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城市中軸線是出於風水考慮?迷信還是科學?

城市中軸線是出於風水考慮?迷信還是科學?

城市中軸線是出於風水考慮?迷信還是科學?

李孝聰

記者:我們都知道,北京城的空間設計有著名的中軸線,以體現皇權作為宇宙中樞的至高無上,那麼其他的歷史名城,尤其是作為帝都而建的,也有類似的設計原則嗎?

李孝聰:現在都喜歡找中軸線,找得越早越好。研究城市要做實地考察,還要了解中國歷代王朝的制度。實地考察研究城市的選址,不僅要研究城址的地貌,還要了解城市的形制,怎麼開門,街道在哪,這是跟中國歷代王朝不同時期的制度密切相關的。

最早,先秦時期的城和郭是兩回事,城與市也是兩回事。城是由城牆圍合成有形的東西,市就是市場,市場是為城服務的。像歐洲,城有一個城堡,在一個非常高的很完備的城牆裡。不管是王侯還是主教都在裡面。為他們服務的人員如工匠等都在外面,從事買賣,稱作市。這兩個合起來是城(城堡叫castle,德文叫Burg,外面是它的city)。古代中國也是這樣的。

比如春秋戰國的時候,趙國的王生活在趙王城裡面,齊國臨淄裡面也有個王城,這個城一定是在一個比較高的地方。楊寬先生曾經想找出一種方位的規律來,但是因為他不太懂地理,所以完全從制度上研究。我是把制度跟地理條件結合起來。如果這個城市西邊高,那它的王城,像趙都邯鄲,王城一定在西邊。如果換作臨淄,它的南面是魯中山地,南邊高,那麼它的王城就在西南隅,它的市在王城的北面坡下,王城有居高臨下的視角。再譬如魯都曲阜,是平地,那麼王城就在正中間,中間有座山丘。

中國自古就是這樣的,最初沒有什麼軸線,宮殿在北方的朝向,不是受到宗教的影響。從二里頭到商周時期的城址,最初是以祭祀建築為主,所以現在發掘的都是大的祭祀的宮殿基址。這些宮殿,考古發掘發現它的門都是朝南開的,背後是不開門的,是坐北朝南的房子,而不是東西向的或者朝其他方向的,更不會門朝北背過來。為什麼呢?冬天冷風從北面刮過來,陽光、採光最好的是朝南的。到了東漢以後可能演化為風水觀,所以,最初是人類對自然環境的順應。

祭祀的房子是坐北朝南的,獲得了大量財富的群體,比如奴隸主、酋長或者貴族也好,他們的房子也是坐北朝南的。逐漸演化到王國時期,王宮也會是坐北朝南的。這是人類對環境的適應決定了建築的方位取向,然後升華到上層建築就是面南而王。這個「面南而王」是根據它的宮殿建築是坐北朝南的,所以臉是朝南的,就是王。臉朝著北,面北,就是投降。這是一套從人類對環境的適應導致的建築的形制,再升華到觀念上的禮制(某種程度上是對這種形製做一個意識形態的解釋)。最後,形成了《周禮·考工記》匠人營國的原則。後世的城市建設都含有一個禮制的安排。

當初的城和郭是兩個東西套疊在一起,古人還有一句話叫:「有先君之廟為都。」就是說在城裡有祭祀祖宗的宗廟建築,就可以做都城。如果僅僅是一個貴族的采邑,沒有先君之廟,那麼這就是邑。都邑現在是一個名詞。都,就是現在所說的首都,必須有先君之廟。邑再大而沒有祭祀先君之廟也不能稱為都。「先君之廟」就是現在北京的太廟,祭祀祖先的宮殿建築。古代王朝都城裡的國家祭祀主要有兩個建築,一個是祭祀君王祖先的處所,即宗廟(太廟);另外,作為一個農業國家,要以土地(社)和農業(稷)為代表建造社稷壇,以作祭祀國家之所。所以,在都城裡就形成了必須要有的兩個禮制建築,一個是祭祀祖先的太廟,一個是代表國家的社稷壇。這跟儒家經典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念是一脈相承的。

城市中軸線是出於風水考慮?迷信還是科學?

