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司馬南:過哪個父親的節?

司馬南:過哪個父親的節?

每個人都有父親,父親節無疑是應該過的,但過哪個父親的節日?這是一個問題。

過哪個父親節?這是一個真實的問題,事關誰是親爹

父親節並非泊來的節日,中國也有自己的父親節。中國的父親節是8月8日(爸爸的諧音),與偉大的抗日戰爭相聯繫,倡導者之一梅蘭芳先生如果還活著,得知今天部分國人棄卻中國父親節,過的是洋爸爸(洋爹地)的節,不知會作何感想

不是已經全球化、地球村、命運共同體了嗎,過過洋爸爸(爹地)的節日怎麼拉?

也許,只好說,愛過你就過唄,但中國的父親節不應該被遺忘,在那場偉大的抗日戰爭的背景下誕生的中國的父親節不應該被遺忘,以悲壯、不屈、忠勇、尊嚴為主基調的中國的父親節,不應該被洋爹地的輕佻戲謔所替代,梅蘭芳、顏惠慶、袁希濂、陳青士、史致富、嚴獨鶴、費穆、陸干臣、富文壽、張一渠等倡導者不應該被遺忘。

父親節的具體形式,吃什麼,喝什麼,買什麼,逛什麼,大概差不多,但親爸爸和洋爹地,可能真不是一回事兒。

杜月笙,一個複雜的歷史人物,很多人認為他是個流氓,連杜月笙都提倡要過「中國自己的父親節」……只可惜這段歷史鮮人提及,很可能會被淹沒了……

8月8日中國父親節系國民政府所批准,在資本意志推動下正在紅火的洋爹地的節日,並非法定節日,父親節在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絲情愫,有鑒於此,全國人大可否立法將每年的8月8日設立為中國的父親節?或作為一種過渡,無需全國人大立法,上海人大先以地方法規形式,由政府倡導,每年8月8日紅紅火火地給自己的老爸過節?

中國的父親節起源,要追溯到民國時期的1945年8月8日彼時上海發起了慶祝父親節的活動,市民立即響應,抗日戰爭勝利後,上海市各界名流,聯名請上海市政府轉呈中央政府,定「爸爸 」諧音的8月8日為全國性的父親節,在父親節這天,人們佩帶鮮花,表達對父親的敬重和思念。

1945年8月6日,上海《申報》刊文《八八父親節緣起》。文章稱:美國為紀念歐戰中陣亡將士的妻與母,曾發起創立母親節。而今,中國也應該發起創立自己的父親節。因「父」字形同「八八」,且「八八」讀音也與「爸爸」相同,故號召上海市民,一同來過「八八父親節」。

當時,日軍雖敗局已定,但尚未投降,上海仍在其控制之下,這一倡議「暗中表示懷念祖國之意」,實有風險。文章末尾,公開署名的首倡者有梅蘭芳等10人

上述諸人,均系名流,雖久處淪陷區,但愛國之志仍存。如顏惠慶於北洋時代,曾任外交總長、署理國務總理等職,1941年12月香港淪陷,遭日軍所執,次年被迫返回上海,堅持不出任汪偽政府任何的官方職務。

1945年的這次民間發起的「父親節」活動,影響範圍有限。至1946年5月,又有上海名流潘公展、李石曾、宋漢章、王曉籟、杜月笙、吳稚暉、李登輝(原復旦大學校長)、錢永銘等數十人,聯名向國民政府請求定每年的8月8日為「父親節」。

其理由是「中國八年抗戰,終究得到了最後勝利,這八年中陣亡將士不可計數,而這輩將士,前赴後繼,殺敵致果的忠勇精神,實受父親平日教養和隨時激勵的結果,所以父親對於這次抗戰勝利的影響,十分偉大。回憶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加維然女士,發起母親節,紀念歐戰中陣亡將士的妻與母,因為她們對於國家有偉大貢獻;我們應該效法先例,規定父親節,同時紀念這次大戰中陣亡將士的父與兄,因為他們對國家也有偉大影響,使父和母同沾其光。」

該請求獲國民政府批准。每年的8月8日,遂成為全國性質的法定「父親節」。

是日也,子女佩花以作紀念——父親健在者,佩以紅花;逝世者,佩以白花。父親是否健在,所配花的顏色不同,僅此一項儀式,便可勾起多少回憶?

相關的推廣工作也隨後展開。譬如,作為「父親節」的首倡者之一,1946年8月7日,顏惠慶被邀請去「青年會」做關於「父親節」的演講,「談了不同社會中父親的地位和責任」。次日,他又在日記中寫道:「報上滿載關於『父親節』的報道」……

昨天晚上吃了一條安徽臭鱖魚,如果這嘴不小心又得罪了哪撥子人,非我所願也。

(2018年6月17日晨寫於北京南鑼鼓巷8號,此刻北京大雨滂沱)

(作者系崑崙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崑崙策網【作者授權】

【崑崙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諮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歡迎您積极參与和投稿。

更多文章請看《崑崙策網》,網址:

推薦友情關註:

推薦【郭松民的散兵坑】微信公眾號

共享【世界社會主義研究】微信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崑崙策研究院 的精彩文章:

TAG:崑崙策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