摧殘,幸在黨的關懷支持之下,得以堅持。陽翰笙、何成湘兩同志實始終其事。每當夏季,文藝工作者多聚於斯。周總理、徐冰同志,蘇聯費德林博士亦數數蒞此。開國後,予曾寫一圖。昨日特往再訪,至則幾不能辨,蓋已略事改築,公社農科研究所設於此處,正在建設中也。予徘徊移時,門外小阜之上乃昔日同人種菜地,總理與郭老亦曾暢談之處也。特收之圖中,藉志懷想。出川十有四年,亟為寫之。一九六〇年十一月七日革命節,傅抱石重慶並記。」

畫情——傅抱石與郭沫若的書畫交往

傅抱石 全家院子 紙本設色 1960年11月6日 郭沫若紀念館藏

在題款中,傅抱石詳細敘述了全家院子的「革命史」,睹景思人,往事歷歷在目。在他的心目中,作為政治部第三廳和文化工作委員會辦公駐地的全家院子儼然成了他與郭沫若師友之情的情感紐帶。

圖中,金燦燦的銀杏高高地聳立著,全家院子掩映於樹蔭之中,大門、圍牆、房屋忽隱忽現,但明亮而又突出,背後歌樂山金剛坡在煙雲變幻中若有若無,風景如畫。這是郭沫若重慶8年鄉居生活的寫照,自然引起了他的共鳴。郭沫若特別喜愛銀杏樹,1942年5月13日著述散文《銀杏》,半個月後發表於《新華日報》。在郭沫若眼裡,銀杏是真善美的化身,是堅強正直的中國人的象徵。傅抱石充分了解郭沫若的精神世界,緊緊抓住銀杏樹進行重點刻畫,所以也能緊緊抓住郭沫若的心。這幅畫後來一直掛在他的卧室,使他經常回憶起那段艱苦的歲月。

畫情——傅抱石與郭沫若的書畫交往

傅抱石 峨山處處是機聲 紙本設色 1960年10月 郭沫若紀念館藏

更值得一提的是,傅抱石寫生前往峨眉山參觀鐵礦工地,感嘆於技術之新奇,至樂山時與「培謙同志」談論所見感受並提及郭沫若詩,後在重慶根據所得寫成一畫《峨山處處是機聲》,11月27日欣然補題:「一九六〇年十月下浣,自峨眉還抵樂山,得晤培謙同志,因舉沫公昔日有句云:『夢裡峨眉山下路,垂楊深處有鵑聲。』今日峨山大辦鋼鐵事業,且土洋結合,技術新奇,欲題云:『林陰深處有機聲。』培謙曰:『峨山處處是機聲』,敬記之,求沫公一粲。廿七日謹識,抱石,重慶。」後來,傅抱石郵贈郭沫若祝賀其六十八壽誕。可見,傅抱石與郭沫若之情誼交契、用心用情的確非同一般。

畫情——傅抱石與郭沫若的書畫交往

1963年5月28日,傅抱石為郭沫若畫扇《瞿塘峽》,題云:「今日既為夫人寫湘君,尚有餘墨,乃放筆成此。憶昔在江戶,曾以所作呂晚郊詩意(望江)承題,疑是瞿唐,並荷嘉許,計已三十年矣。愧德業之不修,有負長者之教誨。執筆滋慚,無以復加,而今而後,惟加緊改造思想,更高更好地為人民服務。乞求不棄,進而教之。沫公賜正,一九六三年五月二十八日南京記,傅抱石。」4個月後,傅抱石迎花甲之壽,郭沫若也以法書斗方及對聯寄賀。書法題道:「服務人民,老當益壯;師法造化,錦上添花。抱石同志,年已周甲,畫藝創造,到老不衰,服務精神,與年俱進,用贈此聯,以資共勉。一九六三年秋,石沱生撰並書。」一前一後,傅抱石、郭沫若完成了心靈上的呼應。

1963年秋,郭沫若遷居什剎海前海西街,《九老圖》仍懸於大客廳正面牆壁,而對面也為同大的白牆。於是,郭沫若開始為謀劃廳堂布置而有些煩惱。1965年1月,赴京參加全國人大三屆一次會議的傅抱石拜訪郭沫若,言語間談及了廳堂布置之事。他欣然答應創作與《九老圖》尺幅相當的作品用於裝飾對面牆壁。由於已有創作郭沫若詩意畫的前例,或許操作起來來得方便,他再次以《九龍淵》詩為題構思。題雲:「沫公、立群夫人垂賞,即乞誨政,一九六五年春,敬寫《九龍淵》詩意,傅抱石南京並記。」鈐印:白文方印「抱石之作」、朱文長方印「乙巳」、白文方印「一九六五」、朱文方印「不及萬一」。

畫情——傅抱石與郭沫若的書畫交往

傅抱石 郭沫若《九龍淵》詩意圖 紙本設色 1965年 郭沫若紀念館藏

由於親眼目睹過天池飛瀑和鏡泊湖飛瀑,傅抱石再次經營《九龍淵詩意圖》體會自然不同。他將創作《鏡泊飛泉》的激情運用於此次創作中,完全呈現出其晚年山水畫雄偉恣意的筆墨風格。山石以散鋒橫掃,皴筆粗放;飛瀑則著墨不多、純以留白而出,水霧升騰,縱橫跌宕,氣象壯闊,顯示出無窮的張力。無疑,傅抱石是用心、用情在創作這一大幅作品,特意謙虛地鈐蓋原本一直用於毛澤東詩意畫的朱文方印「不及萬一」,這是他唯一的一次例外。郭沫若看後十分滿意,立刻派人送往榮寶齋付裱裝框懸掛於大會客廳正面的牆上。多年之後,郭沫若次女郭平英仍感慨萬分:「那用水墨皴擦點染的高山流水,並非九龍淵的寫實,而是沫若詩情與抱石畫意的交響,是詩人與畫家三十餘年友情的彙集。」2月14日,傅抱石還專門致信王廷芳,對裝裱等事宜作了細心的交代,足見其慎重用心:


另郵寄拙畫《九龍淵詩意》一幅,乞收。如承郭老付裱時,有兩點請煩注意:一、中央大瀑布梢下松樹中和左邊瀑布中,有幾處小補綴處,付裱時要交待注意。二、此幅面積比「人物」(即《九老圖》)低四公分,但比「人物」長五公分余,相差不大,可以裱的和「人物」同樣大。東西相對懸掛,是看不出來的。

在30多年的交往中,郭沫若和傅抱石亦師亦友,情誼深長,或書或畫,相互砥礪,攜手並進。所以,傅抱石與郭沫若的書畫交往,絕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應酬活動,或饋贈祝壽之作,從未雷同,皆為純粹的經營創作;或是寫生途中的採風所得小品,隱有彙報之意,處處顯現出傅抱石的恭謹、不苟之心。繪畫,成為傅抱石與郭沫若聯繫互動的重要方式,也不啻為傳遞情誼的最佳紐帶。



原文作者:萬新華

原文來源:《收藏家》2018年5月刊《畫情——傅抱石與郭沫若的交往》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刪減)

《收藏家》官方授權,歡迎分享!如需轉載,請私信聯繫!

畫情——傅抱石與郭沫若的書畫交往


想了解更多藝術推介與藝術收藏,歡迎使用【文藏APP】,關注【文藏】官方微信公眾號&微博&頭條號更多精彩內容等著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藏 的精彩文章:

北京故宮博物院精品——漆戧金雲龍紋方角櫃
實拍:故宮珍寶館重新開放啦!快來了解一下珍寶館的歷史

TAG:文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