社稷壇

中國早期都城的宮城和外郭最初是沒有軸線的。發展到了秦的咸陽和西漢的長安,首先建「宮」,咸陽城現在還不能復原出它的地圖,但是漢長安城能復原。漢長安城是先造「長樂宮」、「未央宮」,漢高祖利用了秦咸陽宮的一部分,然後經過了漢文帝、漢景帝,到武帝的時候發現宮殿不安全,才築城牆圍起來了。現在很多人講風水,說漢長安城缺個角啊,其實地形就是如此,渭河就是從長安城西南向東北流過去的,不是預先設計的。什麼天象六合,都是後來人附會的,最初並沒有設計理念。這樣一種情況下,就很難在漢長安城找到一個統一的中軸線。為什麼南邊突出一塊,因為這裡是一個高地。這給我們一個什麼樣的啟示呢?在周、秦、漢的時候,都城中軸線的意識還沒有形成,一直到東漢的時候,還沒有完全形成這個意識。東漢都城洛陽是兩宮制。南邊的宮殿是為上朝的朝殿,北面的宮殿是皇帝生活的寢殿,也就是外朝和內宮,內外有別。哪有什麼軸線?也就是說,在兩宮制的都城形制中,中軸線還沒有出現。

一直到曹魏鄴城的時候,把南北兩宮變成了東西並列的兩組宮殿群,中間一組是外朝的宮殿,東邊一組是內朝殿和後宮。這時候產生了兩條南北建築軸線,中軸線的雛形開始有了,而且職能建築按照軸線對稱排列。這個都城建築形制影響到後世,短暫的西晉,北魏、北齊、北周。北魏的時候利用了東漢洛陽城的宮殿,廢了南宮,保留北宮,變成一個宮殿。然後,在宮殿南門外形成一條南北直街,兩側配置中央官署。太廟和社稷壇也擺在南端左右兩側。當時這樣一種設計,對後世影響很大。中軸線從北魏洛陽開始,而北魏洛陽是學了三國時候的曹魏鄴城。再後這個設計形制又影響到了東魏、北齊的鄴南城。北齊的時候,鄴城建築往南面擴大,把宮城放在中間,向南設計一條城市中軸線,沿著中軸線兩側配置中央官署、宗廟和社稷壇。這種設計顯然是參仿北魏都城洛陽的形制。

城市中軸線是出於風水考慮?迷信還是科學?

中軸線

真正出現中軸線,有意識地規劃設計是隋煬帝,就是長安。以往的都城因為受到了舊城址的影響,制約了它。當你在一個平地重做的時候,完全是一張白紙,可以按照《周禮》原來有的模式做,可以重新規劃和設計。元大都就是北京,元大都的設計者劉秉忠是在平地上按照《周禮·考工記》的制度和中原長安城的制度,模仿了拿過來的。所以中軸線這件事不能推得太遠,只能上溯到曹魏的鄴城,完成於北魏的洛陽城。

中軸線的原則是從北魏洛陽開始的,中軸線兩側配置中央官署。這個時候在中原就形成了一些觀念性的東西,不好用風水來解釋,但是它這種觀念是有了。比如說文官配在哪一側,武官配在哪一側,然後怎麼安置。一方面是有了這個觀念,一方面是適應了上朝時候的需要。譬如北京上朝的時候從哪個門進去都是有安排的,不可能天天走天安門,平時是從東華門進去。明代可以說左文右武,這種概念性的文化的形態已經出現了,但是它一開始是從制度開始的。然後把太廟和社稷壇放在軸線的兩側,東面是祖廟,西面是社稷壇。一直到明代永樂帝再改造的時候挪到了天安門、午門的東西兩側,就是今天的勞動人民文化宮和中山公園。這就是中軸線的起源和發展。

