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港大醫學院發現壓抑惡菌新化合物,最快可在5年後製成藥物

港大醫學院發現壓抑惡菌新化合物,最快可在5年後製成藥物

港大醫學院7月17日發表最新研究,首次發現一種非抗生素類先導化合物M21,可有效壓抑有關惡菌的「控制中心」ClpP蛋白酶,令多種致病性的毒力因子同時無法生產,將惡菌變成「無牙老虎」,再以其他藥物將其殺死。相關研究已發表在《PNAS》上。

研究團隊指出,M21成功令帶病的小鼠全部存活,未來將繼續進行優化和測試,最快或在5年後製成藥物推出市面。

報道稱,耐藥性金黃葡萄球菌(MRSA)及小區型耐藥性金黃葡萄球菌(CA-MRSA)近年對人類健康構成嚴重威脅,其中CA-MRSA的感染人數,由2007年的173宗,增至去年的約1260宗,個案急增7倍,若感染導致肺炎,約一半病例會因肺部組織壞死而死亡。

港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副教授高一村解釋,ClpP蛋白酶是耐藥性金黃葡萄球菌的其中一種致病因子,猶如其細菌的主要「控制中心」,負責指揮具致病性的毒力因子釋放,及調節毒力因子的產生。

Group photo of the research team, members include (from left) Dr Ho Pak-leung, Dr Richard Kao Yi-tsun and Dr Gao Peng.

研究團隊對約5萬個小分子化合物進行篩選,結果發現其中一種被團隊命名為M21的化合物,可有效壓抑ClpP蛋白酶,從而減少毒力因子的生產。在小鼠實驗中,通過以M21治療帶有感染CA-MRSA的小鼠一星期,結果存活率高達100%。而沒有服用M21的小鼠則在一星期內相繼死亡。

高一村預計,M21最快可在5年後推出市面,期間將對M21進行優化和毒性測試,若一切順利,便會在人體進行臨床試驗。

報道指出,若M21成為藥物,將會對病人「相當有用」,特別對嚴重受感染的病人,可有效壓抑病毒產生,有更多時間消滅耐藥性金黃葡萄球菌。

中國生物技術網誠邀生物領域科學家在我們的平台上,發表和介紹國內外原創的科研成果。

本公眾號由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信息中心承辦

微信公眾號:中國生物技術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生物技術網 的精彩文章:

神經免疫學研究為治療老年痴呆帶來希望

TAG:中國生物技術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