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去原諒還是去報復?《熊貓秘境》和孩子們談「殺戮與救贖」

去原諒還是去報復?《熊貓秘境》和孩子們談「殺戮與救贖」

您的瀏覽器不支持此視頻格式

封面新聞記者 李雨心 實習生 宋浩征

「媽媽,你在哪裡?你跑到哪兒去了?」一聲聲情真意切的呼喚,充斥在四川省歌舞劇院的第一排練廳之中。7月16日下午,二十餘名小朋友們圍坐在排練廳的四周,正在密切注視這演員們的一舉一動。隨著劇情的發展,他們有時哈哈大笑,有時神情肅穆一言不發,都全神貫注地沉浸在了演員們塑造出的情境之中。這裡,便是音樂劇《熊貓秘境》的排練現場。

小朋友們和演員合影留戀

暑期一到,孩子們就開始了盡情玩耍。今年七月,為了與孩子們共同度過一個歡聲笑語的暑假,四川省歌舞劇院特地獻上親子兒童音樂劇《熊貓秘境》。據了解,該劇由四川省歌舞劇院有限責任公司優秀青年導演馬果執導,青年作家常鳴操刀劇本創作,優秀青年演員郭頌蘭擔任主演,並將於25、26、27日連演三場。在歡笑聲和眼淚中,教會孩子們善良和寬容。

《熊貓秘境》

「殺戮與救贖」的故事

在宛如世外仙境的熊貓秘境里,熊貓樂川與媽媽美珍幸福親密的生活在一起,美珍全身心的愛著樂川,即使孩子無意中重重的抓傷了她,她也包容著她、鼓勵著她。一聲弦響,打破了森林的祥和與寧靜,美珍倒在了獵人阿桑的箭下。天真年幼的樂川誤以為阿桑是能夠幫助她的人,隨阿桑回到了山腳下的木屋……由此開始,一個關於殺戮與救贖,仇恨與摯愛,罪惡與原諒,死亡與重生,戰爭與和平的故事,在森林裡激烈展開。

「這部音樂劇的主題,就是呼喚人類保護動物和大自然,同時也呼喚人類不要再獵殺動物。」在接受採訪時,導演馬果說道。在她看來,本劇的特點之一,就是沒有迴避「殺戮」,而是通過美麗與醜陋兩種鮮明的情緒、形象對比,更加完整地展現生活真實的面貌。「劇裡面,有一些關於『殺戮』的東西沒有去掉,是為了讓孩子了解到,以後遇到這種問題該怎麼去面對,而不光是講世界有多美好。因為在成長中,會有許多意想不到的事情。當孩子們遇到的時候,是應該去原諒去寬容,是以一顆善良的心來對待人和事?還是以一種復仇的、報復的心理來對待?我希望通過這部劇,孩子們可以得到答案。」

孩子們看得津津有味

當然,除了劇情的跌宕起伏,馬果也表示道,該劇的舞美設計也是下了一番苦功夫的,絕對超出孩子們的想像。「我們的舞美設計,就像兒童樂園一樣。很多人想像中的熊貓秘境一定是森林、大山、叢林,但是我們沒有這些,而是用小孩喜歡的事物來抽象地呈現熊貓秘境。」

作為劇中幾乎貫穿全劇的主演,「樂川」的扮演者郭頌蘭,這個角色最開始更像是一個「體力活」。因為為了演出熊貓「樂川」的體態特徵,郭頌蘭的演出服裝重達十幾斤。「對我來說,這個服裝大概就是一個『移動沙發』,我每次排練完後,幾乎全身都要打濕。並且我在台上的時間比較長,全劇有90分鐘我80分鐘在台上,所以這個角色首先是非常消耗體力。」郭頌蘭解釋道。

排練現場

特殊的「客人」來探班

眾所周知,熊貓作為四川地域文化的化身,幾乎成為四川形象的代表。大熊貓憨態可掬的面貌,也是俘獲了各個年齡段的粉絲。所以,以熊貓為主要角色的音樂劇《熊貓秘境》,也是極具地方文化特色。作為一部親子兒童音樂劇,該劇到底好不好,自然要交由小朋友來決定,在當天下午,排練中就迎來了一群特殊的客人,那就是——來自台灣地區的二十餘位小朋友們。為了對他們到來表示歡迎,《熊貓秘境》的演員們更是為其表演了30分鐘的精彩片段。

孩子們看得津津有味

從音樂一響起,小朋友的注意力就立刻被演員們的動作和歌聲所吸引。只見他們目不轉睛第注視著演員的,隨著他們的表演獲歡笑、或哭泣,全部都「入戲已深」。「這是我第一次看到這樣的音樂劇排練,我覺得演員們所飾演的每一個動物的覺得都很生動形象。當然,我最喜歡的,還是熊貓『樂川』,她真的太可愛了!」觀看完演出片段,小朋友李捷如這樣說道。

「看的我都想哭了。這是我第一次,那麼近距離的觀看一個音樂劇的演出。從中可以體會到人與自然、動物之間和平的共處的那一種氛圍。還有在舞者的表現中,尤其媽媽受傷那一幕很扣人心弦,讓人覺得深受感動。」作為孩子們的帶隊老師,羅湘倫看完排練後久久不能平靜,感觸頗深。他說道,此次到訪成都,除了看到《熊貓秘境》的排練,更是感受到了成都人的熱情好客。在排練結束後,省歌舞劇院的演員們還貼心地為小朋友準備一份禮物,那就是大熊貓的公仔。只見孩子們手中拿著熊貓公仔,露出了開心滿足的笑容。

排練現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封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手滑轉賬轉錯人,「求助無門」是最大的不合理
京港澳高速車禍現場:外側護欄被「撕」開 損毀嚴重

TAG:封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