中軸線不是一條主要的交通線,它是代表坐北朝南、面南而王的理念。長安城北面的終點是太極殿。它背後不開門的,北門(玄武門)後面都是御林軍在守候,這也是跟北魏洛陽學來設計的。然後是元代,它們的營帳都在後面、北面,那條軸線越長,越顯示都城的博大和至高無上。然後對稱地配置中央官署。這是中庸的想法,因為沒有軸線城市不穩。看外國城市,巴黎也有軸線,巴黎的軸線就是盧浮宮沿著塞納河的那條軸。沒有軸線的城市是不穩定的,像羅馬是七個丘。還要看重要的王室生活的地方,比如法國凡爾賽、奧地利美泉宮,都是在高高的山上的一座大宮殿,從上往下,是按照幾何設計的噴泉、大道、花圃。這個軸線是很典型的,和中國的不一樣,它不是南北朝向的,它將就這個山,這個山是東南向的,那麼軸線就是從西北向東南的一條線。但是,這個軸線是文化的象徵,是文化和制度表現在空間上的一個形態。這個制度給我們城市奠定了一個T字形傳統形態。一般的城市衙署,前面是一條像長安街一樣的橫街,正對著是一條縱街,這也是一個T字形,城市就很穩定。我用這個方法去找,海南的定安縣或者儋州,可以找到殘存的城牆,我發現了一條直街,一條橫街,交會的地方是儋州鎮政府,古代衙署、今天的政府都在這個地方。

城市中軸線是出於風水考慮?迷信還是科學?

巴黎的軸線

記者:隋唐的城市空間設計,採用封閉式的里坊制,這是中國傳統的特色,還是受北方游牧民族的影響形成的?

李孝聰:坊市制在隋唐始盛,源頭在北魏,從平城到洛陽,城市內出現封閉的里坊。這時馬背上的民族進入中原,需要定居,要平均分配營造住宅的土地,要落戶,要有戶籍,不能沒有規則。先是鮮卑人從北魏平城到洛陽,然後影響到唐代長安,還可以想到元大都。元大都的時候,設計的是每座城門大街之間平行地安排二十二條小的衚衕,都是等距離的。這個時候沒有用坊牆來隔出一個個街區。但是,作為馬背上的民族落居城市,還是採取平均分配宅基地的辦法。

元代遷居大都時曾頒布用地規定:「詔舊城居民之遷京城者,以貲高及居職者為先,仍定製以地八畝為一分,其或地過八畝,及力不能作室者,皆不得冒據,聽民作室。」這個詔令的意思是平均分配宅基地,建造規模相同的宅院。這就使得元大都保持一個非常規整的容貌,就是小衚衕里只能建造三進的四合院。因為你如果建第四進就跨到另一個衚衕了。

我在2004年到蒙古訪問,當時蒙古草原草場退化,很多牧民失去了草場,放牧已經資不抵債了,就遷到首都烏蘭巴托周圍來住。蒙古政府就在烏蘭巴托的郊區,用木板圍起同樣大小的院落,相當於四合院。一排一排的住居之間設有狹窄通道,儼然是元大都衚衕院落的翻版。巷子的蒙古語就叫衚衕。這說明,草原游牧民族進入定居的時候,要編戶齊民,就必須平均分配蓋房子的土地。里坊制就是這樣形成的。清朝入關以後,北京城內的八旗駐防,也是平均分配住房。這反映了社會發展的一個過程,就是當你是在草原上馳騁的民族時,是沒有戶籍的。但是當要定居、要編戶的時候,一是要平均分配土地,蓋同樣的房子,便於管理。第二,要把他們的身份跟原有的那些從事貿易、商業的人分開。在《北齊書》里有記載。不能混合在一起,身份要有別,不能住在一起。那麼採用什麼辦法呢?造牆就能解決。所以封閉的坊市制是這麼來的。

城市中軸線是出於風水考慮?迷信還是科學?

北京衚衕風景

記者:您在書中曾談到封閉的里坊制對經濟的發展有限制,可是隋唐的長安城以繁華著稱,這是因為經濟發達,還是僅僅由於它們是國家的政治中心,資源高度集中造成的?

