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每個寶媽,都期待家裡有一位兒科醫生

每個寶媽,都期待家裡有一位兒科醫生

家有寶寶,寶寶的健康是第一位的。

如果隨時有兒科醫生進行指導,那就踏實又安心。

每個寶媽都會希望家裡就有一位兒科醫生。

所以,今天小編要給大家推薦的是一位兒科醫生……呃,寫的書。

識別寶寶的飢餓信號

寶寶餓了

如果寶寶餓了,他會有這樣的表現:

對食物表示興趣;

將頭湊近食物和湯匙;

身體俯向食物;

太餓時會吵鬧、啼哭。

寶寶飽了

如果寶寶飽了,他會有這樣的表現:

不再專心進食;

吃得越來越慢;

避開湯匙;

緊閉著嘴唇;

吐出食物;

推開或扔掉湯匙和食物;

拗起背。

TIPS

寶寶的身體需要各有不同,不用與別人家的寶寶比較食量。寶寶每餐、每天的食量都不同,有時活動後胃口會好一些,有時玩得太累,反而不願意吃;處於快速生長期的寶寶(出生後至三個月)食量會較平時多。

所以,理想的餵食方式,是按照寶寶的飢餓反應來進行,不必堅持寶寶每餐必須吃光同一分量的食物。

大部分寶寶在15—30分鐘內就能吃飽。

寶寶吃飽了,但家長仍要他繼續進食,會使寶寶覺得進食不是輕鬆的事,從而對「吃」產生反感,還可能產生其他的進食問題,如在吃奶和吃飯時與家長對抗,或因進食過量而發生超重和肥胖。

寶寶發燒了,是細菌還是病毒引起的

發熱原因

發熱多數是由於致熱原引起的,致熱原分為外源性和內源性兩類。前者包括各種病原體的毒素及其代謝產物,尤以內毒素最為重要。

內毒素是細菌死亡或解體後釋放出來的一種致熱物質,所以當人體發熱時,說明人體已經在與病原體作戰。體溫的高低並不代表病情的嚴重程度,因此在原有體溫基礎上升高1度,往往對人體免疫系統保持旺盛的戰鬥力是有利的,千萬別急著退燒哦!

從發病率上講,引起發燒85%—90%的原因為病毒,細菌大概不足10%,支原體也佔一定比例,所以醫生是按「病毒—細菌—支原體—其他」的順序來考慮發燒原因的。

細菌還是病毒

退熱後精神依然不好——細菌引發;

退熱後精神如常,該吃吃該喝喝——病毒引發。

扁桃體上有膿點——細菌引發;

扁桃體上有皰疹、濾泡——病毒引發。

扁桃體充血,表面不平、烏暗——細菌引發;

扁桃體充血,表面光滑、色鮮——病毒引發。

流膿涕、膿性分泌物——細菌引發;

鼻塞、流清涕——病毒引發。

痰多、特別是膿痰——多為細菌引發;

咳嗽痰少或乾咳——多為病毒引發。

TIPS

發熱伴寒戰,細菌感染的可能性相對高,如果發熱、精神萎靡、尿少還伴有手足冰涼的,要及時就醫,警惕細菌中革蘭氏陰性菌引起的感染性休克。

發燒伴有皮疹,病毒引發的概率較高,細菌也有一定的可能性。

病毒感冒超過3—5天後,容易合併成細菌感染,這也是起病之初不用抗生素,但出現細菌感染後要用抗生素的原因。

手指頭血:病毒感染初期,白細胞可輕度升高,但中性粒細胞多半不會升高。細菌感染,一般情況下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都會升高,但也有例外情況。總的來說,中性粒細胞和淋巴細胞的比例變化比單看白細胞總數更有意義。所以我們別看到報告里有箭頭升高或下降,就自己嚇自己,詢問醫生的意見才最重要!

白細胞在感染性、非感染性炎症時都會升高,所以別一看C反應蛋白升高,就認為是細菌感染。真正的鑒別在於:細菌感染時,血清C反應蛋白的水平比病毒等感染時升高幅度大。

兒科醫生下筆,是不是把問題解釋得很清楚呢?

如果家中隨時能有兒科醫生,就一些育兒問題進行諮詢,那該多好!

不用著急,《兒科醫生育兒詳解》這本書就是您家中的兒科醫生。

上海市兒童醫院 兒保科主任

陳津津 教授

及其團隊攜手打造

陳津津

主任醫師,教授,上海交通大學博士生導師,兒科學博士,上海市兒童醫院兒保科主任。擅長診治兒童餵養困難,兒童營養性疾病等。

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康奈爾大學營養科學系訪問學者;具備加拿大兒童心理遊戲治療師,加拿大同伴支持、言語訓練師,中國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等資質。

曾獲「上海市五十佳醫務工作者」「上海市青年科技啟明星」等稱號;曾獲全國婦幼健康科學技術三等獎、上海市優秀青年—五四獎章、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上海市科普教育創新三等獎、上海市「星光計劃」科技創新三等獎等獎項。

兼任中華醫學會兒童早期發展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兒童疾病與保健委員會委員、中華預防醫學會兒保分會青年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兒童健康專業委員會委員、上海醫學會科普專科分會委員、上海營養學會理事等。

陳津津教授團隊從臨床經驗中提取了當今年輕家長們最為關注的育兒問題,用親切、易懂、順暢的文字,解答了這些問題。

從孩子的吃、睡、穿、行,到孩子的學習和心理健康,從0歲寶寶到小學低年級段,大部分的育兒疑惑和問題,都能在這本書中找到答案。

書中用短小精悍的文字,向家長們詳細解說了育兒過程中的種種困惑,內容涉及寶寶的日常生活(包括營養、睡眠、穿著等),外出(包括旅行、安全座椅等),最重要的是從醫學的角度,科學而又詳細地解說了寶寶成長過程中的健康發育過程和相應對策,全方位給予家長可操作的育兒指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海教育出版社 的精彩文章:

TAG:上海教育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