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春秋時期第一個稱霸的齊國,領土版圖為什麼一直沒有擴張?

春秋時期第一個稱霸的齊國,領土版圖為什麼一直沒有擴張?

齊國是姜子牙的封地,魯國是周公的封地,齊魯兩國鑲嵌在山東大地,齊國大地也成了山東的代名詞。春秋五霸,戰國七雄,齊國是第一個稱霸的國家。齊桓公尊王攘夷,九合諸侯,北擊山戎,南伐楚國,成為天下諸侯的霸主。

然而奇怪的是,從齊國立國到齊國被秦國滅國,領土面積一直局限于山東半島,而不像秦國一樣,吞併巴蜀,領土面積不斷擴大,最終為秦國統一天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齊國為什麼不能突破山東半島,擴大領土?

春秋五霸中(齊晉楚秦越),就齊國開疆擴土最少。戰國時期:秦楚繼續大規模開疆擴土,就連燕國都北上開疆擴土。

三四百年間,所有大國只有齊國領土增加最少。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齊國強大卻領土沒有擴張的呢?

指導思想

齊對王道執迷不悟,論客辨士,整日空談,缺乏戰略上為其指導之人物,故而徒有常打醬油之名而無拔城取地之功。反觀秦國奉行霸道,張儀連橫破合縱,范雎遠交而近攻,策士爭相入秦,名將層出不窮,故能拓地千里,橫掃六國。

管仲對未來的戰略誤判:未來不是稱霸戰,不是把別人打服了、自己當老大了就算。未來是兼并戰、生死戰,是打死別人,奪取別人一切的戰爭。

國家戰略

齊國自從姜太公建國就一直奉行尊周攘夷的政策,到管仲的時候,這一國策被強化。加之其通往中原的唯一出口魯國是周公旦子孫的封地,與周朝淵源太深,從齊國國策的角度看,不好大張旗鼓地侵略魯國,最終連魯國都是讓楚國滅的。

齊國立國之初國力弱小通過必要地戰爭擴大領土作為增強實力的保證,而領土達到一定程度,足以支持強生國力之後,所進行的戰爭皆因樹立自己權威,捍衛霸主地位,幾乎不出現以擴張領土為目的的戰爭,這也是齊國未能一統的根本原因,只想稱霸,未想滅亡其他國家。

地理環境

齊國戰略空間小,楚能向南發展,秦可以向巴蜀發展,燕趙可以北上,齊國要想開疆擴土上來就得面對六國,難度太大。秦國立國之後可以無限向西北的西戎要土地,楚國可以不斷兼并無窮無盡的南方小諸侯,燕國、趙國可以向北推進到匈奴人的草原,就連處於四戰之地的魏國、韓國,起碼四周都是陸地,可以攻伐。

三面環海的齊國,地理位置確實不好,齊國沒有什麼山川之險。這導致他想兼并別人的時候,很可能被人趁虛而入。齊國不能吞併魯國和泗上諸侯的關鍵原因就在這裡,齊國離晉國太近。晉國又是一個體量超過齊國的大傢伙。如果他想攻打魯國,晉國一定會來救的。

歷任周天子中,也只有它的外甥周成王對齊國最好,公開允許齊國征伐其他不從周朝的蠻夷:「東至大海,西至黃河,南至穆陵,北至無棣,此範圍內,可征討之。」周成王給齊國劃定的這個可征伐範圍,比起齊國最初的封地大多了,齊國也沒有用多少年就全部收歸己有。可是這個範圍之外,齊國就不能再越雷池一步了,因為周邊全部是姬姓諸侯。

不缺錢

齊國商業發達,大家都在賺錢,沒有人喜歡打仗。齊國地處東海,背靠大海,經濟上有漁鹽之利,西接中原,北燕南楚,交通便利,管仲奠定良好的制度,重視商業,齊國臨淄是當時數一數二的商業都市。

齊國更像一個現代國家,齊國人思想自由,商業發達,與中國歷代不同,更與秦國那種酷刑暴政有天壤之別。齊國之後宋朝,也是這樣,難道思想自由經濟發達了軍事就不行了嗎?歡迎大家提出自己的見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深度歷史 的精彩文章:

國殤七七事變:這個極力阻止事變發生的日本人,比東條英機更危險
漢代這三大名將,代表了漢王朝的大國之路

TAG:深度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