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奮起三龍灣:打造高質量發展先行區

奮起三龍灣:打造高質量發展先行區

每天,數百列動車疾馳而來,幾十萬客流在廣州南站往來穿梭。背靠這樣一個超級樞紐,在廣佛超級城市的核心區域,佛山三龍灣高端創新集聚區正在加快規劃建設。

俯瞰三龍灣,這片總面積93平方公里的土地處於佛山市禪城、南海、順德三區交界處。東平河川流不息,美的集團、碧桂園等一大批企業在這片充滿活力的土地上發展壯大。

新的號角已經吹響。在7月10日—11日舉行的佛山市委十二屆六次全會上,佛山市委書記魯毅表示,佛山將統籌全市資源,將三龍灣打造成為踐行新發展理念、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先行區。去年,佛山規上工業總產值達2.24萬億元,居全國大中城市第6位。如今,隨著三龍灣高端創新集聚區的奮起,這座全國工業大市正朝著面向全球的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加速邁進,以新的更大作為開創工作新局面,努力走在全省地級市最前面。

南方日報記者 趙越 鄭佳欣 林煥輝

策劃統籌:胡智勇 劉江濤 何又華

布局三龍灣

聚力創新極核升級產業動能

「汽車線束是汽車的『神經』和『血管』,我們希望在這裡研究智能柔性自動化汽車線束生產線。」上月,在季華實驗室首批科研項目評審會上,中科院長春光機所精密儀器與裝備研發中心主任余毅說。這一天,眾多來自國內先進位造前線的項目團隊來到佛山參評。季華實驗室即「先進位造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是首批啟動的四家廣東省實驗室之一。這個製造業「超級大腦」的落腳點,就在三龍灣。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珠三角城市打開了高質量發展的新空間。7月,佛山宣布將以三龍灣為龍頭,牽引「一環創新圈」集聚融合,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奮力在新起點上再出發。

根據此前發布的初步規劃,三龍灣將建設成國際高端、國內一流的生態宜居創新發展區、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增長極、踐行新發展理念的示範區。

「建設三龍灣將為佛山深化改革發展探路,為珠三角地區新一輪創新發展探路。」三龍灣高端創新集聚區規劃編製團隊負責人之一,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深圳分院主任工程師、高級規劃師趙若焱說。

集聚創新力,積蓄新動能,作為創新極核的三龍灣呈現出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嶄新氣象。

「季華實驗室要做『頂天立地』的事,攻克關鍵核心技術。」季華實驗室主任曹健林說。今後5年,佛山將投入55億元建設季華實驗室。

一大批重點項目搶先布局三龍灣的新風口。去年底,高分子拉伸流變製造裝備產業園在南海桂城啟動,預計未來將實現年產值超百億元,並撬動相關產業過千億元增值空間。

今年3月,全球紡織業巨頭英威達「服飾和高級紡織品業務創新中心及商務中心」落戶南海桂城。投資達百億元的美的庫卡智能製造產業基地以及大疆無人機項目落戶順德北滘……

「佛山是改革開放後國內較早向創新大踏步轉型的區域,當前佛山也有條件推進應用導向的基礎研究,在粵港澳大灣區先進位造業發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科技部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院務委員郭戎說。

創新再出發

以全市之力打造「一環創新圈」

「我們將為更多軍民兩用技術和企業建立合作平台。」前不久,在航天五院航天生產力促進中心落戶南三產業合作區的儀式上,航天五院北京空間科技信息研究所副所長張健說。

南三產業合作區是佛山「一環創新圈」五大平台之一。當前,佛山正在以三龍灣為創新極核建設「一環創新圈」,形成「一核五平台多節點」創新體系。

改革開放以來,以區、鎮街為主導的經濟發展模式創造了佛山的輝煌。而在經濟全球化、區域一體化的今天,這種模式對高端要素吸引力和承載力不足的局限性日益凸顯。將佛山五區攥成一個有力的拳頭,向創新發展出擊,佛山舉全市之力建設「一環創新圈」,力求構建一體化創新體系,提升五區協同創新能力,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技創新圈。

沿「一環創新圈」向前進發,圍繞臨空經濟的前期工作正在高明區加緊進行。依託珠三角新幹線機場,當地將規劃建設臨空經濟區,發展民用航空、現代物流、高端製造等臨空產業。

軍民融合產業是各平台的聚焦熱點。圍繞佛山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區建設,佔地超2萬平方米的佛山市軍民融合產業園已在順德區掛牌,將聚焦先進探測、空間與海洋工程等六大方向。