李孝聰:坊市制實際上影響了城市的商業發展。因為它不是有機的自然的發展,是人為的限制。所以,唐前期所謂的經濟繁榮,那是因為全國所有的財富都集中到長安。東西市百貨集中,胡商都沿著絲綢之路過來,其他城市都很蕭條,你一個都城獨大。大家老用一個詞「揚一益二」,揚州第一,成都第二。這是宋朝人記載回憶唐朝最繁榮的城市,這種現象不會出現在唐前期,只能出現在唐代中後期。唐前期國家初定,然後制度要整齊劃一,大家要讓都城繁榮起來,地方不能坐大。什麼時候地方坐大?揚州和成都富比京城,中央的勢力管不了你了,那是安史之亂以後。

坊牆制度在隋唐的時候,法律規定,臨街不許開門,不許開鋪面房,晚上得宵禁,趕緊回家,一敲鼓不能還在外面閑逛。所以唐代的小說筆記經常講公子哥到外面去吃喝玩樂,玩到晚上回不了家,躲在橋底下,上面有巡邏的,翻牆啊。這是唐前期的現象。這個現象會制約城市的發展,必須要打破它。所以,有很多違禁受到處罰的律令,比如房子把街道佔了,臨街開門了。一直到五代還是這樣。唐代坊市制一直要到唐後期、北宋才解體。宋太祖下了一道敕令,就是晚上取消了宵禁,到三更天都不用回家。夜市就出來了,這些都開放了。北宋京城的市場已經不是固定的兩個東市、西市,而是商業街了。你不能再控制它了。到了北宋的時候,因為都城在開封,利用一個舊的汴州節度使的城。宋朝又不是馬背上的民族打進來的,不可能再平均分配宅基地,必須適應社會發展。你要繁榮,那麼開封城就都是商業街。

城市中軸線是出於風水考慮?迷信還是科學?

唐長安城示意圖

為什麼北京東單、東四、西單、西四那麼繁榮?如果不是改革開放,下了命令允許老百姓自己做生意,允許在街邊自己擺攤開門面,誰也不敢。當時北京市市政府規定,你們家在這,你不開店你就搬走。結果一夜之間街道兩邊全開店了。中國王朝時期中央集權的政令特彆強,只有這個命令下了,老百姓才敢臨街開店,城市就繁榮起來了。所以唐朝最初的繁榮就是資源集中在一起而已,中央衰落了,地方才能獲得發展的機會。

記者:唐宋以來城市從封閉的里坊制向開放式街巷制形態轉變,是「唐宋變革論」的立論基礎之一,這種變化對傳統禮制是很大的衝擊。對於城市的發展和繁榮,一方面是經濟發展所致,另一方面是不是給城市的管理也帶來很多新的問題,是如何解決的?

李孝聰:變革的基礎就是因為封閉的坊市制違背了城市自然發展的規律。它到最後必然被打破。

對於城市的發展和繁榮,必須要在制度上有突破,有一個新的政令出來,就像宋太祖的政令。沒有那個政令就一直都不可能。後唐李存勖的時候還在下令嚴備盜火,夜裡不許行走。到了北宋初,說開封府京城夜市三鼓以來不得禁,可以到外面去喝酒。消費了才能繁榮,所以必須要有制度保證。

中國現在為什麼城市管理有很多問題,沒有制度的保證就不行。現在城管老是跟老百姓頂起來。城管還在想唐朝坊市制,老百姓做買賣限制在固定在區域里,那麼城市的繁榮受限制,做生意不方便。你可以規定他在什麼地方,在一個街道或者幾個街道裡面設一個地兒做買賣,只要不影響交通。我住在五道口邊上,那裡的城管一來,小販都夾著包、推著車到小夾道里等著,城管一走再出來。

城市中軸線是出於風水考慮?迷信還是科學?

