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渴引水漿新解

渴引水漿新解

渴引水漿新解

□ 王金成 山西省運城市中醫醫院

渴引水漿新解

「渴引水漿」見於《傷寒論》236條:「陽明病,發熱,汗出者,此為熱越,不能發黃也。但頭汗出,身無汗,齊頸而還,小便不利,渴引水漿者,此為瘀熱在里,身必發黃,茵陳蒿湯主之。」許多醫家解釋為「渴喜飲水」,筆者認為「渴引水漿」應是「渴而不欲飲水或不多飲」,現分析如下。

渴喜飲水

「渴引水漿」首見於《素問·至真要大論》「少陽之復,大熱將至,枯燥燔熱,介蟲乃耗。驚瘈咳衄,心熱煩躁,便數憎風,厥氣上行,面如浮埃,目乃瞤瘈;火氣內發,上為口糜、嘔逆、血溢、血泄,發而為瘧,惡寒鼓栗,寒極反熱,嗌絡焦槁,渴引水漿,色變黃赤,少氣脈萎,化而為水,傳為胕腫,甚則入肺,咳而血泄。」張仲景撰用《內經》《難經》等書,並平脈辨證,著成《傷寒雜病論》十六卷。「渴引水漿」在《內經》中解釋為「渴而喜歡飲水」,所以,許多醫家在解釋茵陳蒿湯證時,視經典著作為準繩,而沿用了《內經》之義。溫病大家吳鞠通《溫病條辨》中焦篇28條:「陽明溫病,無汗,或但頭汗出,身無汗,渴欲飲水,腹滿,舌燥黃,小便不利,必發黃,茵陳蒿湯主之。」直接將「渴欲飲水」寫入條文之中。高等中醫院校《傷寒論》教材也採用此義。

渴而不欲飲水

中醫理論認為,口渴不欲飲水常見有三種情況:一是濕熱病,濕郁不化,脾氣不升,津液不布所致,症見身熱不揚,胸脘痞悶,舌苔白膩或黃膩等。二是溫病熱入營分,營陰蒸騰,上潮於口,表現為口乾反不欲飲或不甚渴飲,伴身熱夜甚,心煩時有譫語,舌紅絳,脈細數等。三是瘀血內阻,出現口渴漱水不欲咽,伴見胸脅或少腹硬滿刺痛,舌紫晦或有瘀斑,脈沉澀。薛生白《濕熱病篇》第1條「濕熱證,始惡寒,後但熱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飲。」本條被認為是濕熱證之提綱。濕熱證口渴特點是「口渴不引飲」。吳鞠通《溫病條辨》上焦篇43條三仁湯證「舌白,不渴,脈弦細而濡」,中焦篇19條「不渴而舌滑者,屬濕溫」,56條茯苓皮湯證「舌白,渴不多飲」,63條黃芩滑石湯證「舌淡黃而滑,渴不多飲,或竟不渴」。這些條文說明,在濕熱病中,口渴特點是「不喜歡飲水或少量飲水」。再看同為黃疸病的梔子柏皮湯證與茵陳蒿湯證,梔子柏皮湯證是熱重於濕,《溫病條辨》中焦27條「陽明溫病,不甚渴」;茵陳蒿湯證是濕熱並重,28條「身無汗,渴欲飲水」。熱重於濕都不甚渴,濕熱並重怎麼就渴欲飲水呢?顯然,「渴欲飲水」與濕熱證「渴而不欲飲水或不多飲」之臨床表現不相符合。吳鞠通未能脫卻人云我雲之說。從文字角度講,「引」非「飲」也,本身沒有「喝」之義,有「退避」之解,如《赤壁之戰》:「曹軍不利,引次江北」,引即退避之義,次即駐紮也,兩軍初次交戰,曹軍出師不利,退而駐紮在長江以北。「渴引水漿」之「引」即退避之義,渴而迴避水漿,迴避水漿還不就是不欲飲水嗎?退一步講,即是想喝水也不多飲。哈小博、肖嫻在《開卷有益——求醫問葯》1999年第8期,「漫談茵陳蒿湯」一文中講到,「此時的口渴,大多渴不多飲,與內熱津傷的大渴引飲不同。」所以說,「渴引水漿」應當解釋為「口渴不喜歡飲水或少量飲水」。不管從文字學角度,還是從濕熱病病機角度,這種解釋都是比較符合邏輯的。(王金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承中醫 的精彩文章:

蔡小蓀:調經、消癥、育種治療輸卵管阻塞
豁痰通絡,通腑泄熱 治中風急性發作

TAG:傳承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