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了不能忘卻的紀念!這是關於世界盃開幕式球場的故事

為了不能忘卻的紀念!這是關於世界盃開幕式球場的故事

一場5比0的大勝,讓全世界重新認識到了俄羅斯隊的實力與決心,而舉辦揭幕戰的盧日尼基體育場,也開始為世人所了解。這座建造於上世紀五十年代的東歐第一大球場,背後其實還有一段不大為人所知的故事。

球場正門入口處的廣場上,列寧的巨大雕像依然聳立。而在雕像北側的一個角落,是一座被花環圍繞的紀念碑——盧日尼基慘案紀念碑。幾十年間,它一直靜靜地酣睡,但那段歷史卻不能被忘記。

圖說:盧日尼基體育場前的列寧雕像 新民晚報特派記者 關尹 攝

踩踏慘劇

上世紀八十年代,體育場的名字還叫列寧中心體育場,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的開幕式就在這裡舉行,隨後它又成為了豪門莫斯科斯巴達隊的主場,舉辦過不少大型洲際賽事。

圖說:曾經的列寧中心體育場 圖TP

時光倒回到1982年,那一年莫斯科的冬天並不算太冷,10月中旬才下了當年的第一場雪。10月20日,大雪之後的莫斯科氣溫約為零下10攝氏度,不過還是有很多球迷冒著嚴寒,趟著濕滑的地面來到了盧日尼基。

當天晚上,有一場歐洲聯盟杯32進16的首回合比賽,莫斯科斯巴達克隊主場對陣荷蘭哈勒姆隊。那場比賽可供出售的球票數量為8.2萬張,但由於下雪導致的天氣寒冷,球票銷售狀況並不理想,一共僅賣出1.6萬張門票,因此整座球場只開放了一處看台。這處看台共有2個出口可供球迷通過,不過大多數人都選擇了東看台距離地鐵站最近的那個入口,這樣可以減少在寒風中步行的時間。

斯巴達克隊1比0領先,進入補時階段,不少球迷為了避免隨後的擁堵開始提前退場。然而,在比賽還剩20秒就要結束時,斯巴達克前鋒謝維托夫將比分改寫成了2比0,看台上頓時沸騰起來,響起山呼海嘯般的歡呼,一些已經走出了通道的球迷聽到了球場內的聲音開始往回跑。由於雪後的地面濕滑,幾名球迷摔倒在了地上,但不管是想要退場的球迷還是想要重新返回的球迷都沒注意到這一點……

圖說:悲劇震驚歐洲乃至世界足壇 圖TP

悲劇就這樣發生,通道處發生了嚴重的踩踏事件,結果造成61人受傷、66人死亡,這是震驚歐洲乃至世界足壇的一起重大事故。

撲朔迷離

儘管是一次慘痛的事故,但當時,人們並沒有把它當一回事。第二天,只有一家媒體在稿件中寫到:「昨日,在盧日尼基,球賽的最後階段,一件不幸的事情發生了。事情是因為觀眾引起的。」警方隨後將責任推給了足球流氓,認為是一些足球流氓引發了這起騷亂,最終導致了60多人死亡。

球迷之中的確有一些製造麻煩的人,他們帶了烈酒進球場,一邊看球一邊喝酒,以抵禦苦寒的天氣。其中少數人,甚至在喝酒之後閑來無事,向警察扔雪球、冰塊、空酒瓶,完全是以激怒警察為樂。

也有目擊者表示,災難完全是一場意外,起因是一名女球迷的鞋子掉了,她想要撿鞋子。當時球場的門很窄,一些男球迷想要幫她撿起來,結果造成了踩踏事件。

圖說:曾經的列寧中心體育場 圖TP

儘管針對這起慘劇後來曾進行過一系列調查,甚至還將相關責任人送上了法庭,卻都只是走了一個過場。從頭到尾,只有時任球場經理的潘切金被送去勞動改造了18個月。其他人,比如說球場總監科克利謝夫、副總監列金,以及警察局局長科里亞金雖然都上了法庭,最終卻均得到了豁免。因此,由於沒有官方的定論,事情的真相也顯得撲朔迷離。然而不管如何,球場管理方、安保方都應該對這樣一起重大的事故負責任。

紀念延續

儘管謝維托夫的射門幫助莫斯科斯巴達克戰勝了對手,但這名射手的後半生卻一直處於悔恨之中。他多次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我真的希望自己從來沒有進過這個球。」

在事故中喪生的66人中,有38人是18歲以下的青少年,其中不少人還是第一次來球場看球。死者年紀最大的45歲,最小的阿尼金才剛滿14歲。更讓人痛心的是,有32位死者沒能留下隻字片語,甚至沒有留下一張照片,他們就這樣從這個世界上無聲無息地消失了。

圖說:部分遇難者 圖TP

死者的遺體被分別放置在莫斯科不同的幾個停屍房中,13天之後又被埋在了不同的墓地之中,目的就是不想讓外界了解更多情況,也不願為他們建起一座紀念碑。但是,在接下來的10年時間裡,每逢10月,盧日尼基體育場就再也不舉行球賽。

球迷們因為觀看斯巴達克的比賽而去世,因此莫斯科斯巴達克俱樂部認為自己有責任幫助這些受害者的家屬。於是,俱樂部每年都會在10月20日左右組織本隊球迷的聯賽來紀念這些球迷,所得收入雖不太多,卻代表著一份心意。

與此同時,1992年改造球場時,俱樂部終於在盧日尼基體育場內為遇難者建立了一座紀念碑。2007年,甚至還組織了斯巴達克和哈勒姆隊的退役球員進行比賽。

圖說:盧日尼基體育場內為遇難者建立的紀念碑 新民晚報特派記者 關尹 攝

而此次俄羅斯世界盃開幕式和決賽都選擇在盧日尼基球場,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想要悼念去世的那66名球迷,讓他們見證俄羅斯足球的光榮時刻,在他們閉上眼睛的前一刻,看到的仍舊是心愛的足球……

如今,碑前一年四季仍鮮花不斷,紀念一直在延續。但願世間不再有這樣的悲劇,讓逝者得以安息。(新民晚報特派記者 關尹 莫斯科今日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民晚報 的精彩文章:

上海紅色文化基因圖譜發布 紅色紀念地有望達到1000處
上海市交通委員會執法總隊進入「數據化執法時代」

TAG:新民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