畢馬威共享服務中心、德迅集團亞太資源共享中心……在南海區,「一環創新圈」五大平台之一的廣東金融高新區正積極打造珠三角製造業與全球資本、技術、人才、項目合作的對接平台。

面向粵港澳大灣區,「一環創新圈」串起高端創新資源。未來,南海電子信息產業園計劃與廣州白雲區黃金圍「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慧產業園」聯動,攜手打造廣佛智慧創新產業集聚區。

跳出「一環」,高端平台建設潮遍及整個佛山。3月,廣東院士團隊創新創業(佛山)驛站正式揭牌。5月,佛山與清華大學簽約共建清華大學佛山先進位造研究院,清華大學副校長尤政說,雙方將在智能裝備、新材料等領域深化合作。

上月,廣東全省首個、全國第五家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在佛山掛牌。廣東省知識產權局局長馬憲民說,保護中心將為佛山智能製造裝備、建材產業發展作出貢獻。

「佛山將承擔起大灣區製造業脊樑的職責。」廣東院士聯合會副會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曾溢滔對佛山的發展前景充滿期待。

創新再出發,佛山正在肩負起新的使命。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支持新一批城市開展創新型城市建設的名單,佛山入選其中。

探路新機制

樹立全新政績觀深化改革

「佛山要把三龍灣打造成為深化改革開放、強化市級統籌的試驗田,將其建設成鍛煉幹部的重要戰場。」5月,這則消息引起了佛山全市幹部的關注。

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體制機制支撐。站在新的發展節點上,佛山市委、市政府要求全市要聚焦體制機制創新,堅定不移地將全面深化改革進行到底。而建設三龍灣乃至「一環創新圈」,是佛山構建經濟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的重要實踐。

「建設三龍灣,要有超前發展理念,敢於突破發展慣性。」趙若焱說,建設三龍灣要考慮如何打破原有「諸侯經濟」格局,並應對村鎮工業園升級轉型、土地歷史遺留問題,這要求佛山在政策體制方面大膽創新。

抓住關鍵,市級統籌的發展新格局正在拉開。加快構建有利於全市統籌發展的體制機制,是佛山改革再出發的重要抓手。佛山將全面理順市、區、鎮街權責體系,加快構建「強市、活區、實鎮」發展新格局。

著眼長遠,以新發展理念為指揮棒的考核新機制正在醞釀。7月,佛山市委十二屆六次全會提出,引導廣大幹部樹立正確政績觀,破除唯GDP論英雄,把更多精力放在追求發展的高質量上來。佛山將全面梳理和完善現有考核評價體系,加大土地產出、研發投入等指標權重,科學設置市對區、區對鎮街的考核指標,探索建立差別化績效考核制度,發揮考核評價的風向標作用。

通盤考慮,一次面向高質量發展的全面攻堅正在打響。從生態環保、村級工業園改造,到土地高效利用、農村集體土地改革,多項改革在佛山火熱推進。構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是一個系統工程,佛山正循著「系統化」思路布局未來。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根本要求,堅定踐行新發展理念,把「四個走在全國前列」作為佛山未來發展的目標和方向,突出改革開放、創新引領,奮力在新起點上再出發,推動各項事業邁上新台階。

案例

尋找高質量發展新空間

村級工業園變身科技城

在佛山市順德區容桂街道海尾社區,陳舊的工業園將變身為德龍智造科技園。該項目預計總投資超億元,計劃按照高標準建成集約型獨立分棟式工業廠房,重點引進智能家電、機械裝備、新材料等領域創新型企業。

在南海區桂城街道,舊鋼鐵市場上誕生了都市型產業園區——天富科技城。「我們在這裡一次性簽了6年租約,主攻柔性感測器件、印刷電子領域。」南海啟明光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黃良輝說。目前天富科技城已完成一期2、3號樓建設驗收,吸引機器人、醫療器械、感測器等領域18家科技型企業進駐,預計年產值3億元。

在佛山全市,村級工業園區約佔全市工業用地面積的80%,產出卻僅為全市總量的20%,高污染、低效益現象嚴重。在大力建設新的創新平台體系的同時,佛山也正通過村級工業園綜合提升拓展新空間。

作為佛山工業主戰場,今年以來,佛山市南海區、順德區紛紛打響村級工業園攻堅戰。順德將於今後3年將籌集不少於300億元資源,完成5萬畝村級工業園的升級改造。而南海今年村級工業園改造升級試點項目增加至60個,總面積超過2.4萬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方日報 的精彩文章:

正確診斷矯治設計 醫生「靠譜」最重要
突出抓好六大重點問題整改

TAG:南方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