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任正非引熵入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任正非引熵入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難道企業只能坐以待斃嗎?有沒有什麼辦法擺脫熵增至熵死的宿命,永葆青春芳華。答案是不能!熵死是企業最終的歸途,就像朝代更迭、花開花落一樣不能逆轉。企業能做的就是想辦法通過「熵減」讓自己活得更久一些,延長企業的歸途。

熵是西方熱力學第二定律的概念,用來度量體系的混亂程度。通俗簡單的說,你可以把「熵」理解為「混亂的程度」。比如說整潔的房間,一個星期沒有收拾過,變得混亂不堪,那麼你就可以說這個房間的」熵「增大了;如果你把房間重新收拾整齊,那麼」熵「就相對地減小了。

熵死是企業最終的歸途

「熵」字由「火」字傍邊加上「商」字構成,如果從字面上理解的話,商字如果代表企業,商字前面放上一把甩不掉的火,意思就是說商場如戰場,戰火時刻圍繞在企業周圍。

熱力學定律中的「熵增」:一切事物發展的自然傾向都是從井然有序走向混亂無序,最終滅亡。即世界上沒有永動機,最終會走向平衡靜止,即熵死。就是說,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企業如果一直在固定的軌道上運行,不根據內外部不斷變化的環境做出改變,最終會被周圍不斷擴張的星星之火吞噬。

難道只能坐以待斃嗎?企業有沒有什麼辦法擺脫熵增至熵死的宿命,永葆青春芳華?答案是不能!熵死是企業最終的歸途,就像朝代更迭、花開花落一樣不能逆轉。熱力學中,溫度在自然狀態下只會由高溫往低溫方向發展,而無法逆轉。企業既然不能永續生存,它所能做出的唯一努力就是想辦法通過「熵減」讓自己活得更久一些,延長企業的歸途。

誰把熵的概念引入到企業管理?

有人會說,熱力學定律固然是真理,但是企業是由人組成,是一直在發展變化著的。拿「死」的定律套用在變化的「活」物上是不是不夠嚴謹?本人初次接觸到企業之熵的概念時也曾懷疑過,畢竟物理學和企業管理學之間的跨度有點大,交叉學科的解釋企業管理,是不是有點生搬硬套的意思。到底是誰把熵這一概念大膽引入到企業管理上的?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在一次與人民大學黃衛偉教授交流管理話題時,黃教授把熱力學第二定律發給了他。任正非發現,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有著同樣的規律。對於企業而言,企業發展的自然法則也是熵由低到高,逐步走向混亂並失去發展動力。因而,任正非經常把華為和滅亡兩個詞關聯起來,他在考慮企業管理時,會把熵增作為一個重要視角,時刻為華為敲響警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8款網紅遮瑕,最好用的竟然是個便宜貨?
絲網花一剪梅

TAG:全球大搜羅 |