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卷◎今天入伏,你會數伏嗎?

卷◎今天入伏,你會數伏嗎?

入伏啦!「頭伏餃子二伏面!」按理今天應該吃餃子。

不過您有沒有考慮過這麼一回事,這伏天是怎樣計算的呢?公社菌翻了好多地方都沒有答案,結果!

過去小朋友讀的蒙學用書可算給了我們答案:

「寒食節是清明前一日,初伏日是夏至第三庚。」

——《幼學瓊林》

從夏至開始計算,第三個庚日就是入伏。

事實上,中國古代曆法是干支歷,也就是用天乾和地支來計算年月日,甚至精確到時辰。年、月、日、時,各有一個干支代碼,這樣一套嚴格的曆法,使得不同的時間難以混淆,因為有學者估算,每兩個完全相同的干支時刻要等到七千多年以後。

這也就是為什麼古代算命會用八字來代表一個人,因為除非是和我們出生在隸屬於同一個時辰的2小時之內,否則八字相同的人,我們在有生之年是見不到了。

GIF

小龜龜:「沒準我可以!」

例如今天是公元2018年7月17日(星期二),農曆六月(小)初五,查黃曆可知,今天的干支依次為戊戍年、己未月、戍日。看到了嗎?今天就是一個庚日。

我們以今年為例,看看從夏至到入伏經過了哪些「步驟」:

2018年 6月21日(夏至) 甲申日

今年夏至這一天是甲日,我們往後推算,看哪一天是庚日。(天干一共有十個,因此每過十天,當日的天干都是一致的。天干依次是:甲、乙、丙、丁、午、己、庚、辛、壬、癸。)

2018年6月27日 庚寅日

6天以後的27日是寅日,以此類推,2018年7月7日是子日,今天7月17日是戌日,剛好就是夏至之後的第三個庚日,因此今天入伏。因為夏至日的時間穩定在6月20日至22日這三天之間,那麼入伏的時間就鎖定在7月中旬之中了。

如果夏至當天趕上庚日,那麼當日不計,往後的庚日才重新計算。

第三個庚日為頭伏(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二伏),那麼第五個庚日就是傳說中的三伏(末伏)了嗎?

不一定。

古代曆法規定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

流下了出爾反爾的眼淚

而因為節氣和干支本身不是同一個系統,中伏和立秋之間可能沒有庚日或有一個庚日,因而整個中伏或者10天,或者20天,正是最熱的時候。

古人怎麼這麼厲害?算得這麼准!

GIF

給大佬磕頭

先別跪,我們再來看看三伏和二十四節氣的位置關係。

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這是一年之間的節氣序列。頭伏在「夏至三庚」和末伏在「立秋首庚」這兩條規定,將整個三伏過程完全夾在了小暑和處暑之間。因為如果不把末伏攔到立秋之後,往後知道處暑那十幾天還是這麼熱,這可咋跟人交代啊!

至於為什麼要選擇庚日入伏,是因為:

庚位西方,象秋時萬物庚庚有實也。

——《說文》

古人也早就盼著秋天到了好嗎!並且古文中「庚」字通「更」,擺明著是說:

這樣我們就明白了「三伏」的真面目,不是因為到了三伏所以熱,而是因為這段時間熱,所以給它起個名字叫「三伏」。

至於什麼是「伏」也很好理解:

天氣太熱了,宜不宜動

姊妹篇,我們冬練三九見!

作者 / 魏冠宇

總監製 / 曉潔

執行主編 / 張燕

副主編 / 躍升

責編 / 張燕

實習編輯 / 冠宇

製作 / 蘭宇 躍升

光明日報 · 閱讀公社工作室

版權聲明:【閱讀公社所使用的文章、圖片及音樂屬於相關權利人所有,因客觀原因,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敬請相關權利人隨時與我們聯繫及時處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閱讀公社 的精彩文章:

都說「坐有坐相」,古人的坐相究竟什麼樣?
卷◎夏至:一年中最詩意的時光

TAG:閱讀公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