北京五道口

記者:您曾指出,明清城市建設出現過分追求向傳統禮制的復歸,力求城市建設的統一性,這主要是指大城市還是也包括了一般城市?這種復歸是否意味著在傳統中國的行政控制下,經濟的發展始終無法對抗超經濟的力量?還是說,這種復歸與經濟無關?

李孝聰:明清城市建設出現過分追求向傳統禮制的復歸,力求城市建設的統一性,這是一個總結。中國王朝是個等級社會,都城有三重城牆,宮城、皇城、外郭。再下面有府,府下面可能有直隸州,州下面有縣。三個等級不可能都那麼一致。府城可能駐兵五千,州城可能駐三千,縣城可能一千。還有衛所,千戶所、百戶所,小城裡就一百戶,駐兵就有一千。拿什麼來限制它。城的面積,城圈的大小,就是周長。一開始築城不是為了做生意,軍隊當然要跟老百姓在一起了。軍民是一家,你要保護他。最容易做的城,是打直線,方方正正的。拿漢代、明代的軍城和羅馬軍城比,一模一樣。我們看西北或者北京的軍屯、村子也是這樣的,一排一排的營房,現代農民的房子一排一排的就是營房的形制,中間連著條直街,你也可以叫做中軸線。然後是個方方正正的圍牆。現在留下的城基本都是明代和清朝的,你會發現一個特點,一座城一般有一條十字街,中間是鐘鼓樓,西安、蘭州、張掖都留下了。一座四方的城,中間是鼓樓。這是為城市報時,同時又是一個居高的瞭望塔。

城市中軸線是出於風水考慮?迷信還是科學?

西安鼓樓

我是受到了西方城市的啟示,認為這是傳統禮制的復歸,西方十五世紀末文藝復興,相當於明朝中葉。文藝復興就是要恢復希臘羅馬時期的人文主義的精神,它的城市的規劃是把市場、市政廳、城牆按照幾何圖形來設計。中國明朝的時候建軍城,必須有一個指導思想和制度的引導。它按《周禮》的規劃,所以有一個禮制復歸的舉措,這是我下的定義。城市裡頭有一個丁字街,丁字街的中心是府衙、州衙、縣衙。又建城隍廟,是城的保護神,有商業街,不叫市坊。官紳在哪個地方住,匠戶在哪兒住,有規定,但是這個規定不按規律走。比如說市場是城門通衢的地方形成了商業街,邊上有很多牛市、馬市等,都靠著商業街。比較高的地方,環境好一點的,都是官紳住的地方。衙門基本在城市的北側,因為衙門建築還要坐北朝南,如果建在城市南側裡邊,一出門就是城牆了。這個規律我用了一句話:向禮制的復歸。它肯定是有規劃的,而不是隨意地建。這個復歸當然意味著行政的控制,特別是等級制度下的治所城市,軍城也是這樣。

需要說明的是,中國王朝在規劃城市建設的時候不考慮經濟功能。如果是那樣的話,本來中國城市在宋代是完全可以走向一個歐洲那樣發展的道路。但是它被蒙古打斷了。明朝再回來的時候首先想到的不是商業,為什麼要修長城,為什麼要海禁,統統都是為了鞏固政權。在這種形勢下必須是軍事和政治性的城市。什麼時候中國城市才能走向真正的商業?鴉片戰爭後,被迫改變,上海是最明顯的。中國內地城市更晚一個時段了。因為中國古代社會是小農經濟,商業始終是末位。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真正的商業化城市,只有到了清朝的時候,才有了四個鎮:景德鎮、漢口鎮、朱仙鎮、佛山鎮,但是鎮無法納入行政體制,它是由於貨物的轉運發展起來的。算是自然的發展,但是發展得很晚。

城市中軸線是出於風水考慮?迷信還是科學?

溫莎城堡

記者:中國歷史上很多城市的興衰都引人注目(如洛陽、開封、揚州),其興衰主要是由於經濟原因還是政治原因造成的,您能否舉具體的事例說明?

李孝聰:比如長安,長安的衰落不是什麼自然災害,就是因為都城不在了。都城先搬到開封,又到了南京,最後再到北京。都城不在了,它的首位地位下降了。但是對這個城市來講,它作為西北地區的中心城市,地位還是很高的。談它的衰落,不能光從經濟考慮。政治地位下降,不是衰落,經濟上講,首都經濟最繁榮。長安不再是首都,城圈都小了。但它本身還是繁榮的。

揚州的繁榮得益於運河。運河阻塞、鐵路開通以後,它必然要讓位。最簡單的例子,張家口有個地方懷安縣,老城還在,但是縣政府已經搬走了。因為民國的時候,從北平到大同的鐵路修通以後,不走懷安,懷安就衰落了。懷安曾是一個很大的衛城,當時有五千多軍隊守在那,到了解放的時候縣政府就搬走了。我在飛機上看到這麼大一個城,方方正正的,一棟樓房都沒有,就是一排排的平房。懷安是唐朝就有的城了,明朝是懷安衛,那就很大了,衛相當於府。政府早就搬走了,成了一個鄉鎮,很大的空空蕩蕩的鄉鎮,這就是很典型的。

開封的衰落有兩種原因,一個是自然災害,黃河淹了好幾次,更重要的是它原來是都城,不做都城了,地位下降了。到了民國的時候還可以,它是河南省省會;到了解放以後,省會變成鄭州了。原來鄭州是個小縣城。開封就下來了。

所以城市的興衰我覺得要注意幾個原因,一個是在中國,主要是政治原因,不是經濟原因。政治原因會引起經濟的變化。西方城市是政治依附經濟,中國是經濟依附政治。再一個,城市衰落特別是廢棄了,跟自然環境有關係。比如地震、水害,如果沒有大的自然災害,不會完全廢棄。所以你想提升一個城市,你可以在政治上賦予它一個什麼地位,它就起來了。現在深圳地位不及廣州,但是經濟已經跟廣州不相上下,如果把深圳作為直轄市,或者政治上給它提高行政級別,就起來了。

城市中軸線是出於風水考慮?迷信還是科學?

西安古城牆:永寧門

記者:我們知道,現在很多城市的規劃除了大拆大建,就是攤大餅式擴張,引人詬病,城市空間的拓展如何才能既適合經濟發展,又尊重文化傳統?

李孝聰:瑞典大使來北京的時候很傷感,以前他作為留學生待過北京,但是現在覺得北京不像以前那樣了。其實不光是北京,中國的城市千篇一律。我們真正學城市規劃的,要麼從日本,要麼從美國,最早從法國學的。人家在那學的時候,知道要把幾千年的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城市的風貌、結構保護下來。可是規劃不是這些人在做。

最典型的一個例子,在大同,城市保護的意識跟我們不一樣。把老百姓全遷走,把房子全拆了,按原來的樣子重新蓋起來。樣子倒是挺好看,但都不是真的,而且沒人住。北京如果把四合院保護了,不讓老百姓住,那就完蛋了。懂建築的人所關心的是單體建築的保護。比如北京的一個王府,原來的政協禮堂。政協要蓋大禮堂,要蓋樓房。不怕,搬到密雲給你們原樣蓋起來。王府為什麼是王府,是因為在京城,是跟它的周圍的街道配套的,不是單造一個建築就完事的。我去過一次徽州,也是遇到了同濟大學搞建築的,他們說是要保護古建築,不過是把建築搬到一個地方重新蓋起來就完了。那老百姓和徽州的民居有什麼關係。不成了個展覽了嗎?民居要有人在那生活,所以不能亂拆。

攤大餅是中國人的一個想法。什麼叫中國,天下之中。北京中心就是天安門廣場,所以北京有一環、二環、三環、四環、五環、六環,這是中國人的一個思維觀念。蘇聯人過去五十年代是修衛星城,但是在中國這種很頑固的想法下,衛星城是弄不成的。中國人就是攤大餅,城市中心,然後一圈一圈的圈層結構。為什麼?這是井田制啊,同心圓嘛。原來中國古代社會首都叫京畿地區,又稱畿輔,然後是五服,五百里一服。城市也是這樣的。所以上海有內環、中環、外環,武漢也有,哪兒都是這樣。我就沒見過外國搞這個的,連北京的地鐵都這樣。有必要嗎?羅馬、首爾的地鐵都是放射狀的。

北京城周圍有幾個很著名的睡城,比如望京將近三十萬人口,天通苑也三十多萬人。當初蘇聯人做衛星城市,裡面配套是很齊全的。有居住區、有商業區、有政府辦公、有工廠,但是我們覺得他失敗了。因為中國人重土難遷,不去。衛星城的想法做不成了,現在變成了一個攤大餅的,大城市周圍有幾個城市居民區。等於主城住宅區,一住就幾十萬人口,相當於外國一個城市了,在這個區里沒有配套的設施。上班還要到城裡來,它就是一個睡城,sleeping town。望京就是這樣的,天通苑是最可怕的。住在那的人在家樂福、沃爾瑪買東西交錢要排一個小時隊,都在那擠著等。

城市中軸線是出於風水考慮?迷信還是科學?

北京「睡城」天通苑地鐵站入口

記者:古代城市的寺廟有宗教文化的作用,在設計的時候會考慮到廟宇這樣的宗教場所因素嗎?

李孝聰:中國的廟有兩種,一種是官方敕建的,比如城隍廟,或者官方敕建的關公廟,或者地方的一個神的廟。還有一種是代表國家的一些壇,比如風神廟、雷壇、龍王廟。官方祭祀的這種廟叫官方敕建的。它一般建在規定的地方,比如雷神廟一般建在西北,或者什麼廟在東南,觀音廟在什麼地方。然後還有敕建的寺院或者道觀。這些敕建的官方會管理,比如僧正司和道正司,管佛教和道教的兩個司,這些都歸它管。衚衕里、街道里的小廟,有可能是當地的居民自己建的,因為有些地方是兩條道路交會的地方,人家不喜歡住在這兒,那麼這塊地幹什麼呢?古代沒有公園、廣場這個概念,只有宮廷廣場和衙前街這種廣場。這個道路交會的地方老百姓可能就建一個小廟,比如五聖祠,什麼都供。

這些廟幹什麼呢?第一,附近幾條街巷衚衕都到這裡燒香。中國人是沒有什麼宗教意識的,什麼都要拜,石頭、樹洞也拜。而且你在佛教的寺廟裡可以看到關帝廟,道觀里也可能有彌勒佛,中國的儒、釋、道不很排外。所以中國的寺廟很重要的一個功能,在城市裡面,它是一個共享空間,英文叫public space,公共空間。元、明以前,居民的院子就是自己的,街坊之間不怎麼串門的。中國的社會制度是不可能讓老百姓亂串門的,串門只能到寺院里。大家都可以去,見面、聊天什麼的。

這就使我們想到了羅馬帝國時期的羅馬城,那裡有一千多個噴泉,好幾百個浴室。不是說羅馬人多麼愛乾淨,它是熱,要把泉水引進來,所以有噴泉。噴泉是一個城市景觀,大家可以圍著噴泉休憩。浴室就是一個公共場所,即使身份有差別,進了澡堂子大家都一樣了。這就是公共空間。大家交往可以到廟裡。這是在當時專制王朝體制下的城市社會的補償,自己展現出一個官府允許的公共空間。你不可能建一個茶館,大家在裡面談國事,也不可能弄一個廣場。建一座廟,大家在那裡祭祀,還可以溝通情感。北京城每條衚衕都有廟,除非是特別小的衚衕,但是它連著別的衚衕有廟。比如以兩個人聊天的地方為原點,一百米之內畫個圈,就能找到廟。

澎湃新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水煮百年 的精彩文章:

岳飛遇難前培養了一位「姜維」,多年後出手挽救了南宋
二十四歲的他含笑赴死,臨刑前寫的家書感動世人!

TAG:水